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宋代筆記中不懼蠱毒不懼神異的莽撞人:祥宏講夷堅之漳士食蠱蟇

宋代筆記中不懼蠱毒不懼神異的莽撞人:祥宏講夷堅之漳士食蠱蟇

原標題:宋代筆記中不懼蠱毒不懼神異的莽撞人:祥宏講夷堅之漳士食蠱蟇


本文已獲得作者授權樂藝會發布


宋代段子:《夷堅志》記載過福建某些地區的風俗:路上不好隨便撿東西回家,特別是那些來路不明的錢物,因為有可能被人下蠱或者「嫁禍」。這個故事的主人公不信邪,非要把下了蠱的蛤蟆帶回家,而且還吃下去,膽子夠大。


漳士食蠱蟇來自祥宏講夷堅00:0006:48


【原文】


漳州士人,負氣壯猛,謂天下無可畏之事,人自怯耳。每恨無鬼神干我以試其勇。

嘗同數友出次村落,見精帛包物地上,皆莫敢正視,笑曰:「吾正貧,何得不取!」對眾啟之,於數匹絹內,貯白金三大笏,更一蠱蝦如蟇,祝之曰:「汝蠱自去,吾所欲者銀絹耳。」既持歸,家人皆大哭曰:「禍至無日矣!」士曰:「吾自當之,不以累汝。」


是夜升榻,有二青蟇,大如周歲兒,先據席上。士正念無以侑酒,連推敲殺之,家人又哭。士欣然割而煮食,乃就寢醉,竟晏然。明夜,又有蟇十餘,小於前,復烹之。又明夜,出三十枚,夕夕增多,而益以減小,最後遂滿屋充塞,不可勝食。至募工埋於野,膽氣益振,一月後乃絕。


士笑曰:「蠱毒之靈,止於是乎!」妻請多買刺蝟防蟇,出則必搜啄,士曰:「我即刺蝟也,尚何求哉!」其家竟亦妥帖,識者美之。【右三卷亦黃齊賢所傳。】



【白話語音文字版】

福建漳州有個士子(讀書人),膽子特別大,豪氣干雲,經常跟別人說:「天下沒有可怕的事,所謂『膽怯』都是人自己心裡作怪。」他整天期待碰到鬼神來試煉他的勇氣,看他膽子到底有多大!


有一回,這士子跟幾個朋友一起出了村子。走在路上,忽然看到路上有個華美的布包,用綾羅綢緞包著。一般情況下,特別是在福建,人們在路上看見這種東西,一般是唯恐避之不及。其他朋友都不敢看,這位士子不怕。他當著朋友的面一邊打開一邊說:「我家裡窮,為什麼不要呢?」大家一看,布包裡邊是好幾匹絹布,絹布裹著三大笏白銀(一笏50兩),銀子旁邊有一隻被下了蠱的蛤蟆。這士子就說:「蛤蟆呀,你自己走吧,這個銀子和絹布我都要了!」


士子帶著這包東西回家。家裡人一看就哭了,說:「我們家馬上就要有禍患了!」士子說:「我一人做事一人當,你們不用管,我也不拖累你們!」這天晚上。士子獨坐床榻上,忽然來了兩隻青色的大蛤蟆,體量能有一歲小孩那麼大!士子心說,正愁沒有東西下酒呢。他上去就把這兩隻大蛤蟆打死。家裡人都給嚇哭了,感覺大禍臨頭。這士子不管,他喜氣洋洋地剝皮食煮蛤蟆,然後又吃又喝,大醉而睡。第二天醒來,發現自己安然無恙。


第二天晚上。又來了十幾隻蛤蟆,比第一天的個頭小,這士子依然照單全收。繼續煮食;第三天晚上,一下子來了30多隻蛤蟆,個頭更小;士子繼續吃。從此以後,每天晚上都會來更多的蛤蟆,個頭也都比前一天的要小。最後來了滿屋子的蛤蟆,士子就吃不過來了。他請了一些工人把這些蛤蟆全都收拾起來,埋到曠野。從此以後,這士子膽氣更大了。又過了一個月,家裡就沒事了,也沒蛤蟆了。


士子笑著說:「你這蠱毒之靈不過如此!」他妻子建議說:「咱們家應該多買點刺蝟,這是治蛤蟆的天敵!」刺蝟一般都能抓蛤蟆吃。士子就說:「我就是刺蝟!我還買刺蝟幹嘛呢?」後來他們全家也沒出過什麼事兒。懂行的人就誇讚這士子有膽色。

【祥宏點評】:雖然士子膽子大,但是對未知的東西最好心存敬畏。也許他真的是一隻刺蝟精,蛤蟆那是撞槍口上了;《夷堅志》有故事講到福建的一些習俗,路上最好不要撿東西,特別是那些來路不明的錢物,往往被下蠱或者是一種「嫁禍」,所以,當士子的家裡人看到他撿東西回家,會有「帶禍回家」的懼怕;蛤蟆,學名叫澤蛙,蟾蜍就是這類動物。



(文圖說明:《夷堅志》原文電子版文字主要來自「龍的傳人」博客-特别致謝!再經中華書局出版的《夷堅志》校訂;全部圖片來自網路。)


《夷堅志》簡介:

宋代大文人洪邁編撰的《夷堅志》是中國古代志怪筆記小說的頂峰。它卷軼浩繁,包羅萬象,流傳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600多個宋代事件,是中華傳統文化最偉大的寶庫之一。


《夷堅志》的時空觀深契佛法,與宋代文化領先世界的歷史地位相一致。它表面看是一本奇人、異事、神怪大全,本質上卻是最真實細膩的宋代社會生活實錄,極具文獻價值。


宋代社會生活塑造了此後中國人的心靈格局,《夷堅志》仿若是中國人的心靈大海。人們平時沉浮其中,茫然不覺,一旦凝神靜思就會發現:


天下沒有新鮮事,一切盡在《夷堅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藝會 的精彩文章:

懋勤軒三迤掌故:委辦後營後路先鋒鈐記
孟和套格套:中國契丹文字研究中心契丹墓誌拓片欣賞

TAG:樂藝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