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龍潭大捷打垮孫傳芳,為蔣介石撈取政治資本,是胡宗南揚名之戰

龍潭大捷打垮孫傳芳,為蔣介石撈取政治資本,是胡宗南揚名之戰

文/盛志遠

1926年直系軍閥孫傳芳,傭兵15萬盤踞江南一帶,軍隊總部位於南京。同年,北伐戰爭爆發,國民革命軍勢如破竹,很快拿下南京。直系軍隊無力反擊,被打得落荒而逃,孫傳芳無奈地率部棄城而逃。1927年,發生了寧漢合流,蔣介石迫於汪精衛的壓力而下野,國民革命軍內部也因此出現負面影響,蔣汪兩派人馬內鬥不斷。孫傳芳認為重返南京的時機來了,於是,他在張作霖的支持和援助下,重新招兵買馬,整頓軍務,率部進行反擊。

就這樣,剛穩定不久的南京又騷動起來。之後,蔣介石重新上台,希望藉此機會直接打垮孫傳芳,真正建立起自己在國民黨的威望。當時白崇禧、李宗仁等人支持蔣介石,唐生智和張發奎支持汪精衛,國民政府內部的對於此次抵抗孫傳芳的意見難以統一,因此國民革命軍的軍令經常出現變化,於是優勢很快倒在了孫傳芳一邊。當直系軍打到離南京不遠的龍潭,蔣汪兩派才達成妥協,決定整合國民革命軍,繼續北伐。

就在內部的妥協文件剛下發不久後,孫傳芳部隊已突破防線率軍成功渡江並攻佔了離南京不遠的龍潭。由於鐵路和通訊被北洋軍破壞,蔣介石無法了解前線情況,更不可能指揮龍潭附近的北伐軍。幸運的是在趕往南京途中,白崇禧從軍探手中得知孫傳芳已南渡長江,於是切斷了北洋軍的生命線寧滬交通公路,想讓龍潭變成一座死城,圍困孫軍。

儘管交通線被切斷,但孫傳芳在張宗昌的後勤援助下,戰鬥力依舊迅猛。白崇禧令衛立煌率部向龍潭南面發起攻勢。在通訊恢復後,白崇禧獲蔣介石命令調駐滬杭路的國民軍第一、第二、第二十等師,火速馳援衛立煌。但此時孫傳芳軍守勢也非浪得虛名,孫傳芳親自渡江前往龍潭指揮戰事。衛立煌的進攻出現停滯狀態。龍潭以東的唐生智,率部攻打龍潭也是久攻不下。在形勢相當危急的情況下,胡宗南的第三師兩個團火速趕到了龍潭前線,陳誠的第二十一師等也從寧波一線奔赴龍潭投入戰鬥。此時,北伐軍實力大增,形勢開始明朗。

在國民黨眾多高級將領中,許多人都說胡宗南打仗能力最差。但北伐時期的龍潭戰役是胡宗南最能證明自己的一次戰役。胡宗南親自率領第三師的第一、二團向龍潭的虎頭山和石幔山的敵人進攻,遭到直系軍頑強抵抗,火拚了多時沒有進展。之後胡宗南部和其他師形成對孫軍三面包圍的局面。鎮守虎頭山的孫軍在突圍失敗後,其殘部用一百多挺機槍扼守山頭,一時間,虎頭山腰屍橫遍野。胡宗南並不怯場,給下面下達了死命令,兩小時不拿下虎頭山,所有長官一律軍法嚴辦。很快,北伐軍手持機槍和手榴彈迎難向上,儘管傷亡慘重,但士氣不減,不到一個小時,不止是虎頭山,其他重要山隘都被胡宗南的部隊佔領。山上守軍不是被殺死就是被俘獲。也正是胡宗南,使得龍潭大部分地區都在北伐軍控制之下。

另外,胡宗南又率第一團攻克直軍「大腦」——孫傳芳的龍潭指揮所。戰鬥過程中,在,孫傳芳在幾個警衛的保護下棄部落荒而逃。至此,孫軍反攻以慘敗告終。在孫傳芳逃跑後,群龍無首的5萬孫軍士兵全被俘獲,其中包括數十名留學日本的高級士官。這5萬多人,後來都成了蔣介石的嫡系部隊。

此次龍潭大捷,胡宗南功不可沒,一次性重傷了孫傳芳的元氣。而此次勝利,蔣介石派幾乎唱了獨角戲,也穩固了蔣介石的基業,讓其有更多和汪精衛鬥爭的籌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控 的精彩文章:

清代兩位對歷史貢獻最大的皇帝,有一位你可能想不到
盧溝橋事變後,日軍在橋頭髮布顛倒黑白的告示,迷惑中國百姓

TAG:文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