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印象派大師流亡倫敦成難民,巴黎小皇宮再現迷離夢幻的霧中絕景

印象派大師流亡倫敦成難民,巴黎小皇宮再現迷離夢幻的霧中絕景

巴黎小皇宮

本次展覽由巴黎小皇宮與倫敦泰特不列顛美術館共同舉辦,將展出普法戰爭期間流亡英國倫敦的法國印象派畫家作品,呈現流亡經歷對法國印象派藝術風格的影響。

巴黎小皇宮

想介紹這次展覽很久了,一直沒有提起筆,因為到10月14日周日,這次展覽就結束了,鍾情印象派藝術的夥伴們這周一定要趁機去看下。

《鄉村小姑娘》(The Little Country Maid),Camille Pissarro,1882年

展出作品包括莫奈(Claude Monet)、卡米耶·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讓-巴蒂斯·卡爾波(Jean-Baptiste Carpeaux)等人的畫作,描繪了倫敦風景,展現藝術家流亡異鄉的疏離感。

《假日》(Holyday),James Tissot,1876年

一八七年前後,為了躲避普法戰爭,大批印象派畫家曾流亡倫敦。印象派集體這段並不為人所熟悉的插曲,卻孕育了許多的傑作。

朱塞佩·德·尼蒂斯 "WESTMINSTER" 1878

巴黎舉辦的「印象派畫家在倫敦」的展覽上可以看到,戰爭令寧靜浪漫的巴黎完全換了面貌,畫家們筆下滿是炮火中斷壁殘垣的宮殿城堡,是殘酷的殺戮和受傷的戰士。跨過英吉利海峽逃到倫敦,大家才得以重新將目光投向和河岸、郊野等日常風光。

阿爾弗萊德·西斯萊,《早晨的摩萊堰,漢普頓宮》(1874),藏於英國倫敦國家美術館。

杜比尼(Charles-Francois Daubigny)、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迪索(James Jacques Joseph Tisso)等人圍繞著泰晤士河和查令十字橋,創作了一系列代表作。

James Tissot, L』Impératrice Eugénie et le Prince imperial dans le parc de Camden Place, Chislehurst, 1874-1875

短暫的倫敦歲月深刻影響了印象派畫家們的創作。城市公園的燦爛陽光,河上升騰的飄渺霧氣,都成為畫家們創作的靈感來源。霧對倫敦人簡直是令人窒息的噩夢,卻得到了莫奈的讚頌,「正是霧氣造就了倫敦的博大精深」。

卡米耶·畢沙羅,《查令十字橋》(1890),藏於英國倫敦國家美術館。

除了迪索因作品廣受英國上流社會的喜愛而留在倫敦,大部分印象派藝術家在戰爭結束後就選擇回到法國。一九年前後,莫奈重返倫敦。據說他將每天分成不同的工作時段:上午坐在旅館房間的窗邊,描繪查令十字橋以及滑鐵盧橋;晚上則在聖托馬斯醫院的露台上,專註描畫對面的國會大廈。

《霧中的國會大廈》(The Houses of Parliament,Effect of Fog),莫奈,1903年

莫奈著迷於光線的變化,成就了印象派代表作《英國國會大廈》系列,展覽中出現的六幅是紫色、藍色、粉色中模糊不清的水面和建築。

James Tissot, Sur la Tamise, vers 1876

在莫奈看來,泰晤士河系列作品同魯昂大教堂系列作品一樣重要。如果說十二幅《魯昂大教堂》發掘了日光照射在不同時刻形成的不同效果,十九幅《國會大廈》則展現了霧氣改變光線營造的變換多彩。

James Tissot, La Galerie du H.M.S. Calcutta (Portsmouth), vers 1876

時間:6月21日至10月14日

地點:巴黎小皇宮

費用:13歐,18歲以下的費用

Charles-Fran?ois Daubigny, L』Embouchure de la Tamise, 1866

James Tissot, Chut ! 1874

John Everett Millais, Huguenot 1851-1852

你屬於我

整個巴黎也屬於我

而我屬於

這本筆記和這支筆

王不留黎

一起分享世界的點滴

微信公眾號ID : RUNPARI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慢步巴黎 的精彩文章:

「冰與火之歌」北愛爾蘭君臨城、臨冬城明年開放觀光:明年的最終季別跳票!
終找到實習,網上開心爆粗口,」怒慫「前輩,結果悲劇丟了NASA的offer!

TAG:慢步巴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