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這場雙女主的飆戲大戰,你給幾分?

這場雙女主的飆戲大戰,你給幾分?

影向標第一百六十三期

評《找到你》

得分5.6分

1.石川7分

上海戲劇學院教授。

技術上完成度很高。光效、影調、跟拍、剪輯都很沉穩自然。敘事上以閃回倒敘鋪陳劇情,層層剝筍,步步為營,節奏、懸念拿捏得心應手。雙女主的性格塑造也很豐滿,總體質量上乘。

但關於不同階層女性家庭困境的討論卻有些失衡,讓姚晨背負更多道德原罪,把同情和憐憫都給了馬伊琍。姚晨在片尾有大段懺悔,似乎是想以她的良心發現完成自我救贖。

但她才是失子事件的真正受害者,僅僅因為是白領,就要讓她背負精神十字架?馬伊琍是草根,就可以比姚晨獲得更多的同情?這算不算是一種刻板化的偏見?造成當下女性家庭困境的原因很複雜,社會與不同階層的個體都有各自檢討和反省的空間,僅僅讓白領良心發現是一種圖解和單向思維,是在道義上扮演劫富濟貧的綠林好漢。

2.陸支羽7分

影評人,微信公眾號「看電影看到死」運營者,著有《小丑,馬戲團的眼淚》。

1.隱藏在冰山下的更多暗涌,只可意淫,不可說破;對呂樂這樣的導演而言,終究還是束縛了手腳。2.姚晨煽情略猛,馬伊琍動機匪夷,但難能可貴的是,兩人都對以往角色有較大突破;竊以為姚晨的演法並不比《親愛的》中的趙薇差,只可惜金馬沒個提名。3.或許是受困於韓國原版的關係,劇作格局偏類型化,並無讓人印象深刻的逸出時刻,著實遺憾;唯有發現冰箱藏屍那一瞬的戰慄,因貼近日常目力所及而悚人毛骨。

3.譚政7分

電影學者,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研究員,策展人。

拐賣兒童是社會的毒瘤,影片就此構建了三個家庭的恩怨,呈現失子的徹骨之痛,探討母愛的博大與女性的艱辛。與以往此類影片不同的是,本片觸及階層差距這一深層社會問題,只是鋒芒未能畢露,動機沒有一以貫之。雖是紀實化的壓抑的鏡語,但主創利用倒敘、插敘以及極致化的段落讓敘事節奏努力親近觀眾。

4.西帕克6分

影評人,電影網站主編。

完全複製自黑澤明《天國與地獄》的階級對立。一個失蹤的孩子串聯起來自兩個階級的兩位母親。一邊是慘,另一邊是被強迫去追溯這種慘。但放在現實里就是一個永遠看不見另一個,所以最後的理解萬歲其實並不能讓人信服。

5.U兔6分

電影書籍譯者,電影活動企劃。

敘事流暢,懸念做得可以,用回憶碎片拼湊出幾個較為完整的形象,看得出呂樂的功力。可惜所有的回憶幾乎都靠兩人對話激發的閃回來呈現,缺乏技巧。節奏太緊,幾乎沒給人喘息的餘地,情感反而難以很放心地投射。兩位女主都很能演,但給馬伊琍的發揮空間相對少一些,每件事發生前後缺少情緒上的變化。全片能體現一定的都市感,可以從姚晨身上看到很多都市高收入白領女性的側影,這一點讓人欣賞。

6.大奇特6分

老電影研究者,自由撰稿人。

有韓國原作的基礎,表演和劇本性加了很大分,電影感差了些。用一個孩子綁架案的主線,串聯出母愛和社會階級的一體兩面,常被歌頌的「母愛」這次被定義為女人對自己的個人選擇所承擔的後果。希望咱們能多些這樣擁有女性視角的國產電影。

7.獨孤島主5分

電影文化研究者,選片人。

前後的人物關係細節勾連比較到位,連篇累牘的閃回之閃回破壞了懸念的製造,到最後變成了徹底的苦情劇。

8.吳李冰3分

常用筆名LOOK,影評人,電影研究者。

敘事邏輯混亂不堪,人物行為與動機不可信,文本最後演變為母愛決堤尤為平庸。馬伊琍結尾跳船戲還拍穿幫了。

9.賽人3分

影評人。

在社會議題之外,是標籤、概念和套路的大聯歡。即使性別困境和階級分化成兵分兩路之勢,仍未能在戲劇和新聞、渲瀉和平復中有進一步的延伸。靠和稀泥來傳達溫情,借想像性的和解去硬性撫慰。

推薦 |「幕味兒」公號有償向各位電影達人約稿。詳情見:求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慧園路三號 的精彩文章:

這是近期最觸碰心靈深處的日劇
距太陽39.6光年,七顆類似地球的行星被找到,人類移民有望

TAG:文慧園路三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