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洞熊化石研究獲進展

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洞熊化石研究獲進展

洞熊Ursus spelaeus(以及它的祖先類型德寧格爾熊Ursus deningeri)是第四紀歐洲的標誌化石物種,也是人類最早認識到的化石物種之一。這種巨大的熊類曾經遍布歐洲,並以喜好在洞穴中居住而著稱。在100多萬年的演化歷史中,洞熊與古人類開展了無數次爭奪洞穴的戰爭,最後以洞熊在17000年前徹底滅絕而結束。洞熊世代生活在山洞中,靠冬眠以熬過漫漫寒冬。著名古生物學家柯登Kurtén著有《洞熊的故事》(The Cave Bear Story: Life and Death of a Vanished Animal)一書,詳細描述了洞熊的習性、種群結構等信息,使得洞熊成為人們最了解的第四紀動物之一。

雖然洞熊在歐洲地區曾經盛極一時,但在亞洲的記錄卻寥寥無幾,而東亞地區的記錄則更加稀少而值得懷疑。柯登Kurtén曾經聲明,東亞地區應該不存在洞熊。和洞熊稱王稱霸的歐洲不同,東亞地區是洞熊的兄弟——棕熊的天下。在北京人遺址——周口店地區發現了大量的棕熊化石,似乎證明了這一點。然而事實上,裴文中先生在最初描述周口店的食肉動物化石的時候,就指出一些個體較大的熊類,和歐洲的洞熊有些接近,雖然沒有那麼典型,但是可以歸入洞熊。但這些化石是否真屬於洞熊類,80多年來從未有人做專題探討,而東亞是否曾經有洞熊分布也成了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近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博士生江左其杲,其導師劉金毅、標本館陳津和捷克科學院/捷克國家博物館的Jan Wanger,以及周口店博物館董翠平、隗建華和寧娟合作,對館藏於古脊椎所和周口店博物館的大型熊類化石做了系統回顧,並識別出其中幾件標本毫無疑問屬於洞熊類。

根據和歐洲相關化石的詳細對比,他們確定中國的洞熊化石屬於德寧格爾熊Ursus deningeri。洞熊演化速度極快,歐洲的學者根據不同的種群及其時代對應,可以將洞熊演化的時間解析度精確到10-20萬年。根據這種對比,周口店第一地點的洞熊(主要產出於下部層位)演化水平和歐洲MIS17-13的洞熊相當,因此其年代可能介於50-70萬年之間。周口店的洞熊和歐洲同時期的洞熊類相比,最明顯的不同是有著極其粗壯的掌骨。這一特徵在歐洲通常在晚更新世才出現,並被認為是和發掘、攀爬能力相關。周口店洞熊的這一特徵顯示東亞的洞熊和歐洲的洞熊可能在生態適應上存在差異,這有待更多的化石發現以及多手段結合的進一步研究。值得注意的是,洞熊雖然的確曾經在東亞生存過,但是沒有棕熊那麼繁盛,這種情況和歐洲正好相反。東亞的洞熊似乎只是一支小分隊。相關研究發表在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上。

圖1 周口店德寧格爾熊Ursus deningeri頭骨(江左其杲供圖)

圖2 亞洲東部洞熊化石記錄點(江左其杲供圖)

圖3 周口店德寧格爾熊Ursus deningeri復原圖(江左其杲繪製)

來源: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科院之聲 的精彩文章:

異相催化反應中短壽命陽離子質譜檢測研究獲進展
白春禮向中科院全體職工緻以國慶節問候

TAG:中科院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