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8 WE大會嘉賓公布:蟲洞、暗物質領域的牛人都來了

2018 WE大會嘉賓公布:蟲洞、暗物質領域的牛人都來了

探索未來的路,是否只有前方一條?

讀完這段文字,再從結尾倒回讀一遍,你可能會得到答案。

是的,你沒有看錯。這一段文字,當你用不同的方向看,會有截然不同的意義。

在古羅馬智慧里,有一位雅努斯。他天生著兩副臉孔,年老面向過去,年輕則朝向未來。據說,他象徵著一切事物的開始與終結,又神奇地將兩者融為一身。這或許是因為,在那深邃的過去里,隱藏著遙遠未來的演算法。向過去探究得越深,我們就越有可能,窺見未來世界的架構。

11月4日,我們依然在老地方等你。這一次相聚,不僅僅是為了仰望星空。騰訊首席探索官David Wallerstein將與7位全球頂尖科學家一起,帶你奔向亘古的過去,邁進更遠的未來。

2018嘉賓陣容

1. 「可穿越蟲洞」之父

基普o索恩是當今世界最權威的理論物理學家之一,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致力於對黑洞、引力波等天體物理現象的研究。

奇妙的是,他還是許多經典科幻藝術背後的科學顧問。他首次將蟲洞設計為時間機器,開創了科幻界的先河。在電影《星際穿越》中,他和製作團隊合作,向人們展示了令人驚嘆的宇宙黑洞「卡岡圖雅」,這是迄今為止最接近於科學理論的黑洞藝術作品。

他8歲開始愛好天文,13歲立志成為天體物理學家。他說:「科學本身就有很多樂趣,你每天觀察研究它,每天都會有新的不可預知的變化或驚喜。」

2. 挑戰愛因斯坦,撬開宇宙一角

愛因斯坦曾說,他這輩子犯下的最大錯誤是構想出「宇宙常數」,即一種他假設的未知宇宙能量。麗莎o蘭道爾卻認為,暗物質確實存在於銀河系中,她甚至推斷,暗物質是造成恐龍滅絕的元兇。

麗莎o蘭道爾曾寫下「相信直覺,大膽享受科學」,她以宇宙為舞台,以想像力為筆,畫出宏大圖景。做實驗時,她離奇地發現一個微粒消失得無影無蹤,她由此提出設想——世界上存在著人類看不到的第五維空間。

儘管假說尚未被證實,卻並不妨礙麗莎o蘭道爾成為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物理學家之一。她說:「我們當然還不知道所有的答案,但是宇宙即將被我們撬開一角。」

3. 他有一雙真正的「上帝之手」

奮鬥5年,覃重軍合成了只有一條染色體的酵母細胞,這是世界範圍內首次人工創造單染色體的真核細胞。人類由真核細胞進化而來,酵母三分之一基因與人類同源。

這是「人工合成生命」領域最前沿的突破。這一研究成果,將幫助科技家發現衰老、基因突變的成因,有望成為尋找癌症治療方法的利器,為研究生命本質開闢出新航道。

深耕原核生物領域30餘年的他,原本是研究真核生物的「外行」,他的實驗設想最初被看做天方夜譚,國外同行認為不可能實現。實驗很艱難,光筆記就寫了2000頁A4紙。

支持他不斷前行的力量,埋藏在當年博士論文的後記中:「沒有一次失敗能夠真正打垮我,為什麼?照亮我前進道路並不斷給我勇氣去正視失敗的,是對科學的熱愛,對揭示生命世界奧秘的嚮往以及科學發現給我帶來的純真快樂。」

4. 為科學宮殿守門30年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起,菲利普·坎貝爾擔任《自然》雜誌總編輯達22年之久,然而他與這本刊物的緣分卻比這更長。他在1979年便被聘為編輯,在他的見證和一路陪伴下,如今,《自然》已成為全世界最權威的科學期刊之一。

他曾說:「如果你在求知上沒有雄心,不敢運用你的想像力,那麼你永遠只能當一個追隨者。」

5. 中國腦計劃領軍者,揭開人類「內部宇宙」之謎

蒲慕明生在台灣,求學美國,後回歸大陸,於1999年創建中科院神經所並擔任首任所長,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格魯伯神經科學獎評委會評價道:「幾乎憑一己之力在上海打造了世界一流的神經科學研究所。」

2017年,他指導的團隊,完成全球首例獼猴體細胞克隆,這一難題曾困擾全世界科學家20多年。這項成果將幫助科學家進一步探索大腦高級認知功能,解開人類認知之謎。

如今,他四處奔走,推動中國腦計劃。該計劃的實施,將逐漸揭開大腦這一「內部宇宙」的神秘面紗,為人工智慧的突破奠定根基。

6. 一生探索宇宙,打開「太空之眼」

馬克o麥考林出生於人類首次進入太空的1961年,一生與宇宙有著不解之緣。他參與「太空之眼」哈勃望遠鏡項目,親歷了天文史中的諸多重要時刻:人類首次發現黑洞存在的直接證據;發現太陽系中最有希望誕生生命的地方——木星的衛星;捕捉到來自宇宙大爆炸4億年後的GN-z11星系微光。

在「世界最強太空望遠鏡」 ——詹姆斯o韋伯空間望遠鏡項目中,預算嚴重超支,發射時間幾度推遲。麥考林矢志推進,他說:「這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項目,但我們與所有的美國、加拿大、歐洲科學家和工程師並肩作戰,成功地迎接了挑戰。」

7. 有望治癒阿爾茨海默病的人

他是醫學院教授,卻並非傳統意義上的醫生。在疾病診療方面,喬爾o杜德利獨闢蹊徑,將大數據方法應用於醫療系統中,通過發現細胞、組織、患者、環境和人群之間的信息流網路,最終建立智能的學習型醫療系統,實現預測性精準醫療。

如今,他用這種方法挖掘出阿爾茨海默病的可能病因——病毒感染。目前,全球5億人罹患阿爾茨海默病,每3秒鐘就有一個新確診病人。如果喬爾o杜德利的研究被確證,將為藥物研究提供新方向,這種奪去全球幾億人健康的疾病,也將迎來治癒的曙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前沿科技 的精彩文章:

德國反壟斷機構稱Facebook濫用統治地位收集用戶數據
銀保監會:嚴禁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非法集資

TAG:看前沿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