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銀行理財又出新規!重點我都幫你劃好了

銀行理財又出新規!重點我都幫你劃好了

近些年來,銀行理財不斷發展壯大,市場越大出現的問題也會越多。2018年以來,銀行的理財業務總體呈平穩運行狀態,而國慶長假前的一紙新規或對我國22萬億市場產生重大影響。

9月28日,經過兩個月徵求意見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通過銀保監會正式下發,這樣標誌著銀行理財新規正式落地了。

此次公布的銀行理財新規,亮點不少,那麼銀行理財新規具體的重點內容有哪些,會對我們投資者產生怎樣的影響呢?

亮點一:明確區分公募和私募理財

事實上,此前頒布的資管新規就已經要求對資管產品區分公募、私募。作為資管新規的配套文件,理財新規提出分開放式和封閉式進行管理,區分公募和私募理財產品。

亮點二:私募理財新增冷靜期

在銀行理財產品的銷售方面,設置了不少於24小時的投資冷靜期的要求。冷靜期內,投資者有權改變投資意願,銀行不得加以阻撓,並及時退還投資者的投資款項,這一規定只適用於私募理財產品,不適用於公募理財產品。

亮點三:公募理財起售點從5萬元降至1萬元

理財新規重新設定了但只理財產品的銷售起點,將公募理財產品的起售點從5萬元降至1萬元,單只私募理財產品的起售點保持不變。對於投資理財資金較少的投資者來說,降低了投資門檻,多了一項投資理財的渠道,同時從側面證實投資者們的風險承受能力在不斷提高。

亮點四:公募產品可間接入市

現行的銀行理財業務監管制度允許私募理財產品直接投資股票,但規定公募理財產品只能投資貨幣型和債券型基金。

亮點五:禁止銀行宣傳預期收益率

銀行在發行理財產品時,不得宣傳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銀行只能在相關宣傳文本上客觀地向投資者展示同類產品歷史最佳與最差的收益數據。同時也應在醒目的位置提醒投資者歷史收益率不代表未來收益,僅供參考,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這一新規可以避免投資者盲目選擇,降低銀行誤導投資者購買與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經濟狀況不相符的理財產品。

亮點六:個人首次購買理財產品需面簽

對於第一次購買理財產品的投資者,應該在銀行櫃檯進行風險承受能力評估測試,當面親自簽署理財合同/協議。

銀行理財新規對於整個理財市場來說是利好的,進一步提高了理財機構的要求,使得理財市場越來越規範,投資者投資交易更加安全更有保障;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理財機構為了在市場上站穩腳跟,提升競爭力,也會不斷提高自身實力與市場競爭力,為客戶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除了銀行理財,市場上還有很多不錯的高收益理財產品值得投資者們選擇投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榮中國 的精彩文章:

倫敦金投資賬戶開戶用什麼貨幣?
美聯儲議息會議進入倒計時,市場關注重點不僅是加息!

TAG:金榮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