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警惕那些容易讓你「廢掉」的工作

警惕那些容易讓你「廢掉」的工作

「轉眼30歲已過,本是而立之年,但我還是無法立起來,感覺自己像被廢掉一樣,我的職場,還有希望嗎?」

Photo by Kevin Bhagat on Unsplash

這是一位網友給老王的留言,字裡行間透露著失落與頹廢。

在城市裡穿梭的諸多職場人當中,他並不是孤立的一個。老王不禁開始思考一個命題:一個人,究竟是如何被廢掉的。

很多人都有過這種相似的感受,正是奮鬥的好年紀,卻提不起精神,感覺天空都是灰色的。如果一定要問為什麼,老王認為,主要還是收入太低導致。如果收入高了,就不會產生這種「廢掉」的感受。

當然,收入的確只是其中一個因素,收入高低本來就是一個相對數字,更多的是缺乏職業價值感。就像春節前被媒體曝光的一位收費員,她在大學畢業後就進入高速公路收費站公司,轉眼到了36歲,卻發現自己除了收費外什麼都不會了。其實,這才是風險最大的工作,也是最容易讓人「廢掉」的工作。

容易讓人「廢掉」的工作一般具有以下特點:

1、崗位的可替代性極高。或者直白地說,智商沒問題的誰都可以來做。

2、日常工作不需動腦,只要動動手就能解決問題。

3、長期機械重複一個沒有價值的動作,就像高速收費站的那位大姐。

Photo by Brooke Cagle on Unsplash

如果你的工作具有以上特性,那麼無論收入高低都該引起警惕,或許你的職業生涯已經在被廢掉的路上了。如果還年輕,不妨做好換工作的準備;如果已經無法轉換職業定位,那也只能調整好心態,做好提前退休的準備。

職場上,到底該如何判斷自己是否被廢掉了呢?基於多年對職場的觀察,老王認為:

1、安於現狀,追求穩定,沒有危機感,癱在舒服區。老王面試過很多人,凡是碰到為追求穩定而跳槽的人,都會放棄推薦。職場上根本沒有所謂的穩定。穩定就是落後,落後就要被淘汰,這就是職場達爾文現象。

為了穩定而跳槽是一個偽命題。既然跳槽,就不可能穩定,只有不斷逆水行舟、不斷挑戰自己,才能 「穩定」下來。就像打仗一樣,唯有進攻,才可能有活下去的希望,不進攻,隨時被敵人殺掉。職場,也是如此。職場上,你不會被殺掉,只會被淘汰。

如果遇到這樣的問題,該如何解決呢?老王建議:

1)放棄穩定的幻想。主動出擊,找到適合自己大施拳腳的舞台

2)重新規劃職業定位。結合過去的背景經歷和興趣愛好,重新選擇一份工作並堅持5年,只要有這份魄力就不會太晚

3)永遠不要有「葛優躺」的思維,一旦進入舒適區,說明你已經在被淘汰的路上

Photo by LYCS LYCS on Unsplash

2、想法太多,執行太少,更缺少持久力。老王在做職業諮詢時,遇到過一位職場朋友。他說自己擅長做的事很多,既可以做銷售,也可以做運營,還可以做產品經理等等。老王聽完對他說,你並不是擅長做的事很多,而是恰恰相反。正因為一直在淺嘗輒止,對哪個崗位都缺乏深入的理解,資訊嚴重不足,才會造成這種錯覺。

小到一個人的職場定位,大到一家企業的戰略規劃,都會出現這樣的誤區。很多公司都在針對未來戰略進行籌謀,但如果執行力不到位,一切都是枉然,倘若可以落實到每一個細小之處,才有可能經過重重困難取得最後的成功。

就像老王在新書中闡述的山頂理論一樣,攀登者都嚮往著登頂,真正抵達者卻常常只有寥寥幾人。世間規律大概如此,大多數人帶著艷羨的目光,慨嘆少數成功者的榮光,卻忘了自己也曾經在路上。區別就是:想法太多,執行太少,夢想都夭折在了攀登的路上

如果解決呢?老王認為:

1)放棄幻想,結合實際情況將精力聚焦在一個點上,並堅持下來。10年後,你一定是這個領域的專家。

2)判斷一個長跑運動員的價值,不是看爆發力,而是看他的持久力或耐力。判斷一個人的職場價值也是如此,如果只有爆發力,缺少持久力和耐力,一樣不會成功,也不會走得太遠。甚至會被職場所淘汰。

3)少說多做。

3、心態浮躁,缺少深度思考。不願付出努力,卻痴想著可以財富自由。很多職場人以混日子為生,這些低頭族們沉溺在手機的世界裡,得過且過,彷彿手機在手,天下盡有。

還有一類人,他們廣泛涉獵各種資訊,可以在聊的時候滔滔不絕。但一旦認真起來,問他們一句「為什麼」,卻只能一臉懵逼,完全沒有深度思考的能力。

Photo by chuttersnap on Unsplash

一臉懵逼的背後,正是無效學習和無聊資訊造成的。碎片式的閱讀造就了碎片式的大腦,已經漸漸失去了思維的深度。

一次,老王與一位自稱業內專家探討問題,聊了一會兒就不想和他說話了。不是老王清高,而是對方實在太水了。他頂著「專家」的虛名,卻僅僅知道一些流於表面的資訊,除了像個復讀機一樣重複別人說過的話,毫無獨立的思考和看法。

另外,前些年在互聯網的風口催生了很多財富自由的人,導致很多職場人對互聯網公司趨之若鶩。老王明白,人人嚮往財富自由。但有懷抱著這樣的目的去擇業和跳槽,就是一件荒謬至極的事情了。或許,這樣一類會盲目做出抉擇的人,永遠都實現不了財富自由。

老王認識一位互聯網公司的產品經理,他為了財富自由而跳槽到一家創業型公司,公司的確發展很快,但被收購後卻不承認原來公司的所有期權。最後,這位產品經理財富自由的夢想徹底破滅了。這並不是一個特例,而是很普遍的案例。

遇到這樣的問題,到底該如何解決呢?老王建議:

1、讓浮躁的心靜下來,少玩手機,特別是少聽一些資訊性質的忽悠課程。

2、遇到問題要學會深度思考,這樣才會發現問題的本質,而不是浮在問題的表面人云亦云。所謂深度思考就是在一定的理論支持和社會實踐、社會認知的基礎上進行辨析。就像老王在一次線下活動分享時說的那樣:很多人,連最基本上的是非判斷都不會,因為他們缺少判斷是非的依據

3、忘記財富自由的幻想,全力以赴做好一件事情,才有可能抵達財富自由。

寫在最後

職場上的廢人,大多不是被別人廢掉,而是被自己廢掉。如果想擺脫這種狀態,請全力以赴堅持做一件事情,精益求精到自己滿意為止。這樣,你的人生將變得大不一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獵頭老王V 的精彩文章:

95後第一份工作平均7個月就跳槽,職場不再相信「穩定」了嗎?
害人的舌頭比魔鬼還厲害,誰能在辦公室流言中獨善其身?

TAG:獵頭老王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