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師生聯手,看梁啟超、蔡鍔如何踐行討袁重任?

師生聯手,看梁啟超、蔡鍔如何踐行討袁重任?

籌安會發表宣言的第二天(1915年8月24日),他就從北京搭晚車來到天津,拉著梁啟超來找湯覺頓等人商量對策,他們在湯覺頓的家裡商議了一夜,都覺得:「我們若是不把討賊的責任自己背在身上,恐怕中華民國從此就完了。因為那時舊國民黨的人都已逃亡海外,在國內的許多軍人文人都被袁世凱買收得乾乾淨淨。」六年後,梁啟超還清楚記得當時的情形,他在護國軍雲南起義紀念日那天為南京學界所作的演講中追述了蔡鍔說過的一段話:「眼看著不久便是盈千累萬的人頌王莽功德,上勸進表,袁世凱便安然登其大寶,叫世界看著中國人是什麼東西呢?國內懷著義憤的人,雖然很多,但沒有憑藉,或者地位不宜,也難發手。我們明知力量有限,未必抗他得過,但為四萬萬人爭人格起見,非拼著命去干這一回不可。他們商量來商量去,唯一可以利用的實力,只有蔡鍔在雲南、貴州的舊部,而且,非要蔡鍔親自回去召集不可。」

梁啟超

蔡鍔

根據這種情況,他們制訂了一個行動計劃,因為梁啟超是意見領袖,不能不發表反對袁世凱稱帝的文字,但又要確保蔡鍔的安全,不讓袁世凱妨礙他的行動計劃,於是,蔡鍔只能故意裝出與梁啟超鬧意見的樣子,主動向帝制派靠攏。8月25日,他約了袁世凱的心腹唐在禮等十二人舉行贊成帝制籤名活動,並親自題寫了「主張中國國體宜用君主制者署名於後」一行字,然後,第一個簽上「昭威將軍蔡鍔」六個字。他在北京還逢人便說:「我們先生是書獃子,不識時務。」那些忠於袁世凱的人問他:「你為什麼不勸你先生?」他說:「書獃子哪裡勸得轉來,但書獃子也不會做成什麼事,何必管他呢。」

這段對話亦出自梁啟超的記憶,我們也不必太在意它的真偽,總之,都是蔡鍔釋放的煙幕彈,在這煙幕的背後,一場以雲貴為中心的武力討袁行動,正在暗中有計劃有步驟地醞釀部署著。早在8月20日,他已致電貴州護軍使劉顯世,告訴他「京中近組織籌安會,研究國體問題,欲以覘輿情而定國是。此事關係國家前途甚巨」,並準備派人前往滇黔,當面商議。9月3日,他又致電前貴州巡按使戴戡,希望他能早日來京。於是,在蔡鍔的安排下,原雲南軍官、經界局評議委員殷承瓛自北京趕赴滇黔,戴戡則立即登程,離開貴州,趕往北京。這就是後來梁啟超所說的「一面要蔡公先派人去,一面要打電報把重要的人叫來,這裡頭非費三個月以上的日子不可」。實際情況也是這樣,在八、九、十這三個月里,蔡鍔既要和滇黔舊部聯絡,隨時溝通情況,他暗地給唐繼堯、任可澄、劉顯世等人發了數十封電報,又要與帝制派虛與委蛇,參加他們組織的各種擁戴活動。他還派專人給遠在美國的黃興送去一封長達17頁的密信,「其中談到當時國內形勢以及袁世凱陰謀稱帝的種種活動,並提出他自己準備秘密出走和在西南發難的計劃」,希望得到他的支持。

袁世凱

( 解璽璋:《梁啟超傳》,化學工業出版社,2018年版 )

作者簡介:解璽璋,知名評論家、學者、近代史研究者。季我努學社顧問、季我努沙龍講演嘉賓。從事報刊編輯、圖書編輯二十餘年,曾獲多種全國及北京市文藝評論獎,著有《梁啟超傳》、《一個人的閱讀史》、《喧囂與寂寞》、《雅俗》等。

( 編輯:南京師範大學中國史碩士研究生 謝敏 )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狄的朋友圈 的精彩文章:

「忽庄忽諧,亦文亦史」:看陳寅恪如何發揮創新精神?

TAG:康狄的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