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吃對了,不但可以長壽,還能開發智慧——教你正確的養身方法

吃對了,不但可以長壽,還能開發智慧——教你正確的養身方法

相約卡農

 友情萬歲;幸福之初

林隆璇 

00:00/03:50

「對飲食,勿揀擇」:在飲食的過程中,不可以挑剔。現在很多大人也挑食,吃飯的時候,嫌這個不好、那個難吃,對食物挑三揀四。孩子們就更嚴重了,因為是家裡的獨苗,父母極其寵愛,不愛吃就任由他,專門弄他愛吃的,這樣一來,有時不但攝取不到均衡的營養,反而還會去吃一些垃圾食品。

其實大人應該管教好孩子,大人吃什麼,讓孩子也必須吃。家裡做的飲食都是能吃的,假如盤子里放的是石子、木頭,他不吃也情有可原,但這是絕不可能的。所以,不能讓孩子這個不吃、那個不吃,非要到外面買愛吃的,若養成了這種習慣,他長大之後分到任何團體,對飲食都會挑挑揀揀,別人做的東西,永遠不合他的胃口。

所以,從小的教育很重要。倘若孩子小時候特別挑剔,長大了在集體中吃飯時,覺得這個不好吃、那個不好吃,所有食品都不接受,這樣一來,旁邊的人也會討厭他:「明明做得那麼好,他還這樣!」以至於每天他一來,氣氛就變了。

那天我去學校,發現有些孩子也挑食,他們從家裡帶來辣椒、鹽巴偷偷藏著,什麼甜的、辣的、鹹的……各種調料都拿來了。我讓老師統統沒收,否則想什麼就幹什麼,這絕對不行。所以,挑食的習慣非常不好。

「食適可,勿過則」:在吃飯的過程中,不能吃得過多,也不能吃得過少,應該恰到好處、適可而止,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

有些佛教徒吃飯怕浪費,如果點的菜多了,為了不剩下,就提起心力,發起無上菩提心,把所有的菜全部塞到肚子里。當然,這種精神是很可嘉,但對你的身體不好。身體只能承受適量的食物,過多了就非常不利。所以,飲食固然不能奢侈浪費,但也不能吃太多,最好是吃一些比較有營養的。

剛才也提到了漢傳佛教的素食觀,這方面確實值得隨喜。我讀過很多醫學、營養學的書,也看過佛教大小乘的相關內容,發現對身體真正有利的,就是素食。凡夫人除了極少數外,都酷愛肉食,但若因此就說「吃肉對身體好」,這是沒有依據的。就營養而言,如蛋白質,其實肉中的蛋白質對我們並不好,因為裡面有大量怨氣、病菌、毒素,容易引發各種疾病,而穀物豆類中的營養,實際上足以補充人體所需。

這並不是我這個小人物說的,歷來在大乘佛教中,就有很多這方面的教證、理證;而世間上對人類有貢獻的許多科學家,也都大力支持吃素。如大科學家愛因斯坦就說:「我認為素食者所產生性情上的改變和凈化,對人類有相當好的利益,所以素食對人類很吉祥。」

我們人人都想活在這個世上,但若為了自己的生存和飲食,就肆意踐踏其它動物的寶貴生命,這在佛教看來是不如法的,在世間看來也是不健康的。從古代有價值的文獻中看,素食不但可以開智慧、長壽、健康,還可令思路敏捷、清晰、不渾濁、不易昏沉……有許許多多的利益。所以我覺得,不管出家人還是在家人,都應該重視素食觀。

當然就習氣而言,我們從小對肉食有著深厚「感情」,一看到肉,口水可能就流下來了,這也可以理解。但若經常想到它對健康不利、對長壽不利,想吃肉的慾望自然會漸漸淡薄。

有些人或許問:「光吃素的話,時間久了,我怕身體撐不住,會不會縮短我的壽命?」絕對不會。看看漢地的許多高僧大德,他們終身斷肉茹素,沒聽說有營養不良或短命的現象發生,反而,活到一百歲以上的比比皆是。由此可見,素食是一種非常好的飲食習慣。

我們在吃素的基礎上,還應注意飲食營養。漢族這方面意識比較強,但其他有些民族,由於對科學不太了解,根本不知有些食品的過患。其實現在很多食品最好不要吃,否則對人體極為不利。當然,說法是各不相同的,對此我看過很多書,有個教授就寫到:「現在的市場上,一個權威人士說某某食物對身體好,無數人便去爭相購買。過段時間,一個專家又說這個食物不好,最好是吃那個,人們的方向一下子變了,又蜂擁去買另一種食品……」這只是市場競爭的一種手段。在外人眼裡,那些廠家和員工也很可憐,自己的產品本來賣得好好的,可一下子就沒人要了。但不管怎樣,我們這裡要講的,不是市場經濟或營銷利潤,而是關注人體健康。

以前我看過幾本書,裡面都不約而同提到了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十種垃圾食品:

一、油炸類食品:油炸的東西含致癌物質,破壞維生素、使蛋白質變性,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元兇。(我這樣說,學院有些「經濟部門」會不會受一些打擊啊?)

二、腌制類食品:導致高血壓、腎負擔過重,對腸胃有害。像泡菜、鹹菜,有的人特別愛吃,但裡面加了很多防腐劑、添加劑,對身體很不利。

三、加工類肉食品:如火腿腸、香腸、干肉、臘肉等。含致癌物質,並有大量防腐劑,加重肝臟負擔。

四、餅乾類食品:嚴重破壞維生素,營養成分低,食用香精和色素過多,對肝臟功能造成影響。

五、汽水可樂類食品:含磷酸、碳酸,會帶走體內大量的鈣;含糖量過高,喝後有飽脹感,影響正餐。尤其是西方流行的有些飲料,書里講得很可怕,說是加了某些原料或調料,不但刺激人們的感官,還會像吸毒一樣上癮。當然,飲料中有一部分是水果汁,裡面雖然也加了防腐劑,但不是很嚴重。

六、方便類食品:主要指速食麵和膨化食品。(商店的人可能氣壞了!不過不要緊,就算我說了,還是有人會買的。)尤其是速食麵,加了大量防腐劑、香精等,甚至有人說,吃了速食麵,男人也容易懷孕。這可能是假的,不過一般來講,它對肝不好,而且只有熱量,沒有營養。

七、罐頭類食品:不管是水果罐頭,還是魚肉罐頭、豬肉罐頭,都加了防腐劑,而且破壞維生素,營養成分低。沒有過期的罐頭,可能稍微好一點,但很多廠家不信因果,加了什麼東西也不好說。所以,我看了這些書以後,除了吃大米和蔬菜外,肉類以及其他食物,什麼都不敢碰,有點害怕。

八、話梅蜜餞類食品:例如果脯。含防腐劑、香精等,損傷肝臟。(我看商店發心人員有點撐不住了。但這不是我說的,是世界衛生組織說的。)

九、冷凍甜品類食品:如冰淇淋、雪糕。含糖量過高,極易引起肥胖。

十、燒烤類食品:像烤鴨、烤雞。含大量致癌物質,導致蛋白質炭化變性,加重腎臟、肝臟負擔。世界衛生組織的另一份報告還說:吃一個烤雞腿,就等同於抽了六十支香煙。

然而,現在很多孩子、大人都喜歡吃這些,這些也確實美味可口,可是過多食用肯定不好。偶爾喝點飲料、吃點餅乾,可能問題不大,不像吃肉那樣,吃了就有很大過失。不過,上述內容是世界上很多醫學家反覆觀察的結果,所以還是要注意。

此外,有些書上說,牛奶和雞蛋也屬於垃圾食品。可見,除了穀物和蔬菜,其他食物都不太安全。在我們藏地,穀物和蔬菜非常清凈,沒有打很多農藥,空氣是新鮮的,土壤也沒加各種化學肥料……如今的這片土地,算是沒有受嚴重染污的「清凈剎土」吧!

當然,作為修行人,不能過於注重飲食。古人雖提倡「食不厭精,膾不厭細」[1],但如果對吃的要求太高,既要好看又要精美,實在是沒有必要,畢竟它吃下去後就前往另一個方向了。很多人有時為了請人吃頓飯,要忙活一整天——「稍等,馬上炒完了,還有一個!今天一定要十三盤菜,盤盤色香味俱全,因為來的是特殊客人。」這樣過於執著也沒有意義。

老子說過:「聖人為腹不為目。」聖人吃飯,只求內在的飽腹,不為外在的美觀。如果是造佛像、建花園,為令賞心悅目,修得好看一點也可以,但若是吃的東西,就不必太講究顏色、形狀了。有些餐廳喜歡在食物上弄各種花樣:這個小饅頭上放一朵金花,那個小饅頭上放一朵銀花……這又不會好吃多少,只不過是個人習慣而已。

而且,吃飯能填飽肚子就可以,也沒必要加太多佐料。南方的口味是酸甜苦辣、五味俱全,一會兒加鹽、一會兒加糖,能加的好像全加在裡面了。那種滋味,實在是一種證悟相——不可言說。

其實,修行人注意身體還是有必要,但方法和尺度一定要把握。我看過三國時嵇康寫的一篇《養生論》,內容非常好,裡面就講:保養身體不但要注意飲食,而且要有所節制。沒有節制、沒有規律的飲食,定會導致不健康,從而出現百病之累。同時,我們還應注意心態,如《黃帝內經》云:「怒傷肝,喜傷心,憂傷肺,思傷脾,恐傷腎。」

比如,一個人如果愛發脾氣,就會對肝臟不好。有些道友總惹我生氣,我都已經生氣了,他又反過來安慰:「不要氣啊!本來您肝臟就不好。」害得我一下子轉不過來。

如果特別高興、歡喜,則對心臟不好。以前有個老人,慶祝八十大壽時,因為特別開心,一直在笑笑笑……結果當天就離開了人間。

如果思緒紛亂,想得特別多,對脾胃不好,會導致消化不良等。

如果處於恐懼中,內心惶惶不安,那對腎不好。就像平時人們所說:「這個小孩受驚嚇了,大小便都失禁了。」

這些調養身體、節制慾望的教言,《黃帝內經》等中有很多。作為凡夫人,吃飯、睡覺應符合這些規律。遺憾的是,現在人的生活毫無規律可言,晚上跟朋友聊天、打麻將、吃吃喝喝,熬到兩三點才睡,而白天又睡懶覺,到了中午也起不來,這樣晝夜顛倒,對身體、智慧、修行都極為不利。

因此,日常生活要有規律。學院很多道友挺好,每天吃飯很準時,一分鐘都不差;睡覺也是該睡的時候馬上倒下去;上班發心也一樣,該做事的時候做事,從來也不拖延。這樣的習慣,對身體健康、弘法利生都有大利益。

敬摘錄於《弟子規另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達瑪妙林 的精彩文章:

看得越淡,越容易成功
我們應該怎樣面對如夢如幻的人生,珍惜難得的人身?

TAG:達瑪妙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