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南開大學:丈量鄉村中國

南開大學:丈量鄉村中國

聚焦國家重大科研項目系列報道

【項目簡介】:

由國家重大招標課題首席專家、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王先明領銜開展的20世紀中國鄉村史研究,多次入選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這一從本世紀初開始進行的研究,近二十年來長期致力於在歷史長河中求解「三農」問題,對當代新農村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有著重要借鑒與現實啟示意義。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鄉村問題是一個現實問題,同時也有著廣闊的歷史背景,包含其近代以來自身形成、發展和演變的基本線索,曾經是近代歷史進程中人們努力想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王先明教授帶領科研團隊多年前便將學術研究聚焦於士紳群體與城鄉發展,後逐步深入至百年來中國鄉村史研究,多年來著述頗豐。今年6月,基於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的最新成果——《中國鄉村建設(思想)百年史》《百年中國建設鄉村理論與實踐論集》兩部專著由商務出版社出版,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發出南開之聲,貢獻南開力量。

開鄉村研究先河

在早年研究中國歷史上士紳群體的過程中,王先明發現,近代以來,城鄉發展呈現出背離化的態勢——「精英們」從鄉村單向流出,走向城市,打破了傳統士紳「出者為官、退者為紳」的社會文化,造成了城鄉發展的不平衡。尤其是20世紀以來在以工業化為主、以城市化為重點的歷史變遷中,鄉村社會整體衰落持續發生,構成了百年「三農」問題的內在致因。

中國社會的發展本質是鄉村社會變遷的延續。王先明認為,要想深刻認識中國社會的特徵、了解其內在規律,從新時代的高度去理解「鄉村振興」的戰略意義,還須深入探尋中國百年鄉村史、20世紀中國鄉村的變遷。

南開大學在鄉村研究方面具有一定傳統,民國時期在該校任教的著名政治學家蕭公權先生就曾出版專著系統梳理19世紀中國鄉村問題,該書當時被美國多所大學列為教材,影響十分廣泛。「19世紀是傳統時代的象徵,20世紀是向現代化轉型的過程,那個時候的中國鄉村有什麼變化?」在延續學術傳統的同時,南開團隊在新世紀之初開創性地提出新的課題。

2000年,王先明的文章《開展20世紀中國鄉村史研究》發表於《光明日報》,在國內率先倡導關注這一學術領域。此後,南開團隊多次組織召開全國範圍的中國鄉村史研究學術會議,許多年輕學者的選題也朝這一方向靠攏。2010年,該領域的第一套叢書——由王先明擔任主編的8卷本《20世紀中國鄉村社會變遷》問世,得到了廣泛認可和肯定,南開團隊聲名大振。

匯眾家學說所長

同樣是在2010年,南開團隊開始進一步擴展研究範圍。這年秋天,以南開大學歷史學科研究人員為基礎,王先明牽頭聯合南京大學、山東大學等著名高校的專家學者,以及政治學、經濟學等多個學科方向的學術骨幹,申報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鄉村建設思想(百年)史」並獲批立項。

在此之前,學界對該領域的研究都較為分散,國外更多地關注於中國鄉村革命運動與社會變遷,就鄉村建設思想的探討十分有限。而國內研究多從「局部地區的鄉村建設運動」「梁漱溟、晏陽初等鄉村建設思想家的個人思想」「中國革命史」「黨的領袖的思想」等方面來開展,關於近百年中國鄉村建設思想的整體研究,尤其是「鄉村建設思想與社會建設思想」「鄉村建設思想與民族-國家建設之間的歷史關係及其演進過程中的動態聯繫」等具有現實理論意義、實踐意義、時代高度的問題,未予以足夠關注。

項目開題後,研究團隊分赴北京、河北、山西、南京、台灣等地圖書館、檔案館調查搜集資料,開展實地調研,匯總編纂史料。「我們將近百年來的中國鄉村建設思想置於近代以來中國現代化歷史進程中,揭示其獨特的時代特徵、傳統文化要素與現代性要素的互動價值、發展演進的歷史軌跡及其社會實踐效應。同時對其歷史教訓進行深入的學理性研究,以有助於當代鄉村建設理論的發展和實踐。」王先明說。

中國現代史學會副會長、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朱漢國等業內專家認為,研究梳理百年中國的鄉村建設思想,不僅是對中國鄉村建設思想的一次深度挖掘,更為開啟新時期的新農村建設提供了深刻的歷史經驗和路徑選擇。

「既是基礎研究,也是應用研究,不僅描述而且影響下一步的走向。」《中國社會科學》雜誌副主編李紅岩這樣評價該項目。

助「三農」現代發展

「從傳統上來說,中國是一個以農為本的國家,無論現代化還是城市化,如果沒有農業農村農民的現代化,什麼都談不上,這是關鍵!」王先明從多年前就深刻意識到了「三農」問題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性,作為一名學者,他帶領團隊所進行的研究也一直為中央有關政策提供重要參考。

百年歷史發展的工業化進程、城市化進程和現代化進程,基本上都是以犧牲農業農村農民為代價的,在這一條件下,現代化發展才取得了可觀的成就。城鄉一體化要互惠互利,現代化建設取得的成果也應該城鄉共享,這樣的發展才是正常的發展道路。抱著這樣的初衷和理想,研究團隊始終堅守百年鄉村史研究。

他們的足跡遍布祖國的大江南北,用腳步丈量鄉村的歷史;他們從繁雜不一卻又浩如煙海的文字中細細尋找鄉村變遷的蛛絲馬跡;他們克服檔案封閉和閱覽許可權等多種困難,多方查證、一遍遍編纂。十餘年間,研究團隊完成了《20世紀之中國——鄉村與城市社會的歷史變遷》《鄉村社會文化與權力結構的歷史變遷》《走近鄉村——20世紀以來中國鄉村發展論爭的歷史追索》《鄉路漫漫——20世紀之中國鄉村(1901—1949)》等數十卷專著,發表了上百篇學術論文。

他們的研究得到了海內外學者的熱切關注。美國得克薩斯大學歷史系教授王笛認為,研究系統梳理了中國20世紀的社會變遷,在視野、理念與方法上都具有前沿性,對進一步了解目前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有很大幫助。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長汪朝光表示,當前學界對於在城鄉關係的統合視野下進行研究不夠充分,而南開團隊的研究在注重歷史性的基礎上,具有強烈的現實關照。

今年3月,王先明主持的又一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近代中國鄉村建設資料編年整理與研究(1901—1949)」開題。該項目作為整體研究的奠基工程,擬將此前近二十年研究中積累的近代鄉村建設資料進行分類彙編,形成5編15卷本約600萬字的《近代中國鄉村建設編年資料輯錄》。

在百年歷史長河中尋找「三農」問題的解決辦法,為新時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歷史智慧。南開團隊將學術研究方向和國計民生緊密結合,在祖國各地的鄉村裡,在浩瀚無垠的歷史資料中,探求20世紀中國鄉村發展的史鑒,在漫漫史學科研路上為中國鄉村建設提供新的借鑒與啟發。

《中國教育報》2018年10月08日第7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全社會共同擔負起辦好教育的責任
只為學生一節課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