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故事——權臣孫綝被誅殺

歷史故事——權臣孫綝被誅殺

原標題:歷史故事——權臣孫綝被誅殺


太平三年(258年)九月二十六日,少帝孫亮被權臣孫綝所廢,第二天,孫綝派宗正孫楷與中書郎董朝迎請孫休回京即位。孫休聽到消息起初有所疑慮,孫楷、董朝一起陳述孫綝等之所以奉迎孫休的原因,留住一天兩夜,於是出發。十月十七日,孫休一行人抵達曲阿,有老翁攔住孫休叩頭說:「事情拖久了就會發生變化,天下人都殷殷期望著您,希望陛下迅速前行。」孫休認為老者說的對,當天就趕到布塞亭。武衛將軍孫恩代行丞相事務,率領百官用皇帝的御車在永昌亭迎駕孫休,修築宮室,用武帳圍成便殿,設置御座。十八日,孫休到達,望見便殿就停了下來,讓孫楷先見孫恩。孫楷回返,孫休才乘輦前行,百官再拜稱臣。孫休登升便殿,謙遜而不走上御座,只停息在東廂。戶曹尚書前趨到階下宣頌奏文,丞相捧上玉璽、符契。孫休再三謙讓,群臣三請。孫休說:「將相諸侯共同推戴寡人,寡人豈敢不承受璽、符。」百官按等級秩序給孫休導引車駕,孫休乘上帝輦,百官陪侍,孫綝率領士卒千人在近郊迎接,在路旁下拜,孫休下車回拜。當天就登上正殿,大赦全國,更改年號,是為吳景帝,當時二十三歲。


孫休(235—264年7月25日),字子烈,三國時期吳國的第三位皇帝,孫權的第六子。十八歲時,受封為琅琊王。孫權去世,孫休的異母弟孫亮繼承皇位,太傅諸葛恪主掌朝政,諸葛恪不願諸王居住在長江邊沿征戰之地,將孫休遷往丹陽郡。孫休與當地太守李衡不睦。李衡多次以法律侵擾孫休,孫休上奏書請求遷往他郡,於是朝廷下詔讓孫休夫婦遷至會稽。孫休在會稽郡居住六年,好善慕名。與會稽太守濮陽興和左右將督張布交結深厚。又曾經夢見自己乘龍上天,回頭看不到龍尾,醒後頗為驚奇。


永安元年(258年)十月二十一日,吳景帝孫休下詔說:「褒揚有德之士,賞賜有功之臣,此為古今通行大義。現用大將軍孫綝為丞相、荊州牧,增加食邑五個縣。武衛將軍孫恩為御史大夫、衛將軍、中軍督,封縣侯。威遠將軍孫據為右將軍,封縣侯。偏將軍孫干為雜號將軍,封亭侯。長水校尉張布勤勞輔導,以張布為輔義將軍,封永康侯。董朝親自迎駕,封為鄉侯。」又下詔說:「丹楊太守李衡,因為過去與我有怨,自己綁縛到有關衙門。古人射鉤斬袂不記前仇,在誰手下為誰效力,故此送李衡回到原郡,不要讓他自我心存疑懼。」二十八日,封異母兄孫和之子孫皓為烏程侯,孫皓弟弟孫德為錢塘侯,孫謙為永安侯。群臣上奏請求立後、太子。景帝下詔說:「朕以不德,繼承偉業,在位時間還短,未廣施恩德。追加后妃和嗣君的名位,不是要緊的事。」有關官員繼續請求,景帝謙虛沒有答應。



永安元年(258年)十一月三日,大風反覆吹刮,迷霧連日不散。孫綝一家五侯都掌領禁衛軍,權力震懾人主,這是東吳自開朝以來沒有的。他有所陳述表請,景帝只得恭敬對待,不敢有違,於是孫綝更加驕橫放肆。景帝下詔說:「大將軍忠誠發自內心,首建大計來安定國家,朝廷內外文武百官,一致贊同他的建議,一同有功勞。從前霍光定計,百官同心,也未超過今天的情形。及時按照前些天與大將軍商議定下的參加告廟儀式的人員名單,依照舊例應該加進爵位者,都要儘快辦理。」七日,又下詔說:「大將軍執掌朝廷內外諸多軍務,事情頭緒繁多,現加授衛將軍御史大夫孫恩為侍中,與大將軍分擔省察各種事務。」二十一日,又下詔說:「各低級政府官員家庭中有五人的,其中三人在為國家作事,父兄在都城,子弟供職郡縣官吏,既交納了規定的稅糧,軍隊出征又要跟著去,以至於家中無人經營家計,朕對這種情況甚為憐憫。那些家有五人,其中有三人為國家作事的,聽任該家的父兄決定留下哪一個,讓他留下一人在家,免除他家應交的糧米,軍隊出征時不必跟著去。」又說:「各位將領官吏凡在永昌亭迎駕陪侍的都官升一級。」


孫綝一次用酒宴請左將軍張布,喝到盡興時,孫綝口出怨言道:「當初廢黜少帝時,不少人勸我應該自己即為稱帝。我認為當今陛下賢明,所以把他迎立他為天子。皇帝沒有我就不可能即位,但陛下只是把我當作一般的臣子來對待而已,看來我必須要再次改變計划了。」


張布遂將這件事情告訴景帝,景帝怕孫綝會作亂犯上,於是對其多次給予賞賜,又與張布和丁奉秘密商議,決定在臘祭之日設宴來謀殺孫綝。十二月八日舉行臘祭,孫綝因為此前聽到一些風聲,遂以身體不適為由拒絕出席。孫休派出使者十餘人去請他赴宴,孫綝無法在推脫,只得前往。行前孫綝與家中約定,在宴會過程中,家人可在府內放火,他就以這個借口伺機返回。後來,孫綝見府中火起,於是向孫休請求返回,孫休不准許。孫綝準備強行離席,丁奉、張布此時示意左右將孫綝捆綁起來。



孫綝方才醒悟,於是跪下叩首道:「臣願意被流放到交州贖罪。」被景帝反問道:「卿當初為何不流放滕胤、呂據,而卻將他們誅殺?」孫綝再次請求道:「臣願意受罰淪為官奴。」景帝又問道:「為什麼當初不讓滕胤、呂據成為官奴?」遂下令將孫綝斬首示眾,且宣布曾與孫綝同謀作亂者一概予以赦免,於是孫綝部眾放下兵器請降者多達五千人。

孫休認為與孫峻、孫綝同族是恥辱,特地從宗族中取消了他們的名字,將他們稱作「故峻、故綝」。又下詔說:「諸葛恪、滕胤與呂據原來是無罪,而是受到孫峻與孫綝兄弟所殘害,我為此感到痛心,希望都能為他們改葬,並加以祭祀。因為他們而牽連被流放者,都可以回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講故事的翁老頭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的今天——1132年10月7日,宋高宗降詔,罷去秦檜相位
歷史故事——精彩慘烈的漢中之戰

TAG:講故事的翁老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