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馮學榮:禍害人類的,往往不是壞人,而是蠢人

馮學榮:禍害人類的,往往不是壞人,而是蠢人

古代的中國人,重農抑商,認為農民種地,生產糧食,是干正事,是偉大的事業,認為商人把進貨價3銅板的產品賣給別人5個銅板,是欺騙,是骯髒的勾當,當時的人這樣想,他們認為自己的看法很對,很正派,很君子,所以,他們提倡務農,不提倡經商,把商人視為賤人,商人的兒子不准他考科舉,商人在古代中國,受盡歧視,受盡凌辱,然而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在這個世界上,禍害人類的,往往不是壞人,而是蠢人,由於古代中國商人的生命、財產、名譽得不到尊重和保護,中國的商業繁榮,一直發展不起來,他們閉關鎖國,實行海禁,壓制國際貿易,妄自尊大,蔑視國境之外的一切新鮮事物,到了近代時期,中國已經淪為一個弱國,1937年更是淪落到差一點亡國的地步。

驀然回首,人們可知,貽害人世最深的,其實不是無恥,而是無知。

那些道學家們,提倡「父母在,不遠遊」,善良的古代中國人,要一輩子困在村子裡,為什麼?因為你的父母在,因為你的祖墳在,你難道不照顧父母了嗎?你難道不照料祖墳了嗎?那麼,你就是一個不孝子孫,你不是人,你是一個畜生。這個規矩,說起來很好聽,老人有人贍養,祖墳有人打掃,祠堂有人焚香,但是,那時的人們不知道,凡事都有兩面,你把中國的男兒都困在了村裡,那麼這個國家,這個社會,商業就發展不起來,經濟就繁榮不了,為什麼?因為一個發達富裕的社會,必然是一個資本、資源和人才自由流動、隨經濟規律配置到最佳位置的社會,一個國家的人都不流動了,談何發展,談何繁榮?

不是說我們不應該孝順,不是說我們不應該贍養老人,而是要釐清「贍養」和「長期陪伴」的界線,可以贍養,但不必長期陪伴,其實長期陪伴當然是最好,但是,大凡世事,均有好壞兩面,你把人困在家裡,人就發展不了,人發展不了,社會就發展不了,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你用一個「孝」字把中國人困在鄉村,中國的商業社會,它就無法萌芽,也無法壯大,國家就強大不了。

所謂資本主義在古代中國,不斷地「萌芽」,卻一直發展不起來,為什麼?這一點,可供管窺。

禍害社會的,往往不是壞人,而是蠢人,尤其是那些堅信自己是好人的蠢人。

還有那些建議癌症患者不信西醫、改吃中藥、做理療、吃齋念佛「積德治病」的,那些給親人買酒送禮的(酒是一類致癌物),都是這一類人,這一類人其實心地都不壞,但由於知識的缺乏,不知不覺中,成為了一個做壞事的人,而這些人至死都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世上最可怕的,其實不是無恥,而是無知。

還有當年那些相信義和團大師兄「神功附體」、「刀槍不入」的,所謂刀槍不入,根本違反物理定律,登堂入室給朝廷命官表演的那些大師兄,其實不過都是魔術高手,人家早已把障眼戲法學個精透,就等一個機會,幻想當官發財的。

還有什麼「扶清滅洋」的,受眼界所限,當年的義和團,竟然認為在大清土地上的洋人,就是這個世界上全部的洋人,只要把這些洋人都滅了,天下就太平了,他們竟然不知道,洋人各自都有自己的國家,而且還是強大的國家,你殺人家一個,人家過來殺你三個,所謂的「洋」,根本就是「滅」不完的。

試問世上還有什麼事情,比無知二字,更令人恐懼,更令人惋惜。

還有那位深夜潛入袁世凱行營,勸說袁世凱帶兵包圍頤和園、誅殺慈禧太后的譚嗣同,就是典型的不智,為何這樣說呢,你要看當年的袁世凱,三十幾歲的年紀,就做到了相當於今天國家副部級的地位,袁世凱為什麼要跟你賭那個?

圖:袁世凱

你換個位置,站在袁世凱的角度去看問題,1898年的袁世凱,39歲,副部級,假以時日,只要不犯錯誤,再干十年八年,他晉陞一品大員,已經是大概率事件,於是對袁世凱來說,殺了慈禧是一品,不殺慈禧也是一品,他根本犯不著跟你譚嗣同冒那個風險嘛,換了你是袁世凱,你也不會跟著譚嗣同干,這個是傻子都能想明白的問題,可是當年的譚嗣同,就是典型的讀書把腦子讀傻了。

馮學榮,70年代生人,現居香港,知名作家,讀史人,著有《日本為什麼侵華》、《親歷北洋》、《不忍面對的真相》、《隱動力》等,是「別等」效率手冊的忠實踐行者與受益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馮學榮讀史 的精彩文章:

18年最憋屈的老闆,為開工資差點傾家蕩產!
馮學榮:讀懂了黑社會,你就讀懂了東亞近代史

TAG:馮學榮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