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發燒不可怕,可怕的是這7個問題你搞不清楚,那才是真要命
孩子發燒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長錯誤的處理方式,最終釀成了慘劇。
前段時間,我接診了一個發燒的寶寶。熟悉菌菌的寶媽都知道,給孩子降溫時,要穿點輕薄能吸汗的衣服,蓋的衣被厚度要以孩子的舒適度為前提,切忌給孩子捂汗。因為這樣很容易引發捂熱綜合征,危及到孩子的生命。
這家屬倒好,差點沒把我氣死,給孩子里三層,外三層,活脫脫穿成了一北極熊。
我要是再不說說發燒的一些誤區,指不定還有多少寶寶得遭罪。正好寶媽也可以對照著,看自己有沒有踩這些坑。
1
發燒是一種病?
發燒不是病,只是疾病的一個癥狀,是身體在和病菌抗衡的表現。發燒其實不是壞事,反而有利於提升寶寶免疫力,增強寶寶的抗病能力。
引起發燒的疾病有很多,以感染性疾病較為常見,我們最熟知的就是感冒了。也就是說,即便孩子吃藥體溫下來了,但並不代表病就好了。
所以,一旦孩子出現發燒,首先要儘快明確病因。
2
孩子吃了退燒藥
體溫應該很快就能恢復正常?
這個真沒你想像中那麼快。
我們很多家長在給孩子吃藥後效果不明顯,會立即換另一種退燒藥。但實則,這種做法是錯誤的。
一般退燒藥起效需要半個到一個小時,起效後體溫一般可以降1-1.5°C,而不是直接降到正常。比如說,如果寶寶是39度,你就不要期待體溫會降到37度,通常降到38度左右就已經是藥效的極限了。
再者,因為退燒藥持續的時間為4-8小時,一旦寶寶體內的藥效過了,體溫還有可能會再次上升。
在這,寶媽一定要明確這一點,我們給孩子吃退燒藥是為了減輕發燒導致的不舒適感,而不是讓體溫降到正常。所以大家也就不要特別糾結體溫計上的數字了。
3
孩子睡著了,但到了該吃藥的時間
需要把孩子弄醒吃藥嗎?
這個還真不需要。
前面我們已經說過了,吃退燒藥是為了減輕孩子的不舒適感。既然寶寶都能睡著,就表明他這會身體很舒適,寶媽也就沒必要把孩子專門叫醒再喂葯了。
4
孩子發燒了
輸液就比口服退燒藥效果快?
這個是大家的心理作用,實際上不是這麼回事。
首先,我們要明白一點,輸液不是你想輸,醫生就給你輸的。再者,輸液也不是以孩子體溫高低來作為標準的。
只有在孩子發生嚴重細菌感染,醫生判斷孩子單純口服抗生素,已經控制不住感染時,才會用靜脈點滴抗生素。
還有,靜脈輸液不是為孩子退燒而生的,它主要是為補充液體,糾正孩子的脫水問題。
5
發燒需要打退燒針嗎?
不需要。
要我說,給孩子打退燒針這事,純屬吃力不討好,更多的是治療家長自己的心病。
我們現在用的退燒針主要有安乃近、安痛定、賴氨匹林,但這些藥物會對寶寶的身體造成一定的危害。
其一,藥物中所含的一些成分的副作用大,對孩子的健康不利。
其二,在孩子臀部肌肉上打退燒針後,容易出現肌肉萎縮痙攣,對孩子的神經造成影響。另外,臀部還容易出現局部感染。
這還只是些表明現象,我不建議大家給孩子打退燒針的根本原因是,退燒針只起到暫時性退熱的作用,治標不治本,並不能解決根本的問題。
所以說, 孩子發燒時,我們要首選口服退燒藥,實在不能口服時,再選退熱栓。
6
體溫高就表明孩子病情嚴重?
怎麼可能!
我只能說孩子體溫高低對醫生判斷病情有參考作用,但並不是孩子發燒越高,病情就越嚴重。所以大家以不要發燒的程度,來判斷孩子病得輕還是重。
我們在前面已經知道了,孩子發燒只是一種癥狀,我們要觀察的是孩子的精神狀態。
如果孩子吃喝都不誤事,該玩玩,該睡睡,吃了葯燒能退下來,一般來說,我們沒有必要立即找醫生。但相反,如果孩子明顯都病懨懨的了,昏昏欲睡精神很差時,即使孩子體溫不是很高也要去看下醫生。
7
發燒會燒出肺炎?
這是典型的本末倒置。
我還是那句話,孩子發燒只是一種癥狀。不是發燒燒出了肺炎,而是孩子患上了肺炎,才會高燒不退。
孩子發燒,家長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這點菌菌理解。但即便如此,也切忌按自己的經驗給孩子退燒,一定要選擇科學,安全的退燒方式。


※為什麼產後第一年最難熬,這四個原因說明了一切
※據說大部分媽媽生完孩子後生活都是這樣的,你同意嗎?
TAG:十月呵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