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不準王爺進京,清朝不準王爺出京,你認為哪種做法更高明?

明朝不準王爺進京,清朝不準王爺出京,你認為哪種做法更高明?

原標題:明朝不準王爺進京,清朝不準王爺出京,你認為哪種做法更高明?


明清兩代始終是分不開的,講明朝一定說到清朝,說清朝時也不例外。明清兩朝中央集權和專制統治達到頂峰,進而再度強化。清朝對明朝的借鑒意義,不可以說不大。可明朝不準王爺進京,清朝不準王爺出京,你認為那種做法更高明?


明朝不準王爺進京


大明開國皇帝淮右布衣出身,元朝末年的亂世僅憑自己,打造出一個新的王朝。沒什麼根基的布衣天子朱元璋,對天下進行著自己的理想統治,將20多位子侄分封各地,外有九大塞王坐鎮邊關,擁有著強兵悍將。朱家天下至此安穩,不易動蕩。


朱元璋分封諸王多少有些「逆流」,畢竟秦漢後的王朝都在加強中央集權,削弱地方及藩王權力的。可朱元璋分封的藩王們有著高度軍事指揮權,只是無行政權和財權。朱元璋設想中央大臣脅迫天子,地方藩王可起兵勤王,還可督察地方;另外地方官員及百姓也能監視藩王一舉一動。這才是朱元璋的目的,完全符合鞏固大明江山的目的。


朱元璋也深知藩王危害,因此設下諸多限制條件。禁止藩王隨意進入京城,明確規定下3年進京一次,減少藩王與朝中大臣勾結,更不準藩王之間互相聯繫,還特意錯開他們的進京時間。甚至朱元璋死後留下遺詔不允藩王進京弔唁,防止出事。


可惜還是出事了,朱棣登基後將「藩王不得進京」貫徹的更加徹底。王爺基本沒什麼權力,圈養在地方宅院,出門都難,還受地方巡撫時時監察。什麼事都做不了,因此私下做些什麼欺男霸女的事也沒人管。這些藩王就是被養在一個地方的人而已,明末大多做他人傀儡,難有作為。



清朝不準王爺出京


清朝是少數民族滿族建立的政權,全族皆兵,馬上得天下。滿清的制度有點原始,清初貝勒也就是後來的王爺,驍勇善戰,勢力龐大。皇位歸誰,受他們直接影響,並不是簡單的先帝遺詔選誰。清初「八大鐵帽子王」,是在大清開國初立下卓越戰功的皇親宗室,從而獲得世襲罔替的永久封爵。


清初四位著名「鐵帽子王」多爾袞、豪格、代善和多鐸,哪個不是努爾哈赤的子孫,哪個沒有繼承大清皇位的名分,哪個不是勢大可以割據一方。建國後他們以前的部將遍布全國及朝廷各部,他們若是出京,或是他們子孫出京,稱機作亂不要太容易。


而且愛新覺羅的親王郡王們,出京只能奉皇帝旨意,以欽差大臣的身份離京。晚清恭親王奕?外出都是偷偷摸摸,被人抓到告發就完了。


明朝不準王爺進京,清朝不準王爺出京,你認為哪種做法更高明?其實這都是明清兩代統治者結合實際情況弄出的,難分高低優劣,都有著明顯的優點和弊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人說古 的精彩文章:

《西虹市首富》算什麼,看看我們古人的炫富,讓現代人望塵莫及
他是清代想做嫪毐的狀元,可一個皇帝的親政,直接將他嚇回家去

TAG:今人說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