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用 MCN 模式做藝術營銷,「不是美術館」用藝術家資源池讓藝術創意「眾包生產」

用 MCN 模式做藝術營銷,「不是美術館」用藝術家資源池讓藝術創意「眾包生產」

公眾消費能力和審美認知的提升,讓越來越多商業品牌、尤其是傳統意義上被認為很「土」的互聯網公司,紛紛尋求藝術的「包裝」以提升品牌調性。

對於品牌僱主不斷增長的藝術營銷需求,廣告公司雖擅長營銷創意,但缺乏藝術家資源和藝術策劃能力,純藝術機構及藝術家往往又對商業化懷有謹慎,擔心折損自己的藝術品質。

36氪最近接觸到的「不是美術館」,就是一家連接品牌僱主和藝術家的藝術營銷公司。

用 MCN 模式持續輸出「藝術創意」

目前的藝術營銷主要有三種方式:藝術家成為代言人、品牌商贊助藝術展以及品牌商與藝術家深度合作。這對藝術營銷機構的要求是:藝術家資源、藝術鑒賞力和創意策劃輸出能力。

不是美術館在商業模式上類似 MCN(Multi-Channel Network),一頭連接品牌僱主,一頭連接藝術家,機構本身自己生產內容,同時也會將品牌僱主的需求對接給匹配的藝術家,並對藝術家生產的內容進行總體把關,從而保障內容的持續輸出。

據創始人刁勇介紹,目前的藝術家資源有 300 位左右,形成了一個穩定的藝術策劃「供應」團隊。

主營業務方面,不是美術館主要給各大品牌做藝術營銷從策划到執行的全流程,具體包括新產品發布會、品牌升級發布會、品牌營銷活動、線下藝術展覽等等。

此外,不是美術館也會根據品牌需求設計和製作品牌周邊、藝術品和衍生品。

藝術營銷的本質主要是利用線下文藝活動的新聞效能,在短時間獲得社會媒體關注,同時作為品牌線上大規模傳播的話題介面,製造影響力。因此在選址上,不是美術館將活動地點定位購物中心、商圈廣場、地鐵站等人流量大的公共空間。

在長期跟阿里、騰訊等知名互聯網公司合作的過程中,不是美術館也積累下一些代表作品。除了給品牌賦能外,關注度高的藝術營銷活動還給地鐵站、商圈本身帶來了客流、美譽以及價碼更高的合作訂單。

匯聚藝術家資源池,藝術創意「眾包生產」

當下,藝術家對於商業的接受度在提高,如何在保持藝術品位和個性的同時,實現商業上的盈利,也成為藝術家們思考的問題。不是美術館想為藝術作品匹配商業價值,尋找一種在商業和藝術之間獲得平衡的藝術經濟。

因此在累積一定的藝術家「資源池」後,不是美術館嘗試按照商業的邏輯與藝術家進行分工。大體流程是:品牌主定下商業訴求和大方向,藝術家根據主題發揮自己的藝術創造和審美,不是美術館從中間進行平衡和把關。最終,商業藝術策展中的藝術作品、藝術構思,也成為藝術家本身的代表作品。

營收方面,刁勇表示,BAT 等大品牌的客單價在 100 萬到 200 萬之間,每月三到四單;需求相對簡化的品牌客單價在 50 萬左右。被問及為何客單價較高,以及僱主為何能接受高報價,刁勇介紹,有藝術營銷需求的品牌僱主,比較能認同其中較高的創意成本和藝術家資源調動成本,因此客單價高於一般的廣告營銷。

不是美術館成立於 2015 年,本輪計劃開啟 1000 萬人民幣天使輪融資。關於融資規劃,刁勇介紹,隨著近一年單量需求增大,20人小團隊需要擴大規模;另一方面,與藝術家之間的合作溝通目前主要在線下,接下來希望研發平台,將藝術家資源池線上化,明確需求、接單機制和交易分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用戶留存心得:阻止退訂的「小聰明」,反而會加快用戶流失
瘋狂的房租:一位北京客的十年居住賬本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