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8歲男孩獨自照顧重病父親:給孩子最好的愛,是先愛自己!

8歲男孩獨自照顧重病父親:給孩子最好的愛,是先愛自己!

請把最深沉的愛,變成陪伴。

——睿媽

1

最近被一則新聞刷了屏:廣州8歲男孩小丁,與父親相依為命,父親重病後,小丁便包攬了家中所有家務,負責一日三餐。記者問小丁辛不辛苦,他懂事地說:「雖然很辛苦,但怕爸爸等不到他長大」。

稚嫩的童言說出為人子女最根本的良善,網友見此也是紛紛慷慨解囊伸出援手之手,希望能幫助小丁一家脫離困境。

對小丁此舉讚揚的人很多,但惋惜、可憐之情更甚。

8歲的孩子,本應該生活在無憂無慮的樂園,享受童年的天真爛漫。而小丁卻早早面對生活的苦難,以及父親正面臨生老病死的無奈。

其實,網友心疼小丁的後背,也充斥著現代社會身為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不敢病不敢死更不敢辭職的社會現狀。

中年人是家庭支柱,只要倒下,便是配偶之悲,孩子之痛,父母之殤。

前兩天,老公單位有個「拚命三郎」在應酬上猝死被送入急救,在此之前,這位同事曾連續36小時加班寫策劃方案,最終在酒精的催發下倒地不起。

據說,他曾破過公司一天飛三個城市的記錄,也破過連續XX小時不下班的記錄。他月薪過萬,卻從未在孩子睡覺前回過家。

如今,妻子抱著上幼兒園的兒子到公司大鬧,直嚷著要賠償。

只是可惜,得到的賠償再多,也拯救不了已逝的性命。

2

拚命,是現代人,身上必須要貼的標籤。

自己的未來是用命拼,孩子的奶粉是用命拼,父母的醫藥費是用命拼。房貸車貸更是層層大山壓在身上,只是這樣活著就實屬不易,平凡人又能拿幾條命來拼?

朋友的表姐在上海打拚,將年幼的孩子留在老家由公婆照看,誰都知大城市的日子並不好過,表面衣著光鮮出入精美寫字樓,背後都是對著陰暗潮濕的出租屋痛哭完繼續奮鬥。

朋友圈經常會看到誇讚名人努力的文章,最出名的雞湯金句就是科比那句:你見過凌晨4點的洛杉磯么?

表姐曾開玩笑地說,自己雖然沒看過凌晨四點的日出,卻感受過凌晨一點的地鐵,看過凌晨兩點的外灘。

「上海入夜後的景象很美,可它卻從不屬於我。」

表姐每月工資兩萬五,自己留下五千,剩下的全都留給孩子以後當學費。她一直說,再干五年就夠了,再干五年就回小城市享清福去。

只可惜,天意弄人。在一次應酬中,表姐陪甲方吃飯,為了拿下一個冠名權多喝了幾瓶江小白,第二天便嘴歪眼斜起不來了。

中風,偏癱,公司息事寧人賠了錢,表姐回老家用在上海掙的錢看病,每每看著床前蹦蹦跳跳笑著叫媽媽的孩子,總有悔意湧上心頭。

為人父母,總想給孩子更好的,誰曾想,最後卻連正常的都給不了。

知乎有一個問題很火「為什麼那麼多人開車回家,到樓下了不下車還要在車裡坐好久?」,慢慢翻看完1375篇回答,才能真正體會到了被多重身份壓榨下的成年人的無奈。

對男人來說,車的兩頭,一頭是功名利祿,一頭是柴米油鹽。對女人來說,男人懼怕的那些「一地雞毛」,正是自己生活的全部。

知友凌暴暴說:「在日常生活里,我是妻子,是母親,是員工,是要叫老公起床的鬧鐘,是幫忙寫孩子班級博客的熱心家長,是與客戶溝通與老闆斡旋還要堅持做自媒體的工作狂,還是會噓寒問暖的好女兒好媳婦。

這些身份交織融合,把名叫「自我」的部分擠壓到極致,而自我這個東西不可壓制,不是在深夜犧牲睡眠,就是擇日集中爆發。

而車裡安靜的15分鐘,什麼都不做只是放空,為我爭取了一口喘息的時間,讓被擠壓到無處安放的自我還能意識到它的存在,還能繼續鼓起勇氣,堅持到下一次喘息的時刻。」

真真應了那句話: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

行文至此,似乎也不必苛責為了工作,為了生計拚命如斯的人們。

可我們依舊要知道,怎樣拚命,對孩子來說才不是浪費生命。

3

孩子,你究竟想要什麼。

曾有幸去幼兒園體驗生活,旁聽了一節課後,對於如何養孩子這個問題,似乎明白了許多。

那堂課的主題就叫:孩子,你想要什麼。

「我想要一個插滿花的雲朵。」

「我想要爸爸天天回家。」

「我想要媽媽帶我一直去坐車車」

「我想要小狗會說話」

「我想...我想...我想讓爺爺的病好起來。給我做飯飯。」

一堂課下來,旁聽家長聽到孩子們天真且幼稚的回答,臉上都洋溢著笑容。可是他們大多數對於孩子的需求,只當做笑談,無動於衷。

其實我能看到,孩子想要的除了異想天開,還有家人實實在在的陪伴,他們希望忙碌的爸爸回家,希望嚴肅的媽媽陪玩,希望病重的爺爺身體健康。

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想沖家長喊一句:「他們想要的就這麼簡單,給他們想要的不行嗎。」

孩子明明喜歡草莓,家長非要送他一箱蘋果,還自以為給的已經足夠,卻不知給的對不對。

無獨有偶,湖南衛視主持人李銳曾跟女兒有過這樣一段對話引人深思。

湖南衛視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連續播了五季,村長李銳知名度大增。

據說,爸爸去哪兒節目結束之後,所有的爸爸在離開的時候都依依不捨,唯獨李銳歸心似箭,要趕回去陪女兒。

李銳的女兒小名叫「跳跳」,李銳解釋這名字的由來——表示爸爸的心跳。

李銳也因為工作的忙碌,無法天天陪在女兒身邊。他在微博里發過這樣一段話:

女兒問他:爸爸,你出去一次能賺多少錢?

李銳說只有幾十塊。

沒想到女兒拿起存錢罐高興地說,我已經有幾百塊了,能不能買你幾天時間陪我啊。

女兒的這番話,讓李銳淚目了。

原來,成人的世界總是在想著往前奔跑,忘記環顧四周的風景,甚至忘記了,那片美麗的風景中,站著最愛自己的孩子。

4

失去陪伴,是現代家庭的通病。

因為健康或工作原因無法陪伴孩子尚還有情可原,那因為其他原因,甚至是因為自己是手機控而拒絕與孩子相處,是不是就有些過分了?

這也不禁讓人想到近年來央視出品的公益廣告,主題也多從以往的環境保護,轉變為提倡人們多陪伴家人,尤其是那句「戒掉手機癮,多陪愛的人」,更是戳中了無數人的內心。

湖南衛視同類型的親子節目《媽媽是超人》曾問過幼年失去父母陪伴的安迪這樣一個問題。

節目組問:「爸爸媽媽平常不能陪你,你會感到孤單嗎」?

他回答:「不孤單」,「我習慣了」。

黃聖依聽到兒子的回答後,也是一臉愧疚。

已經習慣了孤獨的安迪,與媽媽不親熱,也喜歡一個人待著。

曾經他肯定也不止一次的渴望母親的關注與陪伴,但終在一次次失望後,鎖上了心門。

我們常說,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錯過了就回不來。

有人說:如果說孩子是一艘帆船,父母就是那高聳的燈塔,無論孩子走多遠,父母是孩子永遠的港灣,特別是孩子小的時候,來自父母的光亮更為溫暖,這道光亮就是父母的陪伴。

且只願天下父母都能擁有健康的身體,也能夠有足夠的時間,與自己的孩子共度玩樂的美好時光,讓人生不再充滿遺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教子有方 的精彩文章:

這3類媽媽,累死也養不出優秀的孩子!尤其最後一種
父母常說的這4句話,傷孩子最深!尤其是第二句

TAG:教子有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