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父皇賜給一塊白水煮的肥肉,他麻利兒吃完,很快被立為「接班人」

父皇賜給一塊白水煮的肥肉,他麻利兒吃完,很快被立為「接班人」

父皇賜給一塊白水煮的肥肉,他麻利兒吃完,很快被立為「接班人」

中國歷史上的歷代皇帝,登基之後都會面臨一個很棘手的問題,那就是選擇一個靠譜的接班人。在選擇接班人這一問題上,皇帝們也都是用上了洪荒之力,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其中不乏一些奇葩的手段。就比如今天我們講的這位皇帝,扔給兒子一塊白水煮的肥肉,兒子毫不猶豫地吃完,沒有露出一絲噁心嘔吐的表情,很快竟被立為儲君。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件事。

大家都知道,雍正是「九子奪嫡」的勝出者,也正是有了這段經歷,他才深知宮廷鬥爭的殘酷性,所以在44歲一登基就幹了件大事,那就是廢除中國延續了兩千來年的太子制度,改為「秘密立儲」。

那選誰好呢?在雍正的10個兒子中,不是半路夭折的,就是嗷嗷待哺的嬰兒,可以考慮的只有3位:老三弘時、老四弘曆和老五弘晝。在這三個皇子中,雍正認為只有弘曆穩重、有才能,可堪重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當年自己在九子奪嫡中能脫穎而出,他這個兒子也是幫了大忙的。

據《清史稿》記載,康熙帝對他的皇孫弘曆十分看重,在弘曆10歲那年,跟隨康熙去圍獵,當時一隻熊突然跑到他的馬前,旁邊所有的侍衛都被嚇得魂不附體,而弘曆卻神態自若,沒有表現出半點慌張、恐懼。這被康熙看在眼裡,認為這個皇孫有膽識,因此康熙能選中雍正,除了他本身有才能外,還沾了自己好兒子弘曆的光。

經過慎重考慮後,雍正在心中將自己的接班人定位弘曆,但是這畢竟事關國家大事,不能草率。所以雍正接下來打算進行一次不同尋常的考驗,來測試弘曆究竟是不是自己需要的人。

1723年正月的一天,按照先例,雍正在天壇舉行了祭祀儀式。活動結束後他回到皇宮,立馬叫來了四子弘曆,父子兩人聊了幾句後,雍正便讓太監弄來一塊胙肉,賜給弘曆。胙肉是清朝用來祭祀的,就是在白開水裡煮熟的大肥肉,不加任何調料,包括鹽巴,味道可想而知。

一般人抱著這樣一塊肥肉啃,肯定是噁心加嘔吐,難以下咽,自討苦吃圖什麼呢?據說只有這樣,才會得到神靈的庇護和賜福。即使如此,能順溜地吞掉一塊大肥肉,也是超出常人忍耐力的事情,雍正也想藉此觀察弘曆的表現,看看他是否值得託付重任。當時弘曆只有13歲,在接到父皇的賞賜後,或許沒有考慮太多,就麻溜地消滅掉了這塊肥肉。

1735年,雍正駕崩,而他留下的密旨中寫明自己選中的儲君為弘曆,此時弘曆才明白父皇當年的良苦用心,覺得也正是那塊大肥肉,才堅定了父皇的託付之心,也成就了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柴油愛美麗 的精彩文章:

野戰口糧「炒麵」到底是怎樣一種食品?很多人理解錯了,是這個?
40年前的山西大寨:社員們幹勁十足,圖7的場景當時全國非常罕見

TAG:柴油愛美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