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兩年內才會和大陸建交?讓帛琉「猶豫」的原因是它

兩年內才會和大陸建交?讓帛琉「猶豫」的原因是它

學者稱,台「友邦」考慮與台當局「斷交」、與中國大陸建交的想法早已有之,而這些都需要一個準備過程。而帛琉等一些台「友邦」之所以還在「猶豫」,與其面臨一定的外部壓力不無關係。以帛琉為例,在南太地區,一些西方大國對其是有一些影響與壓力的,帛琉若想把這些壓力化解掉還需要時間。

參考消息網10月9日報道當前,台當局「友邦」正在一個個減少。最近,又有一個台「友邦」放出「斷交風聲」。據台灣聯合新聞網報道,帛琉眾議院議長薩比諾·阿納斯塔西奧認為帛琉應該轉向中國大陸,可能不到兩年間,帛琉就會與中國大陸建交。阿納斯塔西奧表示,他支持更多中國大陸遊客來到帛琉,並支持開通更多和中國大陸的航班。

據統計,中國大陸遊客約佔帛琉接待的遊客總數的一半。路透社報道稱,官方數據顯示,在2017年來帛琉的12.2萬遊客中,5.5萬人來自中國大陸,9000人來自台灣。

對於帛琉眾議院高層的表態,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朱松嶺對參考消息網表示,這表現出帛琉對於與台當局「斷交」、與中國大陸建交的迫切需要。帛琉從旅遊、投資等關乎自身利益的層面進行考量,希望尋找合適的時機與中國大陸建交。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研究員修春萍也認為,中國與南太國家關係日益密切,帛琉是南太國家中少數幾個尚與台當局有「邦交關係」的國家之一。雖然台當局對於南太「邦交國」已「竭盡所能」,希望想盡一切辦法「守住」,但這些「友邦」出於其自身利益考量,會做出一些更有利於其國家發展的選擇。隨著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及影響力的提升,南太國家與中國大陸接近以及建立外交關係是一種趨勢,這是台當局憑藉單方面的努力難以扭轉的。

有輿論注意到,在帛琉眾議院議長的表態中,提到了與大陸建交的「時間表」系「可能兩年內」,這一時間有何用意?為何不是當下就採取行動?

朱松嶺分析,台當局「邦交」的發展存在歷史過程,而帛琉當前並未立即採取與台「斷交」的行動,可能與其內部利益集團博弈有關。同時,也在等待與大陸建交的最佳時機。修春萍則進一步指出,台「友邦」考慮與台當局「斷交」、與中國大陸建交的想法早已有之,而這些都需要一個準備過程。帛琉等一些台「友邦」之所以還在「猶豫」,與其面臨一定的外部壓力不無關係。以帛琉為例,在南太地區,一些西方大國對其有一定的影響與壓力,帛琉若想把這些壓力完全地化解掉,還需要時間。

媒體注意到,在台「友邦」問題上,的確不乏一些西方大國干預的身影。據美國媒體報道,在多米尼加、薩爾瓦多及巴拿馬與台當局「斷交」後,美國國務院宣布召回駐這三國的最高使節,就「有關最近決定不再承認台灣一事」進行磋商。另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報道稱,美曾想懲罰薩爾瓦多與台「斷交」。

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同薩爾瓦多共和國外長卡斯塔內在北京簽署兩國關於建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

儘管台當局還緊緊抱著所謂美國對台的「安全承諾」,但在國際主流社會中,承認一個中國原則早已是不爭的事實,在此背景下,台「友邦」與台「斷交」、並選擇與大陸建交是大勢所趨。事實上,不止是帛琉,考慮是否與台當局「斷交」、與中國大陸建交,已幾乎成為所有台「友邦」需要考慮的問題。

據媒體報道,在第73屆聯合國大會總辯論落幕之時,台媒緊盯排定於最後一天發言的兩個「友邦」尼加拉瓜和梵蒂岡,但這兩國均對台灣「隻字未提」。

對此,修春萍表示,早在幾年前,就有觀點認為台「友邦」將相繼與其「斷交」。事實證明,最近一兩年,已有多個「友邦」與台當局「斷交」。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這一趨勢仍會延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消息 的精彩文章:

華為手機歐洲年銷量幾乎翻番 跑贏蘋果
第三次「文金會」定了!這一次雙方準備談點啥?

TAG:參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