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三觀略陳」——《地藏菩薩本願經綸貫》參學(41)

「三觀略陳」——《地藏菩薩本願經綸貫》參學(41)

「三觀略陳」——《地藏菩薩本願經綸貫》參學(41)

「教以開解,觀以起行」——《地藏菩薩本願經綸貫》參學(40)



《地藏菩薩本願經》玄義——青蓮法師《地藏菩薩本願經綸貫》參學

凈空法師  1998年宣講於新加坡凈宗學會



自古以來祖師大德們講經註疏,在未講經文之前一定先要將全經的大意,給聽眾做一個概略的介紹。這種介紹古人用的名詞很多,我們最常看到像天台家講的「五重玄義」,賢首所說的「十門開啟」,都是經前的介紹,這也有稱之為綸貫。我們在此看到的註解,是康熙年間青蓮法師,法名靈椉。諸位在這裡可以看到這個「椉」是古寫,現在不是這個寫法,就是大小乘的「乘」。他用的是綸貫,也是這個性質。我們仔細看綸貫的內容,它裡面包含了天台家的五重玄義,而比五重玄義的內容更為豐富。


承前:

下面給我們略舉三觀,底下說:

【三觀者,義唯三種。一者從行,唯於萬境觀一心,萬境雖殊,妙觀理等。】

『等』是平等,一切差別現象,它的道理是一個。

【如觀陰等,即其意也。】

舉一個例子。『陰』,是觀五陰,或者是觀十八界、觀六入都可以,這是舉例觀五陰。《般若心經》裡面也是觀五陰,五陰是色、受、想、行、識,這是從行。我們在萬境裡頭,無量無邊境緣之中,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我們凡夫著相,著相就產生一個錯誤的觀念,這個錯誤裡面就千差萬別,於是隨著這個觀念就起無量的分別、無量的執著,這麻煩了。我們今天搞成這個地步,起心動念都造業,將來要受三途苦報,誰造成的?我們錯誤觀念造成的。我們要是怨天尤人,我們造的罪業更重,將來墮落得更苦。為什麼?與天與人不相干,自己造的還要去怪別人,這個罪不是更重嗎?自作自受,誰都不能代替。

這個事實真相,只有諸佛菩薩清楚,他們明了。他們的能力,就是在一切不同境界當中,千變萬化的人事環境、物質環境裡面觀一心,一心是理。千變萬化的境界從哪來的?大到虛空法界,小至微塵,小至一念,無非是一念自性變現出來的。十法界依正莊嚴雖然不同,一念自性相同。所以說『萬境雖殊』,「殊」是不一樣。『妙觀理等』,你能夠看出這一切法的體性,這一切法的根源,原來是一樣的。這個事與理,我們在此不多說,前面講得太多了,提一提就應該就明白。這是第一種。

【二約法相,如觀四諦。】

『四諦』是佛法的根本法,我們千萬不要以為,四諦是佛對小乘說的。天台大師講四諦:藏教四諦、通教四諦、別教四諦、圓教四諦,我們讀了智者大師的《疏》,才知道四諦、三十七道品,包括了所有的佛法,法法皆如是。《華嚴經》講得最多,講得最詳細,比《法華經》講得還要詳細,沒有一法不是圓攝一切法,這叫圓觀。為什麼?一切法都是一念自性變現的,於是一切法當中任何一法,都與自性的關係,是前面講的「膏明相賴,目足交資」。佛法當中講性相不二,理事一如,相是現相,無論是大的相、小的相,虛空世界是大的相,微塵、毛孔是小的相,不論大小都是一念自性。

我們要在相當中見到性,相有千差萬別,性只有一個,相異體同,理同,性同。如果我們體會到這個道理,自然你會想到,這個世間一切的族群,怎麼說是不能和合?決定能和睦相處。不能夠和睦相處,都是不明白這個道理,不了解事實真相,隨順自己錯誤的觀念,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做錯了。歡喜和睦相處,應該是很自然的現象,一絲毫都不勉強。一切眾生能和睦相處就是最健康,像人的身體一樣健康快樂。身體上也是各種不同的族類,眼跟耳不同,耳跟鼻又不同,頭跟手不同,手足跟身又不同,不是許許多多族類共同在這個身上嗎?它要一打架,麻煩了,你這個人就會得病,甚至於送命。它們能夠和睦相處,它們不鬥爭,所以你身體才會健康愉快。這是講我們業報身,在佛法裡面講應化身,虛空法界是我們的法身,還是一個身。

我們生命在整個法身裡面,就像一個細胞一樣。這個身體是無數細胞組成的,同樣一個道理,法身是無量無邊依正莊嚴所組成的。它怎麼來的,怎麼組成的?《華嚴經》說:「唯心所現」,這說明它怎麼來的,十法界依正莊嚴怎麼來的,為什麼會有十法界依正莊嚴?「唯識所變」。唯識是說明差別相的來源,唯心是講共同相的所依,但是識跟心是一不是二,所以異跟同是一不是二。從形相上跟你講同中有異,異中有同,同不礙異,異不礙同,為什麼?因為同異是一個根源。我與別人也是一個根源,不能跟別人和睦就是傷害自己,自他不二。佛法當中最難得、最可貴的是圓觀,這是世尊常常讚歎,所謂是圓人說法無法不圓,圓人觀法無法不圓,唯有圓觀之人,心地永遠是真誠、清凈、平等、慈悲。第二就法相來觀,也只舉一個例子。

【三託事相,如王舍耆闍,名從事立。】

這是世尊講經的處所,王舍城、耆闍崛是在靈鷲山。

【借事為觀】

佛家這些名字,佛菩薩的名號都是幫助我們,改正我們錯誤觀念。人的名號如是,地的名號也如是,物的名號也如是,這是我們通常在生活當中疏忽的。如果我們能夠隨著這些境界都能入觀,入如來的觀念,修行證果哪裡要三大阿僧祇劫那麼長的時間!哪有那麼難處!問題是我們常常迷在名相當中,分別名相、執著名相,真的叫三世諸佛都喊冤枉!開經偈講「願解如來真實義」,我們把如來的意思解錯了。堅固執著,還自以為是,那有什麼法子!舊觀念總是換不過來。

一切人事物都有名字,「名從事立」。『借事為觀』,這是方法。我們如果能懂得這幾句話的意思,大家知道西方極樂世界六塵說法,我們眼前何嘗不是六塵說法?絕不遜於西方極樂世界。

等到我們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對於這些觀法就用得上,就會了。在娑婆世界不會,到極樂世界就會了,所以見到極樂世界六塵說法。極樂世界怎麼會的?生到那個地方,是阿彌陀佛本願加持。西方極樂世界所有一切物相,都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變化所作,我們想想我們這個世間林林總總,是不是阿彌陀佛願力變化所作?你能說不是嗎,你能說是嗎?是與不是都不存在,關鍵還是你的一念心,一念覺是,一念不覺不是。由此可知,事上沒有是不是,名上也沒有是不是,是與不是在你的心。這正是蕅益大師所講,「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在自己心。所以你的心一念善,虛空世界一切萬法都是善的,你一念惡全是惡的。一個惡念起來了,世界沒一個是好人,一念善心起來,阿鼻地獄眾生也不錯,好醜起於心。

諸佛菩薩看一切眾生都是佛,凡夫看佛菩薩還是凡夫,這不是證明佛在經上所講的境隨心轉,這是真話。然後才曉得,佛法修行為什麼這樣重視修觀。修觀是修正觀念,再說得明白一點,修正我們錯誤的觀念,修正我們種種不善的觀念,這是真修行,這就是宗門常講的「從根本修」。什麼是根本?心地是根本。心善良,你的行自然善,你的言自然善,沒有一樣不善。我們今天讀到佛經,讀到祖師的開示,好像也有這麼一點體會,有這麼一點明白,觀念為什麼老轉不過來?關鍵的因素就是「我執」。所以同修們要知道,執著個我,諸佛如來跟你講經說法,你所得的利益「人乘」而已;換句話說,你決定不能超越六道輪迴。你聽懂了,你理解了,你能夠體會了,你的觀念沒轉過來,你沒有觀行的功夫。

天台家講「六即佛」講得好,我們今天是在哪一個階段?「名字即佛」,我們是在這個階段,我們是名字。名字位中,說得再好,講得天花亂墜,還是要搞生死輪迴。這就講你雖然講得好,你讀得多、聽得多、看得多,現在人講你是佛學博士,你是個佛學家。佛學家、佛學博士有什麼用處?有解無行,無濟於事。還是天天造業,起心動念造業,言語造業,行持造業,身口意都在造業,決定不能免除果報,業因果報,絲毫不爽。不是說我懂得好多佛法,我造的業將來就可以不受報,沒這個道理,還是要受報。惡因有惡報,善因有善果,哪有不受報的道理?不受報的人是什麼?不造業就不受報。你造業,你就決定免不了果報。這些道理、事實真相,要清楚、要明了。

入到「觀行位」,那就好了。觀行位是真干,佛所說的道理我明白了,明了之後馬上去做,依教奉行,絕不違背,這就入觀行。觀行就是你功夫得力了,沒有觀行,怎麼修,功夫不得力。所以是修禪不能得定,別說開悟了,連定都得不到。念佛,不但一心得不到,功夫成片也得不到。所謂是「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為什麼?沒有入觀行位,是名字位中,有名無實。所以我們今天希求的,我們不敢求太高,太高做不到,觀行位我們必須要爭取,不入這個位次,我們念佛不能往生,你說這個多重要!觀行功夫得力,就能夠證得功夫成片,在念佛法門裡面說,功夫成片是事一心不亂的淺者,不是深;但是有這麼一點功夫,就決定得生凈土,這是凈土的殊勝。其他法門不行,其他法門觀行也不管用,觀行位不能了生死出三界。要再提升一等是「相似位」,相似位才能夠脫離六道輪迴,你說這個東西多難!可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觀行位就行了,這是凈土法門的殊勝,凈土法門之所以能夠三根普被,利鈍全收。自己起碼要有這個功夫,再就是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我們才能超越三界往生凈土,道理在於此。所以這個法門叫二力法門,不是完全靠佛力,你自己還得有點基礎,沒有基礎佛力加持不上,自己一定要到觀行位,名字位佛力加持不上。

觀念真的改了,從什麼地方改起?過去念念都為自己,現在念念為眾生,這是個關鍵,就從這裡改。從前樣樣是不如意,怨天尤人,現在知道回頭反省檢點,知道自己一生的際遇都是自作自受,佛家所謂是「回頭是岸」,真的回頭了。佛在一切經裡頭教導我們,「受持讀誦,為人演說」,我們老老實實把佛的教誨做到。受是接受,佛在經上所講的這些教誨我接受了,佛教給我們做的,我們認真努力去做,佛說不可以做的我們決定不做,不但在事上不做,念頭都不生。佛教給我們不貪、不瞋、不痴,我們對於世間、出世間一切人事物貪瞋痴的念頭都不起,這叫作觀。

但是煩惱習氣無始劫養成的,時時刻刻它會起現行。這種念頭才一起來,你就得用功夫對治,念佛法門就是一句「阿彌陀佛」,第一個念頭起來了,或者是貪心、或者是瞋恚心起來了,第二個念頭是阿彌陀佛,用阿彌陀佛名號取而代之,這叫真念佛,這叫會念佛,這個念佛功夫就有力量了。煩惱斷不掉,但這句佛號能把煩惱控制住,才冒出來,馬上就壓下去,這正是佛家講的「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是妄想起來了,覺是你的功夫,不能遲,第二念就壓下去了,這樣才能夠往生。這種功夫要綿綿密密認真去做,一不做煩惱就起現行,就隨順煩惱。

功夫做久了,在一般同修們,如果你真干,三個月就有效果,你會感覺得你自己身心愉快,煩惱雜念少了,智慧多了,增長了,六個月就有很顯明的效果。我們今天自己沒有長進,原因是什麼?沒做。一天到晚還是隨順煩惱,不知道用功。要在日常生活當中,要在處事待人接物當中,真下功夫,真正放得下,真正提得起。放下貪瞋痴,提起這一句佛號,這一句佛號就具足一切佛法,圓圓滿滿絲毫都不欠缺,功夫才能得力,才能產生效果,才能夠得佛法真實的利益。《無量壽經》上講的「住真實慧」,這就是住真實慧,念頭才動,佛號就提起來,那就住真實慧了。觀行,「借事為觀」,實在講《華嚴經》末後一大段,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清涼大師講的「歷事煉心」,歷事煉心就是此處講的借事為觀。真修行,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都是在修觀。

【以導執情】

『導』是疏導,疏導我們的分別執著,疏導情執。情執是迷,情叫迷情。《楞嚴經》講得好,一個情、一個想,情多的人往下墮落,想多的人往上超升。想就是觀想,是屬於慧;情是迷,世間人都嚮往多情。多情是三惡道,他不想出頭,情執那麼深,在佛菩薩眼睛裡面這個很難度,這是惡道眾生。現在在這個世間時間很短暫,轉眼他就要去惡道了,喚都喚不醒,不是佛菩薩不慈悲,是你自己不覺悟,所以我們要把念頭轉過來。我們這一生得人身,來幹什麼的?來為一切眾生服務的,吃苦受罪是應該的,是我本分的,令眾生離苦得樂是我的工作,是我應該要做的,我們把念頭這麼一轉,就會超凡入聖,這個思想是佛菩薩的思想。

念念為自己,念念為自己五欲六塵的享受,這是三惡道的觀念,這是極大錯誤的觀念。我們在經教典籍里看到,諸佛菩薩、祖師大德大徹大悟,福慧雙修,他為什麼不享福?甚至於他為什麼不想改善自己生活環境?不是他不能,不是他做不到,輕而易舉,這無非是大慈大悲,做榜樣給我們後學人看,讓我們在這裡面大徹大悟。我們真正體會到,佛在入滅之前教導我們,「以戒為師,以苦為師」。佛家常講「比丘常帶三分病」,什麼病?吃不飽、睡不好,餓病。為什麼叫你常帶三分病?時時刻刻有警覺性,生活過得太富裕,警覺心沒有了,很容易隨順煩惱造作惡業,不容易出離。所以真正想出離,我們必須要下定決心,這一生當中,短短數十年寒暑不是很長,咬緊牙根,聽佛的話,過一點苦日子好,一定有好處。

所以我們看到別人生活種種享受,沒有羨慕之心;縱然我們有能力也能享受,決定不幹,那絕不是好事情。縱然你自己有道行、有定功、有智慧,可以做到事事無礙,問你有沒有慈悲心?如果有慈悲,你就要給現在人、後世人做好樣子。什麼叫好樣子?對他有利益的樣子。有利益的樣子就是苦行的樣子,就是過一個平常生活的樣子,平常生活當中,如果能夠把水平降低,低到這個世間一般貧困人的水平,這個好!這是真正大慈大悲。

凈空法師:最近我們有個機會,有些同修發心幫助我們建道場,我跟他講我們道場建小茅篷,不要建豪華的殿堂。我們的生活愈簡單、愈樸實,心愈自在。道場建得富麗堂皇,容易起貪心,不想到極樂世界去了,因為我這個地方不錯,像皇宮一樣。阿彌陀佛來接引你,你還不想去,我這個地方不比你差,豈不叫大錯特錯了!簡簡單單的小茅篷捨得容易,沒有留戀的心,生活過得清苦一點、簡單一點,對這個世間貪愛的心就減少,求生凈土的意願就增強。

不僅為自己,也為眾生著想。在家、出家多少修行人,看我們的樣子,看我們的行為;我們這些修行人,看祖師的樣子,看佛菩薩的樣子,一定要懂這個道理。諸佛菩薩、祖師大德當年在世,一生當中都是守住「隨緣而不攀緣」,我們今天也要遵守。隨緣,緣殊勝,有的時候也找麻煩來,也變成障礙。所以一定要曉得福報太大了、太多了,給一切眾生去享,自己決定不可以享福。享福不迷是諸佛菩薩再來的,那個決定不是凡夫。但是諸佛菩薩在今天也會示現苦行,也不會示現去享福,這才是大慈大悲的示現。

底下講方等、名號,方等是講經的名字,普賢是講人的名字,沒有一樣不是表法,都可以借它來做觀行。我們平常念佛菩薩名號,這當中有沒有觀行?如果沒有觀行,念佛菩薩名號是「名字即位」念佛;如果我們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念念與無量覺相應,這就是觀行念佛。阿彌陀佛名號,要從它的意思來說就是無量覺。「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是覺的意思,念這句名號是無量覺。念了之後,在這一天當中,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都要覺而不迷,真念佛了,你這一句佛號管用了。如果接觸六塵境界,順境起貪心,逆境起瞋恚心,那個佛號有什麼用處?豈不是「喊破喉嚨也枉然」嗎?管用、不管用就在你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能不能提起你的覺觀。念釋迦牟尼佛的名號,要把自己的慈悲心念出來,「釋迦」是仁慈,我們對人對物要仁慈;「牟尼」是清凈寂滅,對自己心地要清凈、要平等,清凈平等是對自己。時時處處根塵相接之時,能不能提起自己仁慈的心、清凈的心?果然能夠提得起來,你是真正念釋迦牟尼佛。所以諸佛菩薩的名號,怎麼不是我們觀行的方法、作觀的因緣?

迴向偈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沙門的世界 的精彩文章:

「雖主秘妙之談,必兼門法之說」——《地藏經綸貫》參學(32)
「行願二法乃一經之宗要也」——《地藏菩薩本願經綸貫》參學 26

TAG:沙門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