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黃帝內經里的養胃藥方!

黃帝內經里的養胃藥方!

讀《黃帝內經》有感。其中提到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如何從古人養生中,習得暖胃藥方?

《黃帝內經》告訴我們什麼?

現在正值秋季,天氣轉涼。內經提到此時身體的氣機向外擴散,到夏季陽氣又向外散至軀幹,就容易流汗。喜冷飲的人,其實是胃寒表現,身體熱症攻胃寒形成燥熱,就會越喝越感覺口喝。這個時候,番茄醫生建議,最好以溫開水代替冷飲才可以緩解癥狀。

冬吃蘿蔔,目的是調衡內熱,利用蘿蔔的涼平衡機體,夏季吃薑就相反。葯食同源是中醫基礎,飲食中含有藥物治療的法則,所以,我們可以藉助一些葯膳來糾正身體不足。

冬至蘿蔔夏吃薑,也正是利用季節的寒熱特徵,根據食物寒熱屬性來調節機體平衡,以熱禦寒,以寒御熱的功效。

想要少生病 就多吃蘿蔔

入冬後包括天氣漸涼,容易出現消化不良、便秘等。這時,多吃點蘿蔔可以補充維生素,彌補消耗的能量,幫助新陳代謝。蘿蔔還可以提高人體抗病能力,起到預防感冒作用。白蘿蔔還可以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和擴散,所以也適合癌症患者。

薑片雖小 功效顯著

中醫醫理中,生薑可以解毒、發汗、興奮、止嘔功效,主要解魚蟹毒。可以用於食療胃寒、頭痛、外感風寒、頭痛。遇到冰雪、被雨淋濕等,都可以服用薑湯,散寒增強血液循環。但是,夏季不宜吃薑,因為夏季炎熱,生薑也屬於熱性,就不符合以熱禦寒的醫理。

番茄醫生提醒,葯食同源就是中醫根基,提高生活水平時,記住病從口入,切忌暴飲暴食、大魚大肉、食物搭配不當等飲食習慣。擺脫疾病要把飲食當成一門學問來研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番茄醫生 的精彩文章:

預防耳鳴 記住6種方法 還耳朵清凈舒適!

TAG:番茄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