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與朱毛並列10個月,因一事史上名聲不好,但仍是大英雄!
劉安恭,熟悉黨史的人都知道這個名字,為什麼?
因為沒有他,就可能不會有後來的古田會議。
然後,因為這一次會議的著名,劉安恭的不好名聲,也為歷史所記載。
為什麼?
先從劉安恭這個人說起。
劉安恭,是重慶人,其實也是一名老黨員。他於18歲時去德國留學,期間加入共產國際。1924年,他從德國學成回國,受黨中央的秘密委派,在川軍楊森的軍部當參謀,進行策反中國。1927年,他在南昌第3軍軍官教導團任副團長(團長為朱德),參加南昌起義。起義失敗後,他赴蘇聯,進入蘇聯紅軍高級軍校學習,並獲得神槍手稱號。
1929年初,劉安恭從蘇聯回國,被黨中央派往紅四軍工作。
5月,紅四軍前委決定成立臨時軍委,經前委書記提議,劉安恭擔任紅四軍臨時軍委書記兼政治部主任。由此,他成為紅四軍主要領導人之一。紅四軍的戰略計劃、行動方案,均由毛、朱、劉三人共同簽署。
劉安恭來到紅四軍,學以致用,本來是一件大好事。可是,他參加革命以來,多數時間在國外和舊軍隊里,對中國革命的實際並不了解。到了紅四軍,他一是看不慣「山溝里的馬列主義」,二是生硬照搬蘇軍那一套,結果導致紅四軍軍內的矛盾急劇激化。
於是,紅四軍內部發生關於建軍原則、根據地等問題的激烈爭論。這可以說,與劉安恭分不開。甚至,劉安恭與紅軍將領多次發生爭吵。在爭吵中,臨時軍委被表決解散,之後劉安恭改任二縱隊司令員。
但是,這並沒有改變紅四軍黨內的思想分歧,反而變得更加激烈。
劉安恭身居高位,一方面又不懂中國國情,對紅四軍軍內的爭論,負有十分重要的責任;另一方面,他打仗又十分勇敢,表現出一定的軍事才華。
8月,敵人對閩西進行「會剿」,劉安恭率部出擊閩中,指揮部隊在漳平、適中連打兩個勝仗,擊垮福建軍閥張汝匡旅。
9月中旬,紅四軍返回閩西,又和地方赤衛隊一萬多人攻打「鐵上杭」。攻城戰鬥打響後,劉安恭率部攻打北門。他指揮部隊打上城頭,勇猛突入城內,匪首盧新銘慌忙帶著幾個隨從偷越浮橋,落荒而逃,才得了一命。城中其他敵兵被全殲。
10月下旬,劉安恭率部隨紅四軍主力攻擊東江。
21日,在攻打峰市的戰鬥中,二縱隊與裝備精良的強敵——粵軍遭遇。劉安恭親自率領一大隊從蘆下壩涉水,躍過汀江。登岸後,他發現守敵已在前山頭設防,控制了制高點。紅軍若不能衝上去,就要被逼回江邊背水一戰。他立即組織突擊隊,向山頭髮起了衝鋒。
守軍的火力很猛,紅軍被壓逼在山坳下。劉安恭見狀,奪過戰士的一挺機槍,親自掃射掩護。他是蘇聯軍校的名射手,準確地把密集的子彈傾瀉到敵人前沿,打得守軍抬不起頭。紅軍突擊隊立即出發,吶喊著衝上山頭,展開肉搏戰。劉安恭端著機槍立即跟進,忽然一顆子彈飛來,擊中他的頭部,他撲通倒在了地上。
紅四軍參謀處長郭化若見狀,急忙帶人,冒著彈雨把他抬下來。
但是,在送往永定縣醫院的途中,劉安恭因傷勢過重而犧牲,安葬在仙師鄉。
劉安恭的犧牲,是紅軍自井岡山下山以來首次損失的高級將領,被稱為紅四軍「入閩以來未有之損失」。
劉安恭犧牲了,但是,他引起的紅四軍內部爭論還沒有結束。兩個月後,紅軍在古田召開新的黨代會,爭論才得到解決,全軍才達到思想上、組織上、軍事上的統一。由此,古田會議也寫入了中共歷史。
劉安恭在紅四軍雖然時間不長,最後又壯烈犧牲了,但是,他引起的紅四軍內部的爭論是關係到紅軍生死存亡以及如何建軍的重大問題。在這一段爭論中,劉安恭由於站在爭論的不正確一方,且是爭論的挑起人。他與古田會議不可分,又與古田會議形成的正確決議和思想格格不入,因此在史書中一直名聲不好。
不管如何,他是一位革命者,為中國革命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因此,他也寫入了中共歷史。也正因為此,「劉安恭」這個名字,不是負面的,而是一個英雄的名字。


※6萬大軍殺不出一條路,此軍長隻身突了圍!老上司26年都沒想明白
※戰場上部隊突然撤退,丟下三人,18歲的他做了啥,感動了全軍?
TAG:陳冠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