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進擊的東北人:娛樂圈的最大同鄉群

進擊的東北人:娛樂圈的最大同鄉群

文 | 花花

國慶檔電影固然遇冷,但也未能阻擋娛樂圈最大同鄉群的侵襲。

原來,不管是《李茶的姑媽》,或是《胖子行動隊》和《營救汪星人》,這幾部喜劇電影主演中都紛紛充斥著東北人的身影,如《姑媽》中的沈騰、黃才倫,《胖子行動隊》的包貝爾和許君聰,都是地地道道的東北老爺們,整個喜劇作品也是滿滿的東北風味——可謂,今年國慶檔的喜劇又被東北人給包圓兒了,這就不禁讓人驚嘆:東北人咋這牛呢!

進擊的東北人:娛樂圈的最大同鄉群

貓眼票房統計

事實上只要你出生在東北,你就已經比其他省份的人更容易在娛樂圈C位出道。

不信?

首先,全國人民都應該承認,東北人承包了每年的央視春晚。從黃宏到趙本山,再到現如今青年一代的開心麻花團隊,在多年的春晚語言類作品中,來自東北以及反映東北生活的作品幾乎佔據六成以上,且頻現經典。

進擊的東北人:娛樂圈的最大同鄉群

春晚《扶不扶》小品

如果說語言類節目天生就是東北人的專利,那麼歌唱類節目也許更有說服力。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東三省人口總數只佔中國人口的8.22%,而東北籍歌手占春晚登台歌手的比例高達18.9%,大大高於其人口比例。這個比例足以讓我們看出東北的地域文化在全國範圍內的影響。

東北人也並不是只在深受老一輩兒喜愛的舞台上耀眼,在象徵著年輕與潮流的流行音樂里,來自東北的歌手也不在少數。

上世紀80年代歌手中,東北歌手佔了將近1/3的比例,至今活躍在歌壇的歌手中,仍有相當數量的東北歌手,比如那英、孫楠,還有近期大火的段子手李健。

進擊的東北人:娛樂圈的最大同鄉群

春晚《歲月》歌曲

再來,演藝圈自然也是少不了東北的份兒。從較早的李幼斌到後來的李冰冰,再到現在的東北泥石流雷佳音,從一大批老藝術家們再到安吉小魚兒甜馨,可謂是甜咸皆可、老少皆宜。

當然,直播圈同樣屬於東北人。根據《北京青年報》的統計顯示,在花椒直播、陌陌直播、一直播、9158、6間房、KK直播等多個素人秀場類平台上的「最熱門主播」中,東北人甚至佔據了超過一半的比例。同時,東北人在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台同樣有著不俗的表現。

一點不誇張地說,東北人在近40年一直佔據著中國娛樂業的半壁江山。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東北人在娛樂行業如此的吃得開呢?

1、顏值高才是王道

要混娛樂圈,顏值是關鍵。

如果說東北爺們兒的顏值尚且存在著爭議,那麼我想東北女孩兒的顏值應該能夠讓各路杠精們閉嘴。

提到「東北女孩兒」,你的大腦里閃過的是主播喊麥?快手妹子?還是隔壁廣場舞大嬸?是穿花棉襖的「丫蛋」還是戰鬥力爆表的「馬麗」?

不得不說,你這種思想很危險呀,很有可能會錯過一大批小仙女和大美女。

在東北生活過的人都應該對大街上的美女記憶猶新吧,這種美與江南水鄉滋養出的輕聲細語的妹子截然不同,她們不走溫婉可人那一掛。

從外貌上說,東北妹子人高腿長盤亮條順,夏天小短裙,冬天長筒靴,走路氣場能帶風,永遠是馬路上一道最靚麗的風景線。

文字還不夠有說服力的話,數據也能說明東北多產美女:哈爾濱連續三年高居中國十大美女城市榜首,大連也是著名的美女產地。

東北女孩容貌姣好,身材高挑,曲線動人,大多數女孩兒大眼珠子高鼻樑,非常上鏡,大概是天生就適合吃娛樂圈這碗飯吧。

如東北軟妹仙女代表,鄭爽妹子,這隻遼寧瀋陽的「小仙女」,就完美詮釋了東北仙女們可愛嬌柔起來單薄惹人憐的模樣,笑起來甜甜的樣子就是東北妹子們少女感滿滿的真實寫照。

進擊的東北人:娛樂圈的最大同鄉群

除了仙女系代表,東北妹子也有端莊系的代表,黑龍江的宋佳、李冰冰,遼寧的鞏俐、秦海璐都是獨當一面的大美女,隨便一站就是個衣服架子,挑不出一星半點兒的毛病。

東北的妹子不是簡單地美麗或好看,而是端莊大氣,讓人第一眼看了就情不自禁地想說:漂亮。

進擊的東北人:娛樂圈的最大同鄉群

想要混好娛樂圈,空有顏值當然是不足夠的,但沒有顏值卻也是萬萬不能的。

粉絲經濟的時代,擁有姣好面容的東北人可謂是抓的一手好牌。

2、甭管其他有的沒的,逗你開心最重要

魯迅先生說:「人活在這世上什麼最重要?開心最重要!」

進擊的東北人:娛樂圈的最大同鄉群

東北人就秉承著這樣的相處之道:說要給你整開心了,就絕不能讓你哭著走。

東北人從出身就攜帶著快樂的基因——跟東北人在一起,哪怕當事人只是在正常敘事,但沒聽兩句,保准你就得笑趴下。讀娛君採訪了一位在東北讀書的四川人小圓,她表示:「只要東北人一張嘴,身邊的人就會樂」,而他們自己卻不明白:「我這說話呢,你們樂啥?有啥可樂的?」

其實,東本人在搞笑的方面往往在於說話的方式:講究個抑揚頓挫。

一般人會說:

他這個人,見不得別人好。

東北著名主播萬小菊會說:

看見你好他就跟兩年沒洗澡似的身上刺撓。

一般人打英雄聯盟,會說:

我要上了!

但東北解說小智會說:

看我「殺個人」來給大夥助助興!

同時,東北人說話喜歡大量使用形容詞,繪聲繪色,能給人帶來很強的畫面感;不小心騎摩托摔倒了,東北人會說:腦瓜子嗡一下子,心嘭一下子,地下卟愣一下子,摩托車呼隆一下子。干苞米地里去了。

這些語言具有想像力和畫面感,聽多了,連讀娛君都會嫌普通話單調。

進擊的東北人:娛樂圈的最大同鄉群

而且,東北人對於幽默的感知也獨具天賦,他們特別能明白談話中在什麼時間點突然插進一句話,能夠達到搞笑的效果。時間點把握的巧妙了,包袱甩的自然就會很有趣。

李健曾經參加過魯豫主持的一檔節目,在節目中這樣介紹東北的方言——他說從前呀我們英語課堂上,老師叫一個同學翻譯「sit here」,同學於是站起來就翻譯「坐在這疙兒」,全場笑噴。

東北人就是這麼幽默有趣兒!如果你要問為什麼東北人普遍幽默?還得從東北的地理位置以及氣候說起。

東北屬於中國最北的地域,黑龍江北部的冬季氣溫可以低到零下40度,即使是最南端的遼寧,氣溫也普遍在零下10幾度到20幾度。

在農業社會,冬天大雪封山,對東北人而言,唯一能做的就是減少戶外活動,那個年代,一沒手機二沒電視,日常一空閑,東北人思前想後如何能排解寂寞呢?

何以解憂,唯有嘮嗑。

屯好柴火燒熱土炕,然後坐在熱炕頭上嘮磕,反正閑著也是閑著,煙袋鍋子一端,盤腿一坐,天南地北海闊天空開始一本正經「扯犢子」。

於是,在漫長的、無所事事的冬天,人們聊了上家聊下家,你來我往中,語言自然就得以洗鍊凝華,逐漸成為東北人張口就來的日常用語,這大抵是東北人幽默的起源。

再看看中國其他省份,冬種小麥夏種玉米,一年到頭忙得半死,哪有這閑功夫如此專業地扯閑天?

嘴皮子都是練出來的,這也就難怪東北人語言生動活潑,幽默風趣,招人喜歡。

3、說到底還是因為經濟不景氣,娛樂業才發達

知乎上有一個備受關注的問題:「為什麼東北會衰退?還可能復興嗎?」。大部分的答主都對東北的經濟復興抱有著悲觀的態度。

東北人自己看了心酸,局外人看了頓時覺得東北藥丸。

  • 東北的經濟確實正在走向衰退,事實上東北的衰退在30年前就已經開始了。

作為曾經的老工業基地,東北地區曾經長期作為我國經濟增長的龍頭地區,1978年,遼寧省的GDP總量高居全國各省區第二位。但是如今的東北地區卻是「廉頗老矣,頃刻三遺矢爾」。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口號喊了好多年,但是東北三省依然衰落。

數據顯示,2015年東三省的GDP增速在全國墊底,遼黑吉三省分別是全國倒數第一、第三和第四,而在2016年第一季度中,遼寧省GDP則出現負增長,繼續墊底。這些統計數字背後是糟糕的經濟形勢和稀少的工作機會,去年上半年瀋陽失業率就達到7%,高於全國平均水平,這還是省會地區。

進擊的東北人:娛樂圈的最大同鄉群

地區生產總值指數是指反映一定時期內國內生產總值變動趨勢和程度的相對數

從歷史發展來看,上世紀90年代末的國企改革,有接近四分之一的下崗職工在東北,這也是電影《鋼的琴》的現實寫照。從現實來看,東北的經濟結構高度依賴投資和製造業,製造業的門檻雖不高,但薪酬水平較低,這就嚴重製約了個人的消費能力。

在中國的科技互聯網版圖上,東北地區幾近空白,除了東軟集團,能喊得出名字的科技公司寥寥無幾,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等新興業態嚴重滯後於全國,互聯網科技的春風一直吹不到遙遠的東北。

  • 可是東北的經濟衰退與娛樂業的興盛有什麼必然的聯繫嗎?

事實上娛樂不僅在輿論上占著永遠的上風,而且還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特別是在經濟衰退的時期里。

經濟學上很早就有過對娛樂業的實證研究。發源於20世紀30年代美國大蕭條的「口紅效應」說的就是這個。因為口紅在美國是一種較為廉價的消費品,每當經濟不景氣的時候,人們的消費慾望只能在這些相對廉價並且能給人帶來精神上滿足的非必需消費品。因此,口紅以及文化類的產品銷量,在經濟衰退期間都直線上升。

東北地區經濟發展不好,外面的世界很無奈,於是花點兒小錢去看看小品二人轉,是無奈的東北人能夠獲得的最好的精神慰藉了。而商業在需求的推動下就得以迅速地發展。

進擊的東北人:娛樂圈的最大同鄉群

想想面對著就業難,階級固化,房價爆炸這樣的現實該有多痛苦,看看漂亮明星的搞笑段子、花邊新聞或者看看電影,必然也是人們的本能反應,人們在娛樂的包裹下會短暫忘記現世的煩惱與焦慮,沉迷其中也便忘卻了苦惱。

東北人投身於娛樂行業是苦痛現實下的最自然的決定,東北人娛樂產業的興盛是經濟寒冬下的無奈選擇,平淡生活里的刺激。

奧威爾在《1984》中對世界有一個理解:

世上就有三種人,即上等人、中等人、下等人。上等人的目標是要保持他們的地位。中等人的目標是要同高等人交換地位。下等人的特點始終是,他們勞苦之餘無暇旁顧,偶爾才顧到日常生活以外的事。那麼在東北呢,永遠走不出的經濟寒冬,上等人早已攻佔了三亞,而下等人似乎只能凍死在這方土地,終其一生也逃不過這樣的命運,那不如沉淪在娛樂中,「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 也許直播行業在東北井噴式的發展更能說明東北娛樂行業的本質。

當傳統的工作和總體的經濟形勢無法給年輕人們提供更好的生活時,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尋找出路,移動直播行業在近兩年迅速興起,給迷茫和跌撞的東北年輕人打開了新世界,他們幾乎是第一批進入移動直播行業的主播。

而在直播平台上,這些東北小伙,或是姑娘們聊起來自己為何做主播時,理由千篇一律,「沒工作,沒錢給家人看病,想要更好的生活」,理由已經接近直白。

說到底,東北娛樂行業的興盛還是因為經濟不景氣的驅動。

民營經濟不振,人情瓜葛裙帶關係根深蒂固,就業機會少,昔日輝煌的老工業基地也許只有在娛樂行業才能重現昔日的繁華吧。

*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