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歷史上這三個時期的地球如同雪球,3億年發生一次,原因至今未知

歷史上這三個時期的地球如同雪球,3億年發生一次,原因至今未知

看過科幻電影《後天》的朋友一定對裡面模擬出的冰封世界記憶猶新,但其實地球也有不少時期表面很多地區被冰雪覆蓋,地質學家們將這些時期稱為地球的冰川時期(冰期),這個時候的地球相對比較寒冷,這種狀況特別嚴重的時候,地球表面的大部分地區都覆蓋著厚厚的冰雪,稱之為大冰期,這時候的地球也常被稱為雪球地球、冰封地球等,因為看上去滿是冰雪,就像一個大雪球,海洋表面和動植物能生存的區域被冰雪擠壓得很小。

如今地球上冰川的面積為1500萬平方公里左右,主要集中在地球的兩極和一些高原上,但是在地球大冰期到來時,冰川的面積會佔領地球的溫帶地區的海洋和陸地,有時甚至連熱帶地區也會有冰川。地質考古發現這樣的大冰期一共發生過三次,第一次發生在大約六億年前的元古代末期,稱為震旦紀大冰期,這次大冰期在世界各大陸產生的時間略有不同,時間跨度很大,在8-5.5億年前都有,當時地球上的動植物主要存在於海洋中,陸地上還很貧乏,所以陸生動植物受到的影響還比較小。

第二次發生在大約三億年前的石炭紀至二疊紀,震在旦紀大冰期後,地球經歷了長達3.3億年的溫暖時期,地球上的生命物種繁盛了很長時間。到了古生代晚期,地球又進入第二次大冰期,即石炭-二疊紀大冰期,出現在距今3.5億-2.7億年以前,發生在石炭紀中期至二疊紀初期,因石炭紀和二疊紀屬於晚古生代,又稱晚古生代大冰期,這次大冰期主要發生在岡瓦那古陸,其中在南美洲和非洲發生和消退的時間較早,在印度和澳大利亞發生和消退的時間較晚,以南半球發育大量冰川為特徵,冰川退卻之後出現了大面積的舌羊齒植物群。

第三次大冰期就是最著名的第四紀大冰期,也是對現在影響最大的冰期,其冰磧層保存最完整,分布最廣,研究也最詳盡。這次冰期依冰川覆蓋面積的變化可劃分為多個冰期和間冰期,各大陸冰期的冰川發育程度有很大差別,如歐洲大陸冰蓋曾達北緯48°,而亞洲只達到北緯60°。

雖然看上去第四紀大冰期比前兩次時間要短,但是地質學家們一般認為現在的地球仍然處於間冰期內,因為現在的氣候比歷史上很多時期要寒冷,判斷第四紀大冰期還並未結束。

從上面三個冰期的時間間隔也能發現,其周期約為將近三億年發生一次,但具體原因並不清楚,有人認為這和太陽系在銀河系中的運行有一定的關係,然而其時間和太陽在銀河系中的運行周期(2.5億年)並不重合,也有人認為這和地球內部的熔岩活動、地球軌道的變化、地球大氣的變化乃至臭氧層的活動有關係,但是都沒有確鑿的證據能證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大世界 的精彩文章:

硅基生命會存在嗎?或生活在行星內部,呼吸時造水晶,能活百萬年
看看這些宇宙最大,說出去顯擺別人都未必會相信,因為大得太離譜

TAG:科普大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