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用保溫杯裝熱水也會重金屬中毒?想喝口熱水,該怎麼選保溫杯?

用保溫杯裝熱水也會重金屬中毒?想喝口熱水,該怎麼選保溫杯?

一到10月,天氣就越來越冷啦,會保養的「中年人」已經拿出保溫杯,開始泡各種養生茶了,不過市面上保溫杯價格、質量差異大,究竟該怎麼選杯子才健康呢?

聽說保溫杯沒選好,用來裝熱水會重金屬中毒?

而且還不能用保溫杯泡茶、裝豆漿?

這些都是怎麼回事呢?

選保溫杯主要看兩個方面

一、內膽材質

現在市面上的保溫杯,一般都是不鏽鋼內膽,所以不鏽鋼的材質級別很重要。

目前市面上採用的不鏽鋼原料主要有:

201不鏽鋼:

耐酸耐鹼能力不強,在使用過程中會出現一些腐蝕,屬於工業用不鏽鋼,不適合用作保溫杯。(但很多保溫杯廠家為了壓縮成本,會採用這類鋼材)

304 不鏽鋼:

在不同的溫度下都能體現良好的抗腐蝕性和易鍛造性,屬於食品級不鏽鋼,適合用作保溫杯。

316不鏽鋼:

各項指標都優於304不鏽鋼,不過屬於醫用不鏽鋼,很少用作保溫杯。

二、塑料部件

即杯口的旋塞、或吸管之類的,目前市面上採用的塑料原料主要有:

PC:水壺常見材質,但不建議使用。

PC材質在高溫(超過100℃)環境下,可能會釋放雙酚A,會發揮弱雌激素,也可能對神經系統和行為有影響。

PP:推薦材質

耐化學腐蝕、熔點高,沸水不會使其分解,化學穩定性好。符合國家標準的食用級塑料級別。

食用級硅膠:多用於製作吸管

因為耐受溫度高,分子結構穩定,能最大程度保護飲水安全性,而且非常柔軟,邊走邊喝也不會傷著嘴巴。

推薦大家

買保溫杯時,優先選擇內膽為304材質,塑料部件為PP材質的產品。

當然啦,這兩種材質成本較高,太便宜的不鏽鋼保溫杯,原料不大可能是304和PP,所以東西貴也有貴的道理~

還要注意保溫、密封性

保溫性:

裝滿熱水後,順時針旋緊杯蓋,2~3分鐘後,用手觸摸杯身和下部,若發現有溫熱感覺,則表示保溫性能不夠好。

密封性:

灌滿水後旋緊杯蓋,倒置幾分鐘,也可用力甩幾下,如果沒有滲漏的現象,表示其密封性能良好。

保溫杯能裝什麼,不能裝什麼

經常看到朋友圈有人發:保溫杯泡茶、裝豆漿會中毒!保溫杯裝剛燒開的水會重金屬超標!

這是怎麼回事呢?

闢謠一:保溫杯不裝熱水,那用保溫杯乾嘛?

首先,食品級不鏽鋼(比如 304 鋼),其在國家標準測試中,滲出的鉻、錳等金屬都極少,對人體不會產生不良影響。

而且錳實際上是人體需要的微量元素,過量才有害,朋友圈的各種謠傳,都是避開劑量談毒性,在耍流氓。

闢謠二:保溫杯裝什麼都沒問題,問題別裝太久!

大家擔心保溫杯不能裝:酸性飲品(如果汁類)、鹼性飲品(如茶類)、以及各種奶類,怕會腐蝕和滋生細菌等。

確實會腐蝕:

在相關實驗中,保溫杯在4%的醋酸溶液中煮沸30分鐘,然後浸泡24小時,確實會有腐蝕的情況出現。

但是日常飲品不具有醋酸溶液那麼強的酸性,如果想對不鏽鋼產生腐蝕作用,至少需要連續沸騰浸泡10天。

確實有細菌:

密封性良好的保溫杯,會形成密封、沒有空氣的環境,特別是裝煮沸的食物(如豆漿等)時產生的高溫環境,基本會把裡面的細菌都殺死,完全可以放心裝。

只是存放時間過長(如12小時以上),就容易滋生細菌。

所以,日常使用只要不要裝的時間太長,裝什麼都完全不用擔心,大家造作起來吧!

闢謠三:保溫杯不管是什麼材質做的,都不會有保健功效!

一些商家為了促銷,宣傳保溫杯底部有高科技磁鐵,可以磁化水質,從而達到養生目的。

認真反駁一下,巴掌大的保溫杯,千萬不要奢望以目前的科學技術條件,它能擁有什麼保健的作用。

除了保溫杯,其他材質的杯子怎麼選

杯子首選:玻璃杯

不含有機的化學物質,基本不會滲出有害物質。不過,裝熱水燙手啊~

最多人用:陶瓷杯

最好選無彩釉,就是內壁無色,這種最安全。

種類最多:塑料杯

只要認準一個PP(聚丙烯,標號05)級別就好了。

懷舊專用:搪瓷杯

最好少用。如果真要用,盡量購買純白色的搪瓷杯,一旦表面搪瓷有破損、生鏽時,所含的重金屬容易滲出,要果斷拋棄~

盡量不用:一次性紙杯

如果選用的材料不好或加工工藝不過關,一次性紙杯容易產生致癌物。同時從環保的角度,也不建議使用一次性紙杯。

現在知道怎麼挑一個合適的保溫杯了嗎?如果你還有什麼疑惑,歡迎在留言區一起討論哦~

本文為健康之路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之路 的精彩文章:

又一女孩因木耳中毒住進ICU!泡發乾貨,真的要注意!
教你認清生活中經常會混淆的葯,用錯很傷身!

TAG:健康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