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薦讀】人才進退國安危

【薦讀】人才進退國安危

原標題:【薦讀】人才進退國安危



伍子胥

宋代詩人於石寫過七律《讀史七首》,其中最有名的是第六首:「莫言世事只如棋,千載是非人共知。吾道廢興時否泰,人才進退國安危。詩書未火秦猶在,黨錮無鉤漢亦衰。覆轍相尋多不悟,撫編太息此何時。」


詩的大意是:不要說世界上的事情只是如下棋一樣變化莫測,千百年來誰是誰非人們都是知道的。治國之道的興廢交替是與時運順與不順緊密相關的,而人才的進退去留則直接決定國家的安危。秦始皇如果不焚書坑儒的話,秦朝的天下還依然存在,東漢末年的黨錮之禍雖然沒有動用刀兵但最終導致漢朝的衰敗。歷史上不斷重蹈覆轍大多是對規律性現象不能醒悟,掩卷長嘆不知當今處於什麼樣的時代。


此詩是一首詠史詩,藉助歷史上的典型史實,揭示歷史上的規律性現象,大多以議論為主、敘事為輔,夾敘夾議,娓娓道來。首聯開宗明義,表明紛紜複雜的歷史現象是可以認知的,世事如棋局局新,人間自有公道在。頷聯是全詩的核心所在,揭示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興衰存亡的決定性因素是人才的道理,國家的興衰固然有時運的問題,但歸根結底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人才。「否泰」出自《易經》的兩個卦名。天地交、萬物通謂之「泰」;不交閉塞謂之「否」。否是壞、不順;泰是好、順利;後常指世事的盛衰,命運的順逆,「否極泰來」說的就是厄運終了好運就會來。


頸聯運用歷史上的兩個典故:「焚書坑儒」和「黨錮之禍」,論證「人才進退國安危」的深刻道理。焚書坑儒,史上又稱「焚詩書,坑術士(即儒生)」。秦始皇自以為「功高三皇,德邁五帝」,欲厚今而薄古,在公元前213年—212年焚毀書籍、坑殺「犯禁者四百六十餘人」。秦始皇焚書坑儒意在維護統一的集權政治,進一步排除不同的政治思想和見解,但並未收到預期的效果,反而加劇了秦朝的滅亡。黨錮之禍是東漢桓帝、靈帝時,士大夫、貴族等對宦官亂政現象不滿、與之發生黨爭的事件。兩次黨錮之禍都以反宦官集團的失敗而告終,士大夫階層受到了嚴重打擊和殘酷鎮壓。

但黨錮之禍後,由於清正的官員不是被害就是被禁錮,宦官更加為所欲為,殘害百姓,因而激起民變,加上士大夫、豪強離心,最終釀成黃巾起義、群雄並起、天下大亂,東漢走向滅亡。「焚書坑儒」和「黨錮之禍」都是中國歷史上發生的摧殘人才的典型事件,與秦漢衰敗有著直接關係,詩人以此來論證「人才進退國安危」,既形象生動又具體貼切。尾聯則追古撫今,感嘆歷史上不重視人才的悲劇屢屢上演,對當下處於什麼樣的時代產生了迷惑。


尾聯與首聯相呼應,「是非人共知」與詩人「太息此何時」形成反差對比,既反映了詩人「旁觀者清、當局者迷」的矛盾心態,也暗含作者對南宋朝廷不重用人才、奸臣當道現象的諷喻和對宋朝衰敗根源的追問。


詩作者於石是宋末元初詩人,婺州蘭溪人,生於宋理宗淳祐十年(公元一二五〇年),卒年不詳。《蘭溪縣誌》記載:於石,字介翁,因所居鄉自號紫岩,晚徙城中,更號雨溪。貌古氣剛,喜詼諧,其學多所通解,自負甚高。宋亡,隱居不出,一意於詩,出入諸家,豪宕激發,氣骨蒼勁,望而知其為山林曠士,一時言詩者皆莫及。於石的詩多為哀厲之音,著有《紫岩稿》三卷,《四庫總目》傳於世。


正因為詩人身處宋末元初之際,亡國之痛時常縈繞心頭,七首《詠史詩》便是對秦漢時期國家興衰存亡規律的探尋。既有「時逢否泰有消長,道在乾坤無古今」的自信,又有「親而寡助寧非叛,國爾忘身始是忠」的讚歎;既有「人臣貴在明大義,勿為身謀為國謀」的情懷,又有「朝廷有道自多助,仁義行師豈恃強」的操守。而「人才進退國安危」更是對歷史規律的凝練概括。


「人才進退國安危」是全詩的核心所在,從國家興衰成敗的高度點明了人才的極端重要性,這既是對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也是對後人治國理政的警醒昭示,正如孫中山所說的:「治國經邦,人才為急。」「人身之所重者元氣;國家之所重者人才」。在中國歷史上,每逢國家生死存亡之際,總會有一些優秀人才挺身而出,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由於他們的存在,保護了一方的平安,同時也延長一個國家的時運。但是在他們被殺後,其國也隨即滅亡。戰國時期的楚國人伍子胥,其父親伍奢是當時楚國的太子太傅,後因遭到受到奸臣費無忌的誣陷,和兄長伍尚被楚平王所殺害。伍子胥逃到吳國,輔佐公子光成為吳王(闔閭)。由於當時的吳王闔閭非常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謀,所以吳國西破強楚,北敗徐、魯、齊,成為春秋時期的霸主。夫差繼位後,吳國打敗了越國,越王勾踐投降。此時,伍子胥力諫吳王夫差,讓其一舉消滅越國,但是夫差為伯嚭所讒,放過了死敵勾踐,從而讓越王勾踐獲得喘息之機。後來,伯再次乘機進讒言,誣陷伍子胥有謀反之心,於是夫差就賜死了伍子胥。伍子胥死後不久,果然越國趁吳國發兵北上之際偷襲吳國,並且消滅了吳國。夫差臨死前,由於悔恨不聽伍子胥之言,所以用黑布蒙住雙眼,以示自己無面目在地下見到伍子胥。


戰國時期的趙國名將李牧,與白起、王翦、廉頗並稱「戰國四大名將」。李牧治軍有方,深得士兵和人民的愛戴,有著崇高的威望。在他的征戰生涯中,屢次重創敵軍而未嘗敗績,尤其是在趙破匈奴之戰和肥之戰,顯示出了他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前者是中國戰爭史中以步兵大兵團全殲騎兵大兵團的典型戰例,後者則是圍殲戰的範例。但是這樣一位傑出將領,卻因秦國所使的「離間計」,被趙王遷所殺。李牧一死,趙國再也沒有能夠阻擋秦軍的將領了,三個月後,秦軍一舉攻下趙國都城邯鄲,趙王被俘,趙國滅亡,真可謂「良將身亡趙亦亡」,後人也有「但使李牧將軍在,嬴政不易定江山」一說。


還有明朝末年的抗金名將袁崇煥,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進士,後通過自薦的方式在遼東邊關任職。之後,因得到孫承宗的器重鎮守寧遠。在抗擊清軍(後金)的戰爭中先後取得寧遠大捷、寧錦大捷,重創了當時的後金。即使是天縱英才的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在袁崇煥鎮守遼東期間,始終未能越過袁崇煥的防區。因此,袁崇煥成為明帝國最堅硬的北方屏障。崇禎二年(1629年),拿袁崇煥毫無辦法的皇太極繞道蒙古,避開袁崇煥的防區,從大安口入侵明朝,直逼京城。緊要關頭,袁崇煥率領麾下將士浴血死戰,最終擊退清軍(後金),保住了京城。但是事後袁崇煥卻被以通敵叛國罪處以凌遲。在他死後的第十年,那個曾經無比強大的大明王朝也跟著轟然坍塌。


可以說,歷史上因「人才進退」導致國家興亡的事例不勝枚舉,但為什麼總是有人不吸取教訓,重蹈覆轍、悲劇重演呢?其中的深層次原因更值得深入研究總結。


(來源:《中國人才》雜誌2018年第8期)

責編:韓婕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圖片來自互聯網,版權事宜未及落實,如轉載內容或圖片涉及版權等問題,歡迎作者持有效版權憑證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繫稿酬事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國人才 的精彩文章:

【專題】李覺,為第一顆原子彈插接雷管

TAG:大國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