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果核觀點:我的 Mac 里都裝了什麼軟體

果核觀點:我的 Mac 里都裝了什麼軟體

作為一個攝影師,同時又不務正業很喜歡碼字,因此基本上所有的工作環境都是 macOS。由於很喜歡折騰自己手上數碼產品,所以 2012 年的時候就開始在 macOS 上撲騰。

那個時候 macOS 上好用的還限制在一些傳統的軟體,如 Photoshop,連 QQ 都十分簡陋。好在這幾年 macOS 已經逐漸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使用,軟體質量也逐漸變好。

所以今天就來分享一下,我的 Mac 上裝了什麼軟體。

後期處理專業使用

Photoshop和 Lightroom 相信不用提了,這應該是每一個攝影師的必備。

這兩款軟體也是我身邊僅次於「Office 從哪下載」的,遇到的最多的詢問。作為 Adobe 最為著名的兩個生產力軟體,隨著現在攝影熱的興起,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觸和學習。

但遺憾的是,國內的這兩款軟體的價格實在可以用嚇人來形容。

我自己因為不想使用盜版,尤其是 Photoshop 的 CC 時代以後,每一次的軟體更新都會有非常好的新特性,也就更希望可以使用正版。

經過了幾番比較,發現美區的價格非常誘人。一年的訂閱費用 PS+LR 才摺合人民幣 700 不到,還免費附贈移動端 Lightroom 的完整功能。

所以就在美區用自己的賬號購買。

如果你也想支持正版,我很建議你可以在美區購買。

購買以後,即使是在國內不科學上網的情況下,也依然可以穩定的下載和更新。

有些人會覺得一年 700 的訂閱費用過於昂貴,但是對於這麼強大的生產力軟體來說,真的不貴。

而如果你僅僅是喜歡拍照和修圖,並不需要 Photoshop,那其實你還有另一個軟體可以選擇。

這就是潑辣修圖。

潑辣修圖是一個全平台的修圖軟體,此外,潑辣修圖雖然也採用訂閱方式,但是沒有像其他的軟體一樣不同平台需要不同的收費。尤其是很多 iOS 軟體在 iOS 平台收費的同時還會在 macOS 上有新的收費和定價。

所以這也是目前看來最為良心的訂閱制度了。

只要你有一個潑辣修圖的賬號,在任何平台登陸你的賬號就可以獲得你的訂閱服務。也就說,你可以在你的iPad 上,iPhone 上,Mac上都使用潑辣修圖。

如果從功能的角度來說,目前潑辣修圖已經基本上能夠覆蓋所有 Lightroom 擁有的基本功能。

最厲害的是,還有很多 Lightroom 沒有引入的功能潑辣修圖目前也已經具備。

例如關於美顏和美容方面,潑辣修圖已經加入了智能人臉識別,以及各種豐富的調節參數。

另一方面,潑辣修圖還有一個參數分享的功能,理論上這樣就會有無窮無盡的濾鏡庫,掃碼的方式也更加符合現在用戶的使用習慣。簡單直接快速。

這也是我為什麼說:

「潑辣修圖,是移移動修圖時代最為強大的工具」

Final Cut Pro X 和 iMovie

說到影片剪輯,我很早就是Final Cut Pro X(以下簡稱FCPX)的用戶了。

FCP這款軟體曾經是專業剪輯人士的選擇,但是進入了 X 時代以後,FCPX 開始逐漸向大眾化發展。

目前影片剪輯已經和圖片後期一樣開始被越來越多的大眾用戶所接觸。

一般來說,普通用戶會有 FCPX 和 PR 兩個軟體之間做選擇。

這裡我自己更喜歡FCPX。

一方面 FCPX 的上手難度遠低於 PR。PR是有著濃重 Adobe 特點的軟體,如果你不花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很難入門。

但是FCPX 則相反,界面非常簡單和友好,上手難度低。簡單探索很快就可以開始你的剪輯工作。更重要的是,FCPX有很多現成的插件,可以讓你沒有任何的特效功底都可以使用酷炫的轉場和動畫。

另一方面就是軟硬結合的優勢。

如果使用 PR,對 Mac 來說性能表現上遠不如其他機器。再高的配置在 PR 里剪輯 4K 都勉強。

但如果是 FCPX 則不同,剪輯過程會更加流暢,低配置也可以剪輯4K。

這裡要說一下關於iMovie。如果你真的是在 Mac 上剪輯我強烈建議你不要使用 iMovie。

其實不要被 FCPX 嚇唬住,只要你仔細研究,你會發現 FCPX 並不比 iMovie 難多少,但 iMovie的限制卻非常多。

所以如果你想要學習影片剪輯,從 FCPX開始即可。

Keynote 和 Office

在辦公軟體的選擇上我還是比較自由的。因為自己沒有身處嚴格的辦公環境。所以 Office 軟體本身對我來說並不是重要的生產力工具。

在文檔處理上我還是選擇了 Word,訂閱了 Office 2016。主要是因為跟其他人合作的時候方便。目前幾乎的主流文檔還是 Word。

雖然說 Apple 自己的辦公軟體 Pages 的美觀性極高,但是考慮到文檔的最終目的無非是分享,兼容性還是一個比較嚴峻的問題。

所以建議大家可以訂閱正版的 Office,現在的價格已經便宜不少。

但是如果做展示,我是完全不會使用 PPT,而是使用 Apple 自家的 Keynote。

使用Keynote 最主要的核心有兩個。

一個是我認為 Keynote 的模版更加美觀,更具有質感。而且風格都十分簡約。我一直認為演講的時候展示的內容不宜過多。

而且Keynote 的動畫效果非常優秀和自然。也就是說 Keynote看起來是優雅一些的。

另一方面是 Keynote 的穩定性我認為是比 PPT 好的。尤其是 Office 軟體在 Mac 上的兼容性很差,所以演講到一半崩潰閃退就非常尷尬了。

但是使用 Keynote 這麼久也沒有遇到過一次崩潰或者是閃退。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手機品牌發布會使用 Keynote 而不是 PPT 的原因。

不過,這裡需要注意一個問題,如果展示的場地沒有 Mac,只有WIn。這個時候就有兩個解決方案,要麼是自己帶電腦到場地去,用自己的電腦直接做展示。

另一個如果你實在是沒有辦法,可以考慮在 Keynote 中導出 PPT 格式。但是這樣一來,你的內容格式很容易發生改變,需要自己在進行一次調整。

不過從我的角度來說,為了保證效果,我自己一定是會帶自己的電腦去場地的。

很長一段時間裡,大家以為 Mac 電腦是不可以使用 Office 的。這是完全錯誤的,其實 Mac 完全是可以使用Office 三件套的。

只要在微軟的官方網站就可以找到購買入口。

只不過,Mac 上的 Office 在功能上和 Win 有一定的閹割。

當然你不需要擔心,只要你不是重度用戶。例如 Excel 公式達人等等,就不會有任何的影響。

而如果你是 Office 的重度用戶,實在抱歉,你當初就不該選擇 Mac。

這裡有一個小提示,如果你想使用 Apple 的 Pages、Number、Keynote但是沒有好的學習途徑,可以在 Apple 官網報名他們的官方課程,會有專業人員教授相應的知識。

這類課程你也可以在 Apple Store 這款軟體內找到報名入口。

文字創作

有人會把文字創作和 Word 混為一談。是的,也許有很多人會使用 Word 寫稿件和文章。但是在我身邊一些以文字為生的工作者,很少會有人使用 Word 寫稿件。

在這裡,我也就問分享一下我使用 Mac 從事文字工作的一點小經驗。

首先,有兩個寫作的原則:

1.學會輕量編程的 Markdown 語言,不要被這幾個字嚇到,其實著非常好上手。

2.嘗試寫作和排版分開。

在有了以上原則以後,我是使用 Bear 這個軟體寫作。

這個軟體最近也有了一個全新的名字,叫做「熊掌記」。

這是一款非常優秀的以文字為中心的軟體。

首先界面乾淨整潔,還有很多不同主題的選擇。

另一方面沒有所謂的保存的概念,隨寫隨存。寫的不開心了,可以隨時關閉軟體。有靈感了也可以隨時隨地繼續。

如果你對文章的排版要求不高,可以直接在軟體內直接使用 Markdown 語言直接排版。別擔心,軟體內初始會有很多的小教程,幫助你完成這一切。

如果你對文字排版要求很高,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導出任何你想要的文檔格式進行再次的編輯,例如 Word 。

這也就是這款軟體的另一個優點,寫作之後可以按照任何你想要的格式快速導出。方便不同平台的傳播。

還有一點,就是軟體支持 iCloud。

這意味著,你所有的蘋果設備都可以同步你寫作的內容。很多時候我都是在家裡用 Mac 寫,然後出門帶上一個 iPad Pro 繼續寫。同步速度很快,幾乎只有十幾秒的延遲。

相比Word 這樣的寫作軟體會更加輕量化。你沒有保存的負擔,沒有排版的壓力,會讓你的寫作過程中更加的專心。

如果你是一個非常熱愛文字寫作的人,這款軟體會讓你有非常好的寫作體驗。當然,類似的軟體還有很多,例如大名鼎鼎的 Ulysses。

自我管理

我自己是一個記性很差的人,在這裡我認為這件事主要是遺傳我父親,從小我媽媽就會抱怨我父親腦子記不住事。現在輪到我了,我的女朋友也經常抱怨我經常丟三落四。

所以我很需要一個幫我記住和梳理的軟體。不過其實我自己對所謂的「時間管理」並不是忠實的擁躉。

我只是希望我的生活能夠有序一些。在這裡我主要使用MindNode 和 Things 這兩款軟體。

先來說說 Mindnode 這一款思維導圖軟體。我自己以前寫東西或者是內容都是「想寫什麼就寫什麼」。在一些短篇內容上,比如像本篇文章,不需要任何嚴謹的邏輯的時候確實沒有什麼問題。

但是對於一些非常要重要的長文章,例如我寫過一篇的《iPhone相機操作指南》就需要嚴密的邏輯讓閱讀更加順暢。

所以這個時候,我都會給自己做一個思維導圖作指引,不然很容易會迷失在一些較長的文章中。

當然不僅僅是給自己看,製作思維導圖很多時候也是給讀者看,尤其是在展示一些有層次內容的時候,一個思維導圖勝過千言萬語。

這就是為什麼我選擇了Mindnode 而不是其他軟體的根本原因。因為它的顏值很高,無論是色彩還是形狀,都十分清晰一目了然。幾乎只要是配合上思維導圖的文章,都會有人問,這個製作思維導圖的軟體叫做什麼。

而Things 這款軟體就是一個記事本。幾乎我所有零零碎碎的內容都會在這裡記錄下來。

Things 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時間管理軟體,你可以建立自己需要做的事,設立需要完成的時間,給事件添加不同的備註分類。

我自己用的非常簡單,一個是在收件箱里記錄靈感。比如我走在路上,突然想到一個不錯的文章選題,這個時候我就會直接在 Things 里記錄下來。

回到家安定下來以後,再重新規劃一下對這個選題處理時間。

而且軟體可以直接以日曆的形式看到你近期的工作安排,這樣就會做到對自己近期的工作狀態有一個數。

使用上述兩款軟體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好處依然都全部支持iCloud,可以跨平台同步。尤其是 Things 這款軟體,支持你所有的蘋果設備。

所以很多時候,我根本不需要打開手機或者是電腦,只要在 Apple Watch 上就可以看到今天需要做哪些事,還有哪些事沒有做等等。

影音娛樂和播放器

一天只工作,不娛樂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我們還需要一些解壓放鬆的方式。

首先是追劇系列,目前愛奇藝,優酷,騰訊等等在 Mac 上都有相應的軟體。只不過各家體驗軟體體驗都有一些不穩定。但是好處就是廣告很少,大家在 Mac 上都非常的規矩。

如果你是經常下載劇,本地看的那一類。

我十分推薦你下載一個免費的視頻軟體,這就是 VLC。這是一款我建議所有 Mac 用戶都下載的播放器。

幾乎支持你能夠用到的所有視頻格式,在 Mac 上使用幾乎沒有發熱現象,而且各種解析度的視頻幾乎都能很好的兼容。

相比較 Mac 自帶的播放器QuickTime 支持的格式更多。但是這款軟體並沒有上架 App Store,所以你可以直接在搜索引擎里搜索該軟體到官網下載。

刷刷微博,肯定是另一件愜意的事。如果你在 Mac 的應用商店裡搜索微博是看不到這款軟體的。

你可以搜索一個叫做「Maipo」的軟體。這是一個微博的客戶端,雖然這個名字看起並不高級。但是這絕對是目前最強大的微博客戶端。

更重要的是,這款軟體中的時間線是正常的。如果你已經受不了移動端微博的非正常時間線,就一定可以試試這一款軟體。會讓刷微博這件事輕鬆很多。

當然還有遊戲,這個「傷心事」還是要提的。一些遊戲大作是非常勉強的,這裡也就不建議了。不過還是有好消息的。

目前荒野行動,就是那個你熟悉的手機上的吃雞已經上線 Mac 版本。現在你可以直接在 Mac 上吃雞了。目前整體上運行還算流暢。

但是還是距離 PC 吃雞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至少已經可以玩了。如果你是此類遊戲的愛好者,可以一定要嘗試一下。

以上就是我使用 Mac 一定會安裝的一些軟體。當然,每個人的使用習慣不一樣,我寫的內容可以作為你建立Mac工作流的一種參考。

作者 | @Derrick_Zhang_

編輯 | 小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字尾巴 的精彩文章:

樂之寶盒,磅礴凌厲:AROMA A100便攜平衡耳放評測
售價 199 元,小米商城上線品羅小怪獸料理機

TAG:數字尾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