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同樣都曾為降將,為何關羽名聲極佳,而于禁卻身敗名裂?

同樣都曾為降將,為何關羽名聲極佳,而于禁卻身敗名裂?

東漢末年,亂世之際群雄並起,許多戰將在歷史上留下了赫赫威名。然而,同樣是戰功卓越的武將,關羽和于禁也都曾戰敗投誠,但是他們給人的印象和評價卻完全不同,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古語有云,良禽擇木而棲,在群雄割據的亂世,投誠倒也並非太見不得人的事情。曹魏這邊的張遼張郃,孫吳的太史慈,蜀漢的馬超都是投降過來的將軍。關羽關二爺也在早年間被曹操生擒,成為其部下,還為曹操立下諸多戰功。但為何于禁卻因為一次投誠而身敗名裂呢?

究其原因,還是這二人投誠之時的身份完全不同。關羽投誠曹操之時,劉備還處於寄人籬下的狀態,二爺雖然勇武過人,卻也算不上威名遠揚,曹操給予他的職位也只是偏將軍,直至立下斬顏良大功時才被封做漢壽亭侯。更何況,關羽後來還掛印封金,闊別曹操繼續為劉備出生入死重新證明了自己,這樣重情重義的做法無疑讓其投誠的污點淡化了不少,也因此後世關羽的名聲是極佳的。

而于禁卻不同了,于禁投誠之時,已經是曹操帳下數一數二的統帥級將領了,一生治軍嚴苛,鮮有敗績,史書記載于禁「最號毅重」。這樣一個資格極老、地位極高的統帥,就這麼降了,真可謂晚節不保。而真可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同樣戰敗的龐德怒罵關羽,寧死不降,更是讓于禁投誠的舉動極為尷尬。曹操聽聞于禁投誠都不禁感嘆,「于禁跟了我三十多年,怎麼危難之際還不如龐德呢?」

而且,于禁投誠之時已然年邁,也沒有了再次證明自己的機會,他一生立下赫赫戰功卻少有人記得,最後卻因為投誠而身敗名裂,不但要遭到同僚的嘲諷,接任魏王的曹丕也藉此事羞辱他,最終羞憤之下凄然病死,不由令人嘆惋。

你對此有什麼想說的?請到評論區說出你的看法。

宋美齡傳

¥53.7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最長最長的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此土坡幾百年不曾積雪,專家趕來認定有古墓,立即考古挖掘
此皇帝在開國君主中排不上號,但對待功臣上卻堪稱仁至義盡

TAG:最長最長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