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飲食 > 味精能吃嗎?是不是「化學物質」?工廠師傅透露,原來一直被騙了

味精能吃嗎?是不是「化學物質」?工廠師傅透露,原來一直被騙了

中華美食博大精深,種類繁多,這幾年在世界上賺足了風頭,但在傳播中華美食文化的同時,也有人開始對中華美食擔憂起來,逐漸有些不自信,這主要源於中國的調料品。我們知道,中國菜與其他國家的餐食最大的區別就是做菜時講究調味,所以中國有特別多的調味品,但近幾年人們開始對調味品「聞風喪膽」了起來,尤其是對味精的敏感度最高,很多人無論是在家裡做飯還是出去吃,都開始不吃味精了,更有不少「吃味精掉頭髮」「吃味精緻癌」等言論,一時之間味精讓很多人感到害怕。那麼味精到底能吃嗎?又是不是人們口中所傳的「化學物質」呢?味精工廠的師傅透露真相,原來我們一直被騙了。

我們知道,味精的主要功能就是「提鮮」,增加食物的鮮味,增加人的食慾,那麼味精究竟是什麼東西做的呢?首先,我們要知道,味精的主要成分是一種叫做谷氨酸鈉的物質,這種物質最早是由德國科學家從小麥蛋白質的分解物中所提取出來的含有鮮味的未知,後來在日本被著名教授池田菊苗從海膽中提取出來,取名為「味之素」,作為日本美食提鮮之用的調味品。之後倒了中國,就開始建立了味精廠,以小麥為主原料生產味精。

也就是說,味精的主要成分是植物的提取物谷氨酸鈉,而谷氨酸鈉這種物質不僅沒有危害,反而對人體非常重要,因為谷氨酸鈉遇到水之後會還原成谷氨酸,而谷氨酸是人體必需的一種氨基酸。那麼如此好的味精是怎麼淪為現在這個地位,到了人人所忌憚,所厭惡的程度呢?

味精讓大眾「聞之色變」主要有兩點原因:原因一,如今的中國的食品安全環境不太理想,導致國人的內心十分敏感,對吃什麼東西都會擔驚受怕,聽風就是雨。原因二,味精的提鮮能力讓很多人覺得太神奇,因為現在市面上也有很多化學物質的調味品,比如「濃湯寶」,這些確實是不健康的,所以很多人覺得在湯里加入幾顆味精這樣的小晶體,湯就能變得非常鮮,那麼肯定味精是「化學物質」,所以味精的名聲就是這麼「臭」掉了。

總而言之,味精是能吃的,也不是「化學物質」,只要不是黑心商家在味精里添加了有害物質,味精對人體是有益而無害的。另外,平時那些不敢吃味精,不吃味精的朋友,其實在無形之中還是在食用味精,因為生活中所使用的99%的生抽和老抽等調味品的成分還是谷氨酸鈉。最後味精加熱不可超過120度高溫,所以建議不要在爆炒的時候加入味精。

以上就是關於味精的全部內容,如果你還有其他的要補充或是不同意見,歡迎在評論留言。

本文由懂味原創,歡迎關注,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懂味 的精彩文章:

美籍華人在小區曬「臘肉」遭不滿,被鄰居舉報,說出原因讓人想笑
中國飲料在紐約走紅,價格比牛奶還貴,網友:美國人也開始養生了

TAG:懂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