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最忠誠大將,比袁崇煥更忠勇,清軍見他遺體,紛紛下跪痛哭

明朝最忠誠大將,比袁崇煥更忠勇,清軍見他遺體,紛紛下跪痛哭

原標題:明朝最忠誠大將,比袁崇煥更忠勇,清軍見他遺體,紛紛下跪痛哭


明朝末年崇禎時代,朱由檢接過風雨飄搖的大明王朝,這是李自成、張獻忠等發動農民起義,關外清軍虎視眈眈,同時明朝也湧現最後一批將星,比如袁崇煥等。


袁崇煥知名度很高,不僅僅是因為他被多次寫入小說,而是袁崇煥的死至今不能蓋棺定論,他到底是忠臣還是叛徒,至今也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在無數爭議中,他的知名度也就高了。


其實跟袁崇煥同一時代還有一位猛將,他就是張國維,嚴格來說,張國維可算是明末最忠臣的將領,他不像袁崇煥一樣存在爭議,是個實實在在的忠臣,連清軍都佩服他。


張國維出生於書香門第,從小讀書一心想考取功名,後來中了進士,通過兵部尚書的引薦進入仕途,到崇禎七年的實話,張國維被任命為十府巡撫,管理這南京、蘇州、山東等多個地方。


當時明朝已經搖搖欲墜,張國維赴任後盡職盡忠,很快把蘇州一帶河流水利工程開發起來,讓漕運物資得以順利運轉,蘇州從此農業取得豐收,在當時的中原大地上,這是罕見的。


後來山東地區遭遇旱災,顆粒無收的情況下,張國維就調動蘇州的糧食過去,一下子救活了山東數萬百姓,張國維的盡職盡責,很快受到崇禎皇帝的嘉獎,把他升為兵部尚書,然而不久後,北京城就被李自成攻破了。


崇禎皇帝自盡時,張國維還遠在蘇州,皇帝一死,按理說明朝就滅亡了,後來清軍入關,但張國維面對敵人進攻,並沒有選擇投降,他還繼續堅守錢塘江一帶。


像張國維這樣,國家滅亡之後,仍舊繼續堅守戰鬥的,歷史上沒有幾個,文天祥算一個,其他似乎再也沒有了,到1646年5月,清軍逼近東陽,張國維知道無力回天,但他並不投降,他仍舊決定以死報國。


準備以身殉國之前,張國維找到東陽縣令,他說:"我死後,把我的屍體放在內堂之中,到時清軍破城進來,看到我的屍體,或許就不會屠城了。"說完他就從容自殺殉國了。


後來清軍果然破城,當這些清軍看到張國維的屍體後,果然不忍在進前,其中許多清軍直接紛紛下跪,他們不僅佩服張國維的忠勇愛國,同時自己也是山東過來的,當初張國維把蘇州糧食調運過去,也救活了這些清軍的命,看到救命恩人的屍體,他們自然下跪痛哭。


後來清軍被張國維的高義所感動,破城後果然沒有屠城,可見忠義的精神,不僅僅可以捍衛自己的祖國,也能令敵人欽佩,像張國維這樣忠義之人,歷史上實在太少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邦哥講故事 的精彩文章:

姜維跟諸葛亮一樣識人不明,他用錯了這個人,才讓鍾會進了漢中
此人是荊軻刺秦的幕後總策劃,卻因太子丹一語失言,直接拔劍自刎

TAG:小邦哥講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