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收購Telescope錢包,轉型中的比特大陸要補上短板

收購Telescope錢包,轉型中的比特大陸要補上短板

講好下一個故事,比特大陸要邁出從礦霸轉型為AI公司的大步子,也要邁出調整已有營收結構的小步子。

近日,基於瀏覽器的開源加密貨幣錢包Telescope正式宣布被比特大陸收購,Telescope錢包在2018年初由前IBM軟體工程師Aaron Angert創建,目前允許谷歌Chrome和Mozilla Firefox的用戶通過瀏覽器擴展發送和接收比特幣現金(BCH)。

值得注意的是,比特大陸從去年開始一直在重金投入BCH。今年8月,CCN 報道稱比特大陸持有價值近6億美元的BCH儲備,或超過現有1730萬BCH的5%。

時間稍早一點,比特大陸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比特大陸是全球第四大無晶圓廠ASIC晶元設計公司,其礦機佔全球74.5%的市場份額,靠賣礦機生財上市,是比特大陸的最強標籤。今年上半年,礦機銷售占公司總營收的94.3%,礦機為比特大陸帶去巨額收入的同時也為它今後的發展埋下營收結構單一的隱憂。謀求轉型是比特大陸今後很長一段時間的主旋律。

對現在的比特大陸來說,不僅要從「ASIC製造商」轉型為AI公司,還要在現有的營收體系中做出調整,此番收購Telescope便可以視作其對已有營收體系的調整加碼。數據顯示,礦機銷售、礦池運營、礦場服務、自營挖礦是比特大陸目前產生收入的4個主要渠道,其中,自營挖礦的收入占今年上半年總營收的3.3%,僅次於礦機銷售收入,而BCH是比特大陸現在重倉的加密貨幣。

在2015年,比特大陸的自營挖礦業務收入可觀,佔有總收入的20.3%,2017年上半年也有14.8%的收入佔比,但在2017年8月,比特大陸啟動硬分叉,在比特幣2500元時全部賣出,轉而斥巨資買入了BCH,到今年上半年,比特大陸的自營挖礦業務收入佔比出現嚴重縮水。

要提振挖礦業務的創收佔比,光是現金投入遠遠不夠。收購Telescope,一方面能在交易流程上加持比特大陸的BCH挖礦業務,從中獲取收益,平衡單一的礦機銷售結構。在BitPay和moneybutton.com的支持下,Telescope在瀏覽器的擴展中存儲了加密密鑰,用戶可以通過瀏覽器直接簽署交易,Telescope的角色相當於獨立錢包,為資金存儲提供安全保障。比特大陸方面表示,收購完成後,雙方會合作開發Telescope項目和比特幣現金項目。

另一方面,比特大陸運營著11個礦場,能容納20萬台礦機。2016年,比特大陸上線了礦場服務,主要是通過運營礦場為客戶提供託管服務,已經連續三年實現營收。Telescope或許也可以幫助比特大陸延伸出更豐富的礦場服務業務。

轉型不易,走向AI是長線作戰,在這個過程中,比特大陸更要兼顧好已有業務的微整延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國家創新產業「S」線上的極致產品主義者
相親網站不相信愛情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