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18年里18人獲諾獎,好學術環境比獲獎更重要

18年里18人獲諾獎,好學術環境比獲獎更重要

在獲得諾獎方面,中國的近鄰——日本可謂羨煞旁人。從2001年至今的18年里,獲諾獎的日本人已有18位,相當於每年1位。到底是何種原因讓日本科學家持續取得如此高的創新成就?

3年前,筆者在仙台聆聽過一位日本東北大學教授、微機電系統工程(MEMS)領域國際權威學者關於MEMS領域開放合作研究的報告。這位教授的師爺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在開場白中,他介紹了從研究生開始,在半導體和MEMS領域幾十年的專攻。整場報告他如數家珍,言語中無不浸透著一生堅持做自己喜愛的科學研究、不斷開拓新領域並服務於人類社會的美好感受。

其實,在日本,幾十年如一日、潛心專攻某一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大有人在。牛頓曾說過:「假如我有一點微小成就的話,沒有其他秘訣,唯有勤奮而已。」愛因斯坦也說過:「成功=勤勉工作+充滿樂趣+少說空話。」兩位科學巨匠的名言,明確指出了科學家應有的個人修行。而在成功的背後,良好的學術環境則是科學家們心無旁騖、探究不止的堅實保障,是走向成功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對於科技工作者來說,良好的學術環境可被視為一種有助於提升其學習和研究能力、享受學習和研究樂趣的氛圍。在發達國家,「學術環境」早已成為一種為社會公眾所接受的約定俗成,其理念就是尊重科學研究規律、尊重人才成長規律,以及圍繞上述理念推出的若干政策舉措。

以日本為例,一是推動基礎研究,廣泛、腳踏實地持續支持研究人員的自由創意,使其潛心研究發現新規律和原理、創建獨創性的理論、預測和發現未來現象等;對於大學,在廣泛領域將推動基礎研究的發展與培養優秀科技人才進行全盤考慮和實施。二是通過公正和高度透明的評價方法,使研究人員在競爭環境中提高研究水平;對基於研究人員自由創意、投入巨大的項目,從推動國際高水平研究、創新性、承擔國際任務等方面進行評價。三是用科學的觀點評價研究成果,研究成果不應僅停留在論文的發表上,更重要的是研究人員將獲得和使用知識產權時時牢記心頭;四是打破無形壁壘,建立更加緊密的產學研合作關係,促使其進一步將科學技術成果應用於社會。

在中國,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科技工作者所取得的成就已為全世界矚目。然而,學術界的急功近利和作風浮躁時常飽受詬病。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也應該發問:學術界之所以如此急功近利,是不是整個社會為其創造的學術環境不夠寬鬆和自由? 國家科學技術發展目標的實現,要靠制度,但若缺乏環境,再好的白紙黑字也難以達到預想的成效。假如說勤勉努力和享受樂趣取決於科學家的自律,「學術環境」的回歸則取決於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推動正常學術環境的回歸,需要在很多方面發力。首先是要開啟紮根中國大地、遵循客觀規律和致力於追趕世界前沿科學技術研究與發展的新啟蒙教育,提高國民現代化教育水平和科學素養;二是加快推進近年來有關深化科技和教育體制改革、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一系列政策的具體落實,使廣大科技工作者實實在在感受到學術環境的優化,減少後顧之憂;三是加大國際學術交流的力度,鼓勵和大力支持大學和國家重要科研基地全方位走向世界,不斷提升科研人員的學術層次和水平;四是推進交叉學科研究,形成由學科交叉引發的新的知識及其體系,既服務國家需求,又以最新的知識教書育人;五是繼續弘揚「兩彈一星」「載人航天」和「西遷精神」,代代傳承中國科學家精誠報國的優良傳統,鑄就新時代的國家脊樑。

面對國家綜合實力白熱化的競爭,要實現科技強國和民族復興,我們需要清醒地認識到,沒有任何「快捷方式」能讓我們輕鬆「超越」,靜下心來並持之以恆地倍加勤勉和注重創新是唯一的「坦途」。國人共同努力,發達國家科技發展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而我們會和世界一起去擁抱後天。到那時,中國科學家的身影自然會時常出現在斯德哥爾摩的音樂廳里。

(作者熊克系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機械結構力學及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台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生物技術網 的精彩文章:

科學家建立一種新的離子通道藥物篩選方法

TAG:中國生物技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