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金庸小說中的蓋世武功在歷史上真實存在嗎,它們有沒有武學依據

金庸小說中的蓋世武功在歷史上真實存在嗎,它們有沒有武學依據

小知識、多看點

歷史大學堂 出品

文:甪里先生

編輯:莉莉絲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熟讀金庸小說的朋友對這句話應該不會陌生,這句詩里包含了金庸先生的十四部著作。在金庸小說中,為我們描繪了一個懲奸除惡、快意恩仇的俠客世界。其中《射鵰英雄傳》中的郭靖所說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一句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這些大俠們之所以能夠自由出沒於江湖,無不是有蓋世武功傍身。相信每個讀過金庸小說的男生小時候都會對這些大俠以及他們的武功非常的欽慕,想要學得一招半式,好仗劍天涯、快意恩仇。小時候,我們不會覺得這些武功是虛構的,認為其在歷史上以及現實中是存在的。但隨著閱歷的增長,我們不禁會懷疑,難道金庸小說中的這些武功都是虛構的嗎?

金庸的14部小說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武功,有正派的,也有反派的;有絕世的,也有三腳貓式的。我們不妨選取其中的幾種做一個詳細的分析,看看這些武功到底有什麼來頭。

一、《降龍十八掌》

相信大家對《降龍十八掌》絕不會陌生,在金庸小說中,出鏡率極高(蕭峰、郭靖皆以此揚名立萬),甚至有天下第一神功之稱。(少林寺藏經閣的掃地僧曾言:「降龍十八掌不愧為天下第一神功」)說了這麼多,這《降龍十八掌》究竟是什麼來頭?

其原名為「降龍廿八掌」,經由蕭峰與其義弟虛竹將之與擒龍功兩種絕世武功合二為一,使得該神功威力大增,故而易名為「降龍十八掌」。「降龍十八掌」共有招式十八式,其名字多出自《易經》,分別為:亢龍有悔、飛龍在天、見龍在田、鴻漸於陸、潛龍勿用、利涉大川、震驚百里、或躍在淵、雙龍取水、神龍擺尾、突如其來,時乘六龍、密雲不雨、損則有孚、龍戰於野、履霜冰至、羝羊觸藩、笑言啞啞。就拿前三招來說,皆出自《乾卦》。乾卦上九「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當然了,《降龍十八掌》在現實中並不存在,是金老爺子根據《周易》所虛構出來的十八招武功。不過,光聽聽這名字,就可以想見老爺子的國學功底之深!

二、楊家槍法

楊家槍法出自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為楊家將後人楊鐵心所傳。這一槍法算不上是絕世武功,但因為是楊家將的緣故,因此有忠義之好名聲,自然也就深得人們的敬重。那麼,楊家槍果真是出自楊家將嗎?

你還別說,這楊家槍在歷史上果真存在。不過和楊家將干係不大,相傳為南宋紅祆軍首領李全之妻楊妙真所創。根據《宋史·李全傳》記載:「二十年梨花槍,天下無敵手」。到了明代,名聲依舊,在《武編》、《紀效新書》、《陣記》等著名兵書里均有記載,皆認為「楊家槍」為當時最上乘槍法。

這楊家槍在金庸小說中看著排不上號,其實在歷史上卻是大有威名。可見,歷史和小說還是存在一定張力的。

三、玉女素心劍法

該武功出自金庸小說《神鵰俠侶》,為古墓派創始人林朝英所創。此劍法原須男子使全真劍法,女子使玉女劍法,二人雙劍合壁才可。但小龍女從周伯通處學得雙手互搏之後,亦可一人使用,只是威力小了一些。其招式包括:浪跡天涯、花前月下、清飲小酌、小園藝菊、彩筆畫眉、舉案齊眉、皓腕玉鐲、冷月窺人、掃雪烹茶、松下對弈、池邊調鶴、西窗夜話、柳蔭聯句、竹簾臨池、錦筆生花。

這些名字聽著非常悅耳,大有花前月下、才子佳人纏綿之感,但可惜是虛構的!

至於這古墓派嘛,即居住在所謂的活死人墓,這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史稱王重陽於「南時村挖穴墓,取名『活死人墓』,又號『行菆』,自居其中,潛心修持2年。三年,功成丹圓,遷居劉蔣村。七年,獨自乞食,東出潼關,前往山東布教,建立全真道。」這活死人墓確實真有其事,是當年王重陽創立全真教前修道之所,至今依然存在,位於西安市西南處的戶縣重陽宮。

四、一指禪

一指禪,即少林內勁一指禪的省稱,出自《倚天屠龍記》。

其實這個「一指禪」不僅在歷史上真實存在,還有個佛學故事呢。這個故事說的是禪宗史上有一個叫俱胝禪師的人,由於禪宗不立文字,主張機鋒、頓悟的緣故,每次有人問俱胝禪師問題,他都伸出一根手指來接引門人。這一行為被一個小和尚看在了眼裡,覺得非常的好奇。一天,俱胝禪師出門去了,留下這個小和尚看寺,有人來問道,小和尚伸出一根手指,來人頓悟,立刻下跪對之禮拜。

小和尚感到非常高興,等到俱胝禪師回來後,便將這件事告訴了他。師父便要小和尚按之前的樣子演示一番,正當小和尚伸出一根手指時,俱胝禪師手起刀落,將小和尚的手指砍了下來。小和尚痛苦一聲,而後頓悟。

當然這是佛學故事,至於說武功嘛,在歷史上也是真實存在的。「一指禪」是我國福建少林寺特有的練功術,被稱為南少林的鎮寺之寶。歷經數百年的改進,成為武術界的上乘功法。抗戰時期,寺廟被毀,單傳人闕阿水老師流落民間。六七十年代,經由闕阿水又在上海傳出。八十年代後由王瑞亭老師發揚光大,而後便成為我國十大功法之一。

五、六合拳

六合拳出自金庸小說《連城訣》,書中寫到:「這呂通是北五省中黑道上極厲害的人物,一手六合刀六合拳,黃河南北可是大大的有名。」在小說中,六合拳看起來威力不小。實際上,六合拳在歷史上也是鼎鼎大名。

據說六合拳創於元末明初,為少林寺燒火僧許那羅和尚根據日常僧人格鬥的招式所創。其特點是結構嚴緊、進退有節、攻防兼備、形態逼真、實戰性強,故而頗受武僧喜歡。所謂「六合」,有三說,一指六個方位,即東、西、南、北、上、下;二指人體的六個部位,即手、足、肘、膝、肩、胯;三是指拳法演練所要求的內外三合。

六、鶴形拳

鶴形拳,出自金庸小說《碧血劍》,「這是鶴形拳中的怪招,雙掌便如仙鶴兩翼撲擊,雙腳伸縮,忽長忽短,就如白鶴相鬥一般。他將煙管縮在右手袖中,手掌翻飛,甚是靈動。」

鶴形拳是傳統漢族武術象形拳中的一種。在傳統文化中,鶴代表了長壽及脫俗。鶴有極高的警覺性,但並不妄動,故鶴形拳崇尚以靜制動、以逸待勞,甚至有「敵不動我不動,敵一動我先動」的口訣。

金庸小說中的武功不勝枚舉,但是篇幅有限,只能選取其中的六種加以簡要介紹。一般來說,這些大俠所使用的絕世武功名字非常霸氣、招式迷人,但往往是虛構的,故而存在美而不真的情況。而反觀這些邪門歪道,名不見經傳的小幫派,他們所使用的武功名字不太好聽。武功招式不太美觀、實戰水平也一般,但這往往就是史實,在歷史上真實存在過,這便是所謂的真而不美。這二者是相互矛盾的,故而金庸在其俠客美學中,以美為上,在一定程度上犧牲了真,這也是我們可以理解的。

畢竟我們不光需要真的世界,還需要美的世界,有時候美比真更重要!

............................END............................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百度百科TA說,歷史領域特邀科普合作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品讀 的精彩文章:

紅樓夢中「天下第一罵」的娘,居然有個「天下第一佛系」的女兒
作為齊天大聖的孫悟空,在取經路上受到唐僧多少次不公平對待

TAG:歷史品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