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牽鉤之戲,拔河運動的前身,居然起源大襄陽

牽鉤之戲,拔河運動的前身,居然起源大襄陽

拔河淵源於春秋戰國之際的楚國,唐代才正式定名為「拔河」,隋代以前叫「拖鉤」(施鉤)或「牽鉤」。它淵源於春秋晚期楚國的「鉤強」。

據《墨子》記載:「公輸子自魯南遊楚,焉始為舟戰之器,作為鉤強之備,退者鉤之,進者強之,量其鉤強之長,而製為之兵。楚之兵節,越之兵不節,楚人因此若執函敗越人。」(《南朝梁宗懍俌楚歲時記》)

據說戰國時期的楚國,有一次與越國在長江打仗,著名的木匠魯班,為楚國設計了一種叫「鉤強」的武器,使楚國人前進容易,後退比較難;越國人在下游,要前進比較難,後退較易,這種「鉤強」就使楚軍可以用來鉤住越國的船隻進行廝殺。

鉤強是公輸子(魯班)發明的舟戰器具和戰術,在敵舟逃跑時,用鉤具將其拖住,而當敵舟進攻時,又可以進行抵拒,不讓敵軍接近。之所以稱為「強」在於古代魯南將「抵」、「拒」這樣動作呼作「強」,這是當時方言習慣。直到今天,在魯南民間甚至淮北地區相當一大部分,人們還是將「抵」、「拒」動作依然是強。不過這個『強』字讀音上,讀的是第四聲。

「鉤強」末端有大繩,一旦鉤住敵船,士兵們合力往回拉,同時還配有長桿,抵禦敵船時則用力向外推。平時陸地訓練時,鉤的動作程式和「拔河」極為相似。

出於訓練士兵的需要,操練「鉤強」成為軍事訓練科目,在相互對拉中培養士兵團隊合作能力,而到了南北朝時,拔河已經流傳到民間,成為荊楚一帶很盛行的民間日常健身娛樂活動。從最初的水中牽拉角力,發展到在陸地上繩子對拉。

「牽鉤之戲」從軍事訓練科目變成民俗運動,更加安全的篾纜也取代了戰器,成為了比賽用具,其長短根據參加人數多少而定,有時長度「綿亘數里」,競賽時人們擊鼓助威,齊聲吶喊。成為當今「拔河」運動的前身。

牽鉤運動起源於古楚國,以襄陽地區最為興盛。《襄陽府志》是這樣記載「牽鉤」的:(南郡、襄陽)二郡又有牽鉤之戲,雲從講武所出,楚將伐吳,以為教戰,流遷不改,習以相傳。鉤初發動,皆有鼓節,群噪歌謠,振驚遠近,俗雲以此厭勝,用致豐穰。其事亦傳於他郡」。而唐代《封氏聞見記》中明確記載:「拔河,古謂之牽鉤。襄漢風俗,常以正旦望日(正月十五)為之」。

拔河最初作為一個襄陽地區民間遊戲,兩漢以前並未得到普遍發展,而到了唐代,逐漸形成潮流。根據《封氏聞見記》記載:「中宗時,曾以清明日御梨園毬場,命侍臣為拔河之戲」";「玄宗數御樓,設此戲」。

唐玄宗、張說、薛勝等人專門描寫拔河的詩賦作品至今傳世,其他史書中也有中宗與皇后觀看侍臣、宮女拔河的記載,玄宗時六軍宿衛皆由市人充任,日以角抵、拔河等戲為事,這些都讓人可以想見唐都長安的拔河盛況。

牽鉤之戲從襄陽推廣到全國,和唐中宗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歷史上,唐中宗在外流放十餘年,期間主要在均州和房州度過。古代房州和荊州同屬山南東道,隸屬襄陽。是「牽鉤」盛行的地區,中宗曾在襄陽地區觀看盛大的「牽鉤」場面,在武則天倒台,回到長安重新登上皇位之後,唐中宗讓侍臣、宮女在宮中作小規模的表演。從而讓「牽鉤」開始向北方普及。

根據記載,古代牽鉤動輒成百上千人參與活動,其場面宏大。「盡地作河,兩邊各有百人,或二百三百五百相對,以一條大繩,繩上復有子繩,繩頭著一木板,方三寸,長二尺五寸,兩頭繫繩,各摟人胸前,向前牽挽使過河,得度者為勝」。

另外,韓國古籍中稱拔河為「炬戰」、「葛戰」,索長亦達四五十丈。韓國漢江以南、日本沖繩,至今仍有數千人參與的大拔河,繩長一二百米、直徑一米多、重達數噸。根據研究發現,古代辰韓居民主要來自襄陽一帶的羅國、盧國的楚國後裔,從而讓韓國文化中受到了楚文化影響,從地名(漢江、峴山、墮淚碑、鹿門寺等等)到牽鉤運動,一律照搬。

更多資訊請關注「酒歌說文」,為您提供更多國學知識。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學習博大精深的國學,只需每天看上一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酒歌說文 的精彩文章:

連曾國藩都驚悚的書,教你識小人,防小人,勝小人
乾隆盛世,大清國的末日之途從此開始

TAG:酒歌說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