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做好3件事,整個秋冬小病痛遠離你

做好3件事,整個秋冬小病痛遠離你

寒露之後,是天氣轉涼的象徵,標誌著天氣由涼爽向寒冷過渡。此時天氣晝暖夜涼,一派深秋景象,常有露珠寒光四射。因此,養生也進入了一個新時期。

這個時期的養生重點,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

進補:重在養陰防燥、潤肺益胃

秋季適合進補,但進補也講究禁忌,不然容易好心辦壞事,得不償失。

一般來說,葯補不如食補。重藥物輕食物是不科學的。「多吃補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也是不科學的。

寒露前後的氣候特點,最顯著的是「燥」邪當令。而燥邪,最容易傷肺傷胃。所以這個時期,養生的重點是養陰防燥、潤肺益胃。

因此,建議大家多吃些芝麻、核桃、銀耳、蘿蔔、番茄、蓮藕、牛奶、百合、沙參等有滋陰潤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

同時,可增加雞、鴨、牛肉、豬肝、魚、蝦、大棗、山藥等食物的攝入,以增強體質。

練太極拳,以柔克剛活氣血

寒露,宣告著秋涼的真正到來。寒蟬鳴泣,罡風漸起。此時最適合的運動,莫過於以柔克剛的太極拳。它能活氣血,通經絡,頗具驅寒保暖之功效。

在練太極拳的過程中,血管和內臟可得到適度的擠壓和放鬆,如同按摩效果一樣,能使血行加速,增加氧氣的供給,同時也促進淋巴系統的新陳代謝,增強人體抵抗力。

不過,練太極拳也是頗有講究的,如果犯了以下5個習拳大忌,效果可能適得其反。

這五大忌為:一忌出招僵、用蠻力;二忌鬆散無力; 三忌突擊使招;四忌神不守舍;五忌心雜多言。

秋日登高,改善人體適應能力

秋日登高,感受到的溫度變化最為頻繁,這對人體健康本身是有益處的。

簡單來說,它能使人的體溫調節機制不斷地處於緊張狀態,從而提高人體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

不過,登山雖有益,但畢竟是一項生理負荷較重的運動。因此,有心臟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的人,以及年老體弱者,不適宜登高。

另外,登高並不是一項說走就走的活動,有4個細節,大家必須注意:

登高前要做好準備,例如帶上必要的急救藥物及電子設備;最好結伴而行;登高時間要避開氣溫較低的早晨和傍晚;登高速度要緩慢,上下山時可通過增減衣服達到適應空氣溫度的目的。


最後,還有幾個秋冬健康養生小方法:

1、避寒防病

以室內活動為主,適當減少外出活動。宜早睡晚起,避寒就溫,清晨少在寒風中鍛煉。

2、禦寒鍛煉

每天戶外活動一小時左右,再加以適當的冷浴。冷浴可以選擇:

冷水浴面,先用濕毛巾擦再用干毛巾,擦乾後用手摩擦面部至紅;

冷水擦身,擦完上身穿上衣服再擦下身,注意保暖;

冷水浴足,洗後要以手按摩足底湧泉穴;

室溫不宜過高,保持在16~18℃為宜,常開門窗通風換氣。

3、保持心情舒暢

進行適當的運動來保持心情舒暢,如慢跑、跳舞、打球、滑冰等;

聽舒緩的歌曲。

4、科學進補

補氣:食用人蔘、山藥、陳皮、大棗等;

補血:食用當歸、熟地、首烏等;

補陽:食用附子、鹿茸、肉桂等;

補陰:食用銀耳、百合、枸杞等。

5、重視食療

秋冬飲食宜溫熱,忌生冷。養胃護氣應晨起服熱粥,晚餐宜少食。

保津:氣候乾燥,應重視人體津液的保護,宜適當多吃蜂蜜、香蕉、核桃等滋陰、潤肺、防燥食品;塗抹護膚霜。

保肺:及時添加衣服;調理飲食,多食滋陰潤肺的食物;加強耐寒鍛煉;經常飲水,補水養肺;適當進補,補脾益肺;預防便秘;保持心情舒暢。

保心:常飲水,注意防寒保暖,晨起時不空腹上班,鍛煉。

保胃:不吃腐敗變質的食物;不貪食生冷瓜果;少吃油炸、刺激性食品;不空腹飲酒、喝濃茶;晚間睡卧不要貪涼。

編輯 | 漁公子

圖文 | 源於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漁歌晚唱藝術沙龍 的精彩文章:

11字養生秘訣,太有用了!
張大千扇面,美極了!

TAG:漁歌晚唱藝術沙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