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勞模皇帝雍正設立軍機處,僅僅是為了實現高效辦公?

勞模皇帝雍正設立軍機處,僅僅是為了實現高效辦公?

勞模皇帝雍正設立軍機處,僅僅是為了實現高效辦公?

勞模皇帝雍正設立軍機處,僅僅是為了實現高效辦公?

康熙末年以來,青海新疆等地蒙古諸部時有叛亂,因此清廷在西北地區部署重兵。軍務,也就成為康熙末年以來頭等大事。

由於前線敵情瞬息萬變,北京與前線又路途遙遠,按照慣例處理軍務,不僅效率低下指揮不靈,甚至可能事機不密導致軍機外泄。

由於內閣在外廷的太和門外,此時就顯出諸多不便與缺點;因此,雍正七年在隆宗門內,乾清門右側西牆根的一排小房子處設立了軍機房,從內閣大學士中選擇謹慎低調者入值,專門處理緊急軍務。到雍正十年,又改成「辦理軍機處」。到乾隆年間又省去「辦理」倆字兒,單稱軍機處。

勞模皇帝雍正設立軍機處,僅僅是為了實現高效辦公?

軍機處的職官大約可以分為兩種:軍機大臣和軍機章京,前者俗稱「大軍機」,後者俗稱「小軍機」。前者由內閣大學士、各部尚書和侍郎中選拔,也有從軍機章京中升任的。

軍機處的編製也沒有定額,軍機大臣最初時僅有三人,後來政事日繁,軍機大臣也逐漸增多,到清末竟然一度達到十一人之多;軍機章京最初也是如此,直到嘉慶年間,才確定為滿漢章京各十六人。

勞模皇帝雍正設立軍機處,僅僅是為了實現高效辦公?

通常來說,軍機大臣每日清晨五六點就要入宮,首先將各地官員發來的奏摺送到皇帝處,由皇帝決定奏摺中的事情應當如何辦理。

皇帝一面說,軍機大臣一面將其擬成諭旨,交給皇帝過目,之後皇帝若有覺得需要修改之處,再以硃批改定。最後將諭旨下發給相關衙門處理。

這之後,軍機大臣還要回到自己本來的衙門中處理公務。倘若趕上公事繁忙之際,軍機大臣一日要進宮數次,從早到晚不得休息。

軍機章京是軍機大臣的助手,有的時候,軍機大臣根據皇帝意見草擬的諭旨並不親自動手,而是交由軍機章京處理,之後再由軍機大臣略作修改,交由皇帝最終決定。

勞模皇帝雍正設立軍機處,僅僅是為了實現高效辦公?

軍機處所處理的奏摺,按例也要由軍機章京抄錄副本歸檔,三年編修一次;此外,軍機章京還要負責軍機處的值班記錄,稱為「隨手檔」,方略館纂修方略時,軍機章京也要幫忙處理。

軍機處嚴禁閑雜人等隨意進出。在軍機處門外有面鐵牌,上面是乾隆御書的聖旨:奉天承運,皇帝制曰:凡王公貴胄文武百官並內宮人等,擅入軍機處者,格殺勿論。

軍機處的成立,使內閣變成了辦理日常例行事務的機構,而失去了處理機要軍國大政的權利。而軍機處則成為實質上的最高行政機構。

儘管如此,軍機處在形式上卻非國家正式機構,類似於今天的領導小組,辦公室之類。它的辦事地點不稱為衙門而稱為「值房」。

勞模皇帝雍正設立軍機處,僅僅是為了實現高效辦公?

這種形式和實質上的斷裂,削弱了官僚階層的權力,而使得皇權空前加強。因為軍機大臣在軍機處的出入辦事,均無現成律例可循,只能聽從皇帝隨心所欲的調遣安排,奉旨辦事,宛如皇上的專職秘書。

這樣一來,像六部這樣原來的正式國家機構就失去了自主辦公的權力,由於皇帝的上諭由軍機處直接下傳,不經六部,所以六部已經沒有權力直接向下發布命令,就失去了其原本作為管理機關的職能,而成為單純執行皇帝意旨的機構。只有皇帝能夠乾綱獨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憶城千年行 的精彩文章:

漢武帝時,避免了像秦朝那樣迅速敗亡,全靠一份罪己詔?
唐隆政變,唐玄宗的「玄武門之變」

TAG:憶城千年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