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山東人都有一個「身世之謎」

山東人都有一個「身世之謎」

原標題:山東人都有一個「身世之謎」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上流UpFlow(heyupflow)


作者| 潘舒怡


編輯| 未生

山東人,你們有沒有發現一個秘密


為什麼隔壁的河北、山西、北京兄弟身份證紛紛以「1」打頭,偏偏自己卻是以「3」為首


為什麼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會在山東青島,而山東臨沂還「藏」著華東革命烈士陵園?



華東革命烈士陵園位於山東省臨沂市


這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不為人知的真相?



歡迎收看本期《走近科學——山東人的「身世之謎」》


Part.1


山東究竟屬於哪兒?

首先,讓我們明確一下:山東不屬於東北。至少在基本全部山東人心裡,我們真的,真的,真的,不是「東北四省之一」!



▲來自山東網友的內心怒吼


那對大部分山東人來說,自己是哪裡人呢?


華北啊!毫無疑問!


@知乎網友:從12歲上初中開始接觸到地理,我就知道山東屬於華北平原。


@知乎網友:畢竟我們處於秦嶺淮河以北,冬天會通暖氣,風俗習慣都這麼北方化。


但事實好像並非如此。山東不但不屬於華北地區,還是鐵板釘釘的華東省份。對,就是江浙滬皖贛閩的那個華東。



「華東」這個概念,不是人文和自然劃分,而是一個行政區劃屬性的詞語,官方定義的華東是七省一市,即江浙滬閩皖贛魯台(江蘇、浙江、上海、福建、安徽、江西、山東、台灣)。

而行政區劃意義上的「華北」僅包括北京、河北、天津、山西和內蒙古中部。


作為華東地區唯一的北方省份,山東看起來與其他幾位成員格格不入,畢竟去掉山東的華東,更像是整整齊齊的一家人。



但山東人民不要慌。細究下來,山東與華東也不是毫無干係。


山東省坐落於中國版圖最東方,儘管在地理課本上,山東屬於華北平原,但其實仔細查考,主要位於華北平原的僅有德州聊城兩地,其他地區大都屬於魯中山區和膠東半島,更偏向東部。



華北平原(又稱黃淮海平原地形圖


山東屬於沿海,在經濟等方面,與同為沿海其他華東省市聯繫較多。而從交通上說,這幾個地方被南北交通大動脈鏈接,交通也比較便利。


Part.2


山東為什麼被劃入華北?

這個問題就要追溯到最初各區域是如何衍生的了。


實際上在新中國成立之前,還沒有「華東」的說法。1935年爆發的「華北事變」中,侵華日軍企圖策劃華北五省(河北、山東、山西、察哈爾、綏遠)「自治」,可見在當時,山東還是歸屬於華北。



日本策劃「華北事變」示意圖


那麼,「華東」是如何產生的呢?


華東地區並非一個地理概念,而是一個人為製造的政治概念。這個概念出自建國初期黨政軍一體化的大區設置。


建國前,東中部地區劃為華北、華中、華南三個部分。抗戰勝利後,在原戰時山東軍區的基礎上,整編組建了山東野戰軍,後來又和華中野戰軍合併,成立華東野戰軍。據說這可能是第一次出現「華東」一詞。



1951年,從華東野戰軍醫院徵調山東籍女醫護軍人1200人進疆


遼瀋、平津、淮海三大戰役勝利後,在華東野戰軍原有根據地(山東、蘇北、皖北)和新解放地區(皖南、蘇南、上海、浙江、福建等)基礎上,建立了華東軍區,這就是華東行政區的前身。

對於華東軍區而言,山東革命根據地在當時是極為重要的後方,山東野戰軍也在這一片土地上拋頭顱灑熱血。


如此看來,山東和華東之間本就有著深厚的淵源和羈絆,山東歸入華東大行政區管轄,自然也是情理之中。


建國初期,華東行政區轄山東、浙江、福建三省和蘇南、蘇北、皖南、皖北四個行署區及上海、南京二市,以及台灣。



▲華東七省一市示意圖,山東屬於妥妥的華東省份


後來蘇北蘇南合併為江蘇,皖北皖南合併為安徽。1961年,華東經濟協作區成立,將江西划進來,逐漸形成了現在華東七省一市的格局。


所以,從國家層面上來看,華東行政區規劃成立至今,幾經調整,都沒能影響山東的地位——妥妥的「華東省份」



Part.3


心理上,我們還是華北人!

事實如此,山東人都不禁陷入了緘默:既然屬於華東,那麼為什麼我總覺得自己是個華北人?


大家都說「俺」和「咱」


山東和華北人說話大家都能聽懂,甚至夾帶著方言辭彙也能大致明白。


相反和華東的省份交流:


江浙滬閩贛皖台:¥@#&%**&¥¥%


山東人:你們說的啥?再說一遍?吐字能再清晰點嗎?說慢點行不行?要不,還是說普通話吧。



山東省內的方言大概可以分為三種:魯中北說冀魯官話;魯西南中原屬於中原官話;膠東部分則講膠遼官話。典型的膠東方言是煙台威海的,但青島小哥黃渤對膠遼話在全國範圍內的傳播可謂功不可沒。



黃渤用青普(青島普通話)讀詩

縱觀以上這幾種山東話,會發現它們最大的特點就是——北方化


山東話里的腔調和節奏一出來,就是一股子純正的北方味道,若和慢慢悠悠講著「阿拉」、「儂好」的江南話歸攏在一起,怎麼看怎麼彆扭。


我=俺;我們=咱;你,你們,你們的=嫩;他=他(te),這個人稱方言轉換幾乎放之華北而皆準。



山東話需要這樣發音


還有山東人熟悉的大爺大娘、姥姥姥爺、閨女媳婦,放在華北無障礙通行,一到了東南省份,當地人聽著不得勁,還得翻譯成伯父伯母、外公外婆、囡囡老婆。


就連發音上遇到的困難,山東也是和華北更有共鳴。


魯南人講話最代表性的就是「r」和「y」傻傻分不清楚,舉幾個例子:


我暑假要去日(yi)本!


你真是個好人(yin)!

今天天氣真的好熱(ye)啊!


無獨有偶,天津人親切地表示,我們也被這兩個問題困擾很久了!


而華東地區的方言最典型的就是有自身的話語體系,比較難聽懂,和普通話之間的轉換也比較複雜困難。


你試著問一個包郵區同學「xxx」用家鄉話怎麼說,他很有可能會告訴你,在他們家的方言里根本沒有這個詞,或者不能「直譯」。


蔥省:妥妥的北方胃


縱觀八大菜系,川、粵、蘇、浙、閩、湘、徽,都是清一色的南方地區,剩下唯一的魯菜,便成了北方菜當仁不讓的突出代表,影響了整個黃河流域及其以北的廣大地域。


先說主食,和大多數華北人一樣,山東人愛吃麵食,大家都是吃著煎餅、饅頭、麵條、饃、包子長大,自然相看兩相親,若是讓一個五大三粗的山東漢子跑到南方討生計,拿著手掌大小的青花瓷碗,估計得吃上十幾碗還不頂飽。



▲貓也不例外


山東人絕對重口味,青島、煙台等沿海地區人口味較咸。「蔥省」自然蔥是第一把好手,蔥燒海參、蔥燒蹄筋都是知名魯菜,此外大多數菜也都要用蔥姜蒜來增香提味,喂餡、爆鍋、涼拌都少不了這些輔料。


再聽聽這些烹飪手法:炒、熘、爆、扒、燒,高調、豪邁、粗獷、重口,妥妥的北方風味。


反觀華東其他省份,江浙講求精緻細膩、用料嚴謹、好甜;閩菜以「香」「味」見長,清鮮不膩好糖醋;徽菜尤善滑燒、清燉和生熏法。雖然特色各異,但總體而言,同山東的御姐范兒可謂是不搭,不搭


確認過脾氣,是我們華北的人


在長期的共同生活和代際積累後,同一個地方的人會形成非常有特色的地域性格。山東人在齊魯文化的熏陶中長大,最明顯的特點就是粗獷好義


山東人很能喝酒,全國聞名!(指南貼:不喝酒,如何在山東的酒桌上活下來)。喝酒,就得大碗大碗喝,入席後每位先滿上一杯,叫門前杯(意思是讓各位自掃門前雪),不喝你就是看不起我,一般情況下,兩杯酒下肚就在半斤以上,主客面紅耳赤、腳下升雲;等酒席結束,大部分肯定是舌頭大了、步子歪了。



瞅瞅這剛烈爽快的直脾氣,簡直是十分「華北」,毫不「華東」


再來說說豪氣仗義,水滸傳裡頭的兄弟情義自不必多說,而山東妹子在這方面也是絕不認輸。張雨綺、范冰冰、鞏俐,個個都是爽朗又大氣的山東大妹子。(指南貼:娶個山東媳婦是什麼體驗


這些有著梁山遺風的山東好漢和巾幗妹子,若是非要歸到溫文爾雅的華東去,就總有種李逵繡花針的彆扭。


晉冀魯豫一家親


俗話說:上海發展靠區位,廣東發展靠政策,山東發展靠老鄉


山東人重視地域情懷,一句「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道明了山東人的老鄉情結。大大小小的老鄉會往往持續不斷,即使鄰省,在他們心裡也覺得親切,因為「大家都是華北人」。



自從歷史上出現了晉冀魯豫邊區和晉冀魯豫野戰軍這個聯盟之後,這四個省的人就被捆在了一起,雖然山東歸入了華東,河南也回到了華中,但是晉冀魯豫這個專有名詞的反覆提及,總是讓四省人民有種「大家都是華北人」的錯覺。


而在華東地區,江浙滬包郵省更像是一個經濟發達的獨立小團體,與皖徽閩之間的人口流動和經濟往來也非常密切,單單剩下山東,就像點出去的一個角,徹徹底底地融入了華北。



明明屬於華東,但老覺得自己是個名副其實的華北人。這場行政劃分和生活習慣的PK,在座的山東人,你的歸屬感在哪裡呢?



[1]山東菜被稱為北方菜的代表[EBOL].中外美食文化.2017-10-16


[2]張波.華東六省一市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分析[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8-07


[3]山東人性格分析[EBOL].天行健.2011-0107


[4]為什麼山東省屬於華東地區[EB/OL].地理答啦.2017-12-18


上流君:


為什麼有人喝了一碗湯就死了?


胡建人為什麼縮不好普通發?


東北人不愛洗澡?大誤,東北人洗澡比南方人還講究!


那些住進凶宅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微信後台回復:


海龜湯、胡建人、洗澡、住凶宅,閱讀文章)


網易上流工作室,微信ID:heyupflow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鑒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真實的劉墉身姿挺拔1米9,為何卻被稱作「劉羅鍋」?
《滕王閣序》真的是王勃14歲寫的嗎?

TAG:看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