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鄭成功麾下有支黑人部隊,曾主動策反敵軍士兵,長期擔任宮廷侍衛

鄭成功麾下有支黑人部隊,曾主動策反敵軍士兵,長期擔任宮廷侍衛

提起黑奴,大家可能都會想到美洲殖民地。不過在明末之際,就已經有很多非洲黑人到達中國(唐朝時的「崑崙奴」為南亞尼格利陀人,並非源自非洲的尼格羅人)。這些黑人有的是來是被西方國家販賣來的,也有的是受傳言影響而到中國淘金的。在當時的史料記載中,黑人以驍勇善戰著稱。《明史》記載黑人「善斗」,而清朝工部右侍郎賽尚阿奏陳澳門情況時,也誇讚過黑人「終年訓練,無間寒暑」。

唐代崑崙奴畫像

許多黑人起初都在澳門一帶為葡萄牙殖民者服務,擔當維護治安等工作。但是由於地位低下、收入卑微,許多黑人不滿被奴役,於是許多黑人都悄悄逃出澳門,跑到南明朝廷的控制區域,還表示願意效忠南明政權。於是在當時東南沿海一帶,很多地方勢力的軍隊中都有了黑人士兵的身影。比如鄭成功之父鄭芝龍,其麾下就有一支由300名不同民族黑人組成的部隊。這些黑人多是基督教徒,驍勇善戰,為鄭氏父子征戰立下了汗馬功勞。

永曆帝朱由榔蠟像

南明永曆十五年(公元1661年),鄭成功率領了二萬五千名士兵和數百艘戰船出兵收復台灣。收復澎湖列島時,鄭成功趁荷蘭士兵疏於防範的特點,直接率領大軍在台灣南部的禾寮港快速登陸,進而一舉包圍了裝備精良的荷蘭守軍。圍城之際,鄭成功一方面整肅軍紀,下達屯墾令以解決軍需,一方面又果斷推行安撫政策,前往台灣各地察訪慰問當地同胞,贏得了廣泛民心。一段時間後,當地百姓自發拿起武器,加入鄭成功麾下的部隊。

非洲黑人

事實上,在收復台灣的過程中,做出巨大貢獻的還有鄭成功麾下的黑人士兵。他們同荷蘭軍隊中的「烏番兵」(黑人士兵)進行溝通,以求將其策反。這些「烏番兵」本身都是奴隸士兵,受盡了荷蘭殖民者的欺辱,在遇見同胞的情況下果斷選擇了出城投降,也加入了鄭成功的軍隊。

熱蘭遮城復原模型

於是,在三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駐守赤嵌的荷軍很快就被迫宣布投降。至於熱蘭遮城內的荷軍內部也開始出現了分裂,但最終還是不願投降,妄圖等待援軍解救。不過鄭成功並不打算給他們這樣的機會,他帶著軍隊發起總攻,一舉拿下了烏德勒支堡。此時,龜縮在城內的荷軍只剩下六百人不到,長時間忍受著飢餓與疾病的折磨。當援軍無法抵達的消息傳來時,荷蘭人被迫棄城投降,被荷蘭霸佔長達38年的寶島重新回到祖國懷抱。

鄭成功雕像

回顧這段歷史,鄭氏大軍收復台灣的行動,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有解放「黑奴」的色彩在裡面,畢竟許多被荷蘭人奴役的黑人都得到了解放。儘管由於史料的匱乏,我們很難詳細知道所有黑人的最終去向。不過在僅有的幾處記載中,我們還是能依稀看到一些黑人的蹤影——比如在鄭成功之子鄭經統治台灣時,就有一支黑人軍隊出任宮中護衛隊,還有一些中國婦女被許配給了黑人士兵。就這樣,這群黝黑色皮膚的人群在幾十年前從非洲被運至中國,經歷了數十年努力後,終於在這片黃土地上有了一處容身之所。

參考資料:

《鄭成功檔案史料選輯》《熱蘭遮城日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觀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此人奉命死守孤城15天,結果卻殲敵4.8萬,日本首相黯然下台
此國本是亞洲小邦,卻一直計劃「反清復明」,差點兒拉上日本合夥

TAG:趣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