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科院計算所范東睿:十幾年如一日做眾核處理器體系結構專家

中科院計算所范東睿:十幾年如一日做眾核處理器體系結構專家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按:從求學中科院,到 2010 年主持並成功流片  SmarCo-1(Godson-T) 眾核處理器,再到 2014 年創業成立中科睿芯……范東睿博士十幾年如一日地做著跟晶元有關的事情。他是高通量計算與處理器體系結構領域專家,主持研發了中國早期的高性能眾核晶元,為中國在全球眾核處理器結構研究領域贏得一席之地;也是高通量計算企業中科睿芯的董事長,積極推動學術成果落地應用場景,為業界帶來了一系列技術突破。

在 10 月 25 日—27 日杭州國際博覽中心(G20 會場)舉行的主題為「大數據推動數字經濟」的 2018 中國計算機大會(CNCC 2018)上,范東睿博士將蒞臨現場做大會報告。屆時,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將作為獨家戰略合作媒體第一時間為大家帶來最新報道。

范東睿博士於 2005 年 從中科院計算所博士畢業,隔年便獲聘為中科院計算所副研究員,並於 2010 年 12 月被評為博士生導師,現任計算機體系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處理器結構實驗室主任、高通量計算機研究中心主任,目前的研究方向為眾核處理器以及高通量處理器設計。

此外,他目前還擔任歐洲 HiPEAC 會員、 中國計算機學會高級會員、CCF 體系結構專委會常委、CCF 系統軟體專委會委員、CCF 工程與工藝專委會委員、中科院計算所-Tilera 聯合實驗室主任、NVIDIA 全球合作教授,並擔任過第 40 屆並行處理國際會議(ICPP 2011)副主席,PDCAT 2009、PDCAT 2010 程序委員會委員,IGCC 2013 技術委員會主席以及 Sustainable Computing 國際雜誌編委。

除了在學術界擁有眾多舉足輕重的頭銜,范東睿博士還有另一個非常重要的企業家身份——中科睿芯董事長。不過這些身份的背後都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晶元。

從求學中科院,到 2010 年主持並成功流片 SmarCo-1(Godson-T) 眾核處理器,再到 2014 年創業成立中科睿芯,范東睿博士十幾年如一日地做著跟晶元有關的事情。


主持研發中國先進的眾核處理器晶元,為中國在該領域的研究贏得一席之地

作為國內權威的高通量計算與處理器體系結構領域專家,范東睿博士在計算機體系結構研究與高通量計算領域擁有斐然的學術成就和豐富的技術積累。

學術成就方面,范東睿博士在 MICRO 等國際頂級學術會議和期刊發表高水平論文 120 余篇,在國內外應邀做學術報告 30 余次,申請發明專利 60 余項,其中國際專利 10 余項。

同時,范東睿博士還主持完成了多項歐盟、科技部、工信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科院等國內外重大科研項目,包括 973 重大專項子課題、核高基重大專項分課題、863 專題課題、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歐盟第七框架項目、中科院計算所知識創新課題以及國家自然基金重點項目和創新群體項目等。

而范東睿博士研究生涯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則是他在 2010 年帶領不到十人的科研小組研發的 SmarCo-1(Godson-T)眾核處理器成功流片,成為我國最早期的高性能眾核晶元

雖然英特爾早在 2008 年就提出了業界首個眾核 x86 架構,但當時國內的晶元研究還處於剛剛起步的階段,研究者的關注點還在於如何在單核晶元研究上取得突破,如何追趕並打破發達國家已經建立起來的晶元霸主地位,而普通大眾甚至還不知道「雙核」手機的概念,更別說「眾核」了。范東睿博士所在的中科院計算所是當時重視眾核設計方面的研究不多的科研單位之一,並獲得了 863 課題、基金項目和國際合作項目等的支持。不過,在對眾核設計的研究工作當中,軟體系統如何既快又好地向眾核中的每一個核提供眾多線程,如何實現處理器內部信號和處理器間信號的高速互連等難題,都極大地制約著我國乃至全球在該領域的研究進程。

2011 年 8 月,SmarCo-1(Godson-T)眾核晶元在斯坦福大學 HotChips 會議上,與各晶元巨頭的最新產品同台亮相,被計算機領域國際知名雜誌 MICROPRPCESSOR REPORT 評選為「全球十大伺服器處理器」設計之一,為中國在全球眾核處理器結構研究領域贏得一席之地。值得一提的是,Godson-T 是本次入選的唯一一款學術界的眾核處理器晶元。

基於范東睿博士在該研究領域所做出的的貢獻,他先後榮獲「2013 中科院計算所優秀研究人員獎」、「2014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二等獎(排名第一)」、「2014 中科院卓越青年科學家獎」、「2016 北京市海英人才」、2017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018 全國向上向善創新創業好青年」、「2018 首都科技領軍人才」、「2018 海淀十大傑出青年」等獎項。


領導研發高通量眾核處理晶元,推動學術成果落地應用場景

在 SmarCo-1 成功流片後,范東睿博士將視線轉到市場,帶領團隊對市場應用進行廣泛深入的調研,希望研製出能夠直接解決市場痛點的高能效眾核處理器,以創新技術切入市場,推動學術研究成果落地應用場景。

基於這樣的研究理念,2013 年,范東睿博士團隊研製的高通量眾核視頻處理晶元 SmarCo-2(DPU-m)成功流片,基於該晶元的視頻處理系統相較於同期 Intel 通用處理器系統能效比提高 26 倍。而范東睿博士和他的研發團隊也憑藉這一高端眾核設計技術,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

接著在 2014 年 11 月,范東睿博士作為創始人成立了北京中科睿芯科技有限公司,並擔任董事長和首席科學家,為自己增添了一重「企業家」的身份,成為產學雙棲的高通量計算與處理器體系結構領域專家。為了快速推開 SmarCo-2 的市場,降低用戶使用門檻,范東睿博士又帶領團隊馬不停蹄地研發了SmartSys-Media 系列高通量音視頻加速系統,為市場提供了高性價比、高能效比的選擇,局部打破了通用計算晶元的壟斷局面,音視頻信息內容分析獲得了晶元級高通量加速,並因此獲得了「中科院技術轉移獎」。

2017 年,范東睿博士團隊又成功研製了基於 ARM 架構的高通量人工智慧一體機,將人工智慧應用在高效的「高通量計算」模式上實現,而高通量計算引入了數據流的思想,講究的是「流過即計算」,它能夠做到「數據在計算設備中流動的過程中就被全部處理完」,這種處理機制可有效避免反覆訪存在效率與能耗上的損失。

目前,范東睿博士所領導的團隊基於十餘年的技術積累,已經打通了從晶元設計、系統設計到頂層應用完整的技術通路,為項目研發提供了技術支撐。

范東睿博士的團隊成員之一王達女士在一次會議中回憶道,范東睿博士曾在一次組會上表示:「未來,眾核是必然趨勢,數據量的爆發將持續推動高通量應用的產生,我們要堅持不懈的針對高數據通量情景做深入研究,做出屬於我們中國人自己的高端晶元!」

這句話飽含著范東睿博士對於自己從事十幾年的研究方向的執著信念和堅守,也是對「做出屬於我們中國人自己的高端晶元」的不懈探索與追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量子處理器的性能會有漲落?谷歌找到的答案是材料有缺陷
vivo X23發布:雙渦輪引擎是亮點,Jovi物聯成驚喜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