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太極拳如何松膝蓋,有絕招!

太極拳如何松膝蓋,有絕招!

文|網路編輯|禪音

清溪潺流

 天禪3

巫娜 

00:00/05:38

首先,再把松腰松垮的問題補充一句,松腰松垮必須要求膝蓋彎曲,也就是膝蓋不能直,膝蓋彎曲使得脊椎、屁股、膝蓋完成一個大的弧形,在脊椎下沉的作用下,使得胯骨從後向前卷,從而練出襠的鏟勁。

關於膝蓋,一般有三種狀態。

一是馬步狀態,比如起式,要求膝蓋有一個微微的外撐,雖然有外撐的意思,但還要兼顧松的要求,注意把握好度。

第二種后座狀態,當由其他動作到后座的定式時,由於要求頭頂、腰部、腳跟是上下一條線,其實是為了重心放到腳跟上,只有重心上下一條線,才能使得腰胯及以上的身體最大的放鬆,那麼在后座時,大腦想著屁股往後腳跟上坐下,練得時間長了,腿部的支撐勁就會慢慢的增長,屁股就能慢慢的感覺坐在屁股到腳跟上下一條線的的支撐骨上。

由於是放鬆後坐的,這時就要求膝蓋順著身體的後坐而彎曲運動,不能左右扭曲,也不能為了動作低一些而扭曲,一坐到後腳跟為重心點停住,也就是後坐的動作以腳跟為定式點,到達定式後,大腦檢查一下身體的動作是否符合太極的要求即可。

感覺膝蓋吃力不放鬆,是由於站樁不行造成的,也就是膝蓋彎曲後,腿部沒勁造成的不能放鬆,站樁是增加腿部前部的肌肉,使得腿部後部的肌肉放鬆,練太極拳的腿部與其他部位有一點不一樣,對於腿部來說,有勁才能不使勁,或者說少使勁,腿部有勁了,才能使得跨及以上的部位放鬆不使勁,那麼以上的部位才能練出沉來,腿部從而起到支撐的作用,也就是腿部的勁不管在什麼狀態都要大於或承受住上身的不斷放鬆後的沉重勁,在承受上身沉重感的同時,腿部還要做到自身的放鬆。

需要強調的是,後坐腿膝蓋過不過腳尖不用管,只要注意重心在腳跟即可,這才是關鍵,並且上身中正就行了,膝蓋不過腳尖指的是前弓步說的,不是指後坐腿說的。

練站樁,平時稍微練一練即可,比如看電視時站一站,比如做飯時膝蓋彎曲著做飯等等,不必正經的練,主要是為了增加腿部力量即可。

第三種是前弓步,往前弓時,用膝蓋管住身體的到位,也就是膝蓋到位了,其他地方必須都要停住即可,到位就是膝蓋最多不能超過腳趾根部,一般情況下,前弓步不容易出毛病,膝蓋出毛病都在後坐腿上。

關於膝蓋放鬆,在練拳時,大腦就想著不使勁、不用力即可,這個放鬆是大腦有意控制的放鬆。比如你往椅子上下坐時,如果是真的放鬆,就會咣當一下坐下去,這不是松,而是軟,過程是身體不受大腦控制的。那麼太極拳的松要求大腦控制身體、尤其是從腰到腳整體的慢慢的松下來,而達到坐下去,這才是松。

膝蓋松的過程其實就是彎曲的過程,主要點是腰胯,膝蓋和腳屬於從屬地位,后座時大腦想著腰胯一松即可,至於膝蓋的彎曲程度不用管,彎曲程度是由腰胯松的程度決定的。

再有,比如后座時,不能單純的想著膝蓋,而要想著腰胯、膝蓋、腳跟,也就是一條腿整體的松回來達到后座,也就是一松俱松,注意整體性。那麼在做動作時,大腦想著腰胯松的同時,順著腰胯往下用大腦一掃膝蓋和腳也放鬆即可。

把全身的重量泄到後腳跟是不完全對的,松跟懈的意思相近,但有不同,懈有軟的意思,但要注意,太極拳是松不是軟,區別就是松受大腦控制,而軟不受大腦控制,比如說手往前松過去是對的,但不能說軟過去、泄過去。至於後坐到腳跟也就是從前往後坐開始時的一刻起,全身就要放鬆的、不使勁的、不用力的慢慢的後坐到後腳跟上,如同後腳跟上有一個柱子,慢慢的屁股後坐到位時,正好坐在這個柱子上,時間長了,腿部力量增加了,同時身體也就慢慢的松下來了。

練太極拳有刻苦的精神和毅力是對的,但在練時要注意方式方法,松要注意整體松,要有意的松,但不能刻意的求松,更不能找松。在練拳時,只要想著整體的松過去、松回來就行了,至於到底松沒松不用管,只要大腦想著松就可以了,練到一定程度,自然就會練出松後的沉重感來。

(廣告)

溫馨提示:《太極》微信公眾號部分內容文章通過網路整理,如有侵權請您聯繫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刪除;貴在分享,感恩支持!

其他平台轉載請註明:(來源:《太極》微信公眾號 微信:taijichanyi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taichi 的精彩文章:

太極拳歌訣比喻解
都說學拳先站三年樁,太極站樁到底是為了練什麼?

TAG:太極taic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