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教師擁有了一份沉甸甸幸福感

教師擁有了一份沉甸甸幸福感

秋色漸濃,9月10日許多的祝福都奔向一個人一一老師的案頭,那是學生感謝師恩的敬意。在這一天,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指出:全黨全社會要弘揚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努力提高教師的政治地位、社會地住、職業地位。這是一個負責任的政黨對人民、人民教師的莊嚴承諾。如秋天豐碩的果實,讓老師們深深地感到殷切的關懷,沉甸甸的幸福感。

這種幸福感來自教師職業的光榮感。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尊師重教一直是我們這個民族共同的價值取向。《荀子》雲:國將興,貴師重傳。《呂氏春秋》有言:疾學,在於尊師。關漢卿的「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形象的比喻構建了這個民族婦孺皆知皆尊的基本倫理準則。教師的重要鑄就了職業的神聖,尊師重教的薪火相傳,固化成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美德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八以來,總書記經常關注教育,關心學校師生,每一次叮囑,每一回講話,無不飽含深深的教育情懷,向全社會傳遞著尊師重教的傳統美德。正是這樣教育改革不斷深入,教育發展中的一些問題如教育投入、教師待遇、教育減負等問題正逐步得到解決,全社會關心教育、關心師生尊師教之風越來越濃厚,教師熱愛職業忠於職守的光榮感增強。

沉甸甸的幸福感來自立德樹人的成就感。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者也。當老師堅守在三尺講台,托起學生的夢幻,放飛學生理想;當老師在身軀與黑板構成的直角座標系裡,用粉筆述寫自己的青春色彩,發如雪,皺紋如溝,卻成就了學生們攀登科學高峰的階梯,成為了他們走向夢想走向成功的一條條通天大道。看到的是莘莘學子變成國家建設的棟樑,人類文明進步的探索者、推動者、建設者;收穫的是鮮花、掌聲和尊敬的深深回望。孔子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一個教師的成就就是看他教書育人,教了多少學生,培養了多少人才。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設計和製造了多少完美的心靈。1932年,華沙鐳研究所成立,居里夫人回到祖國參加落成典禮,在許多著名人物包圍中,居里夫人來到主席台下,把鮮花送給一位坐在輪椅上的老人,她的小學老師。在場的人熱烈鼓掌,老師熱淚縱橫…這就是老師立德樹人的成就感,不僅僅成為了一個科學巨匠,而且成為了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在今天,不要說培養了一個大學生,即使培養了一個在農村脫貧致富的普通勞動者、把街道打掃的乾乾淨淨的環衛工,老師的成就感就是用知識點亮了一盞燈,照亮了學生們前行的路,「一肩挑著學生的未來,一肩挑著民族的希望。」

沉甸甸的幸福感來自神聖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習總書記說過: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諄諄教誨,寄予殷切期望,提出更高的要求。一個人和一個民族築夢、追夢、圓夢的過程,教師的責任重大,使命無上光榮。有一種魔棒叫粉筆,有一種神奇的平台叫講台,有一種魔法叫教材教法,這就是一個好教師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除此之外,還要有河南教師李芳危難時候勇救學生的見義勇為和職責擔當,江西奉新縣支月英紮根山區幾十年痴心不改的奉獻。用自已淵博的知識幫學生解惑,去攻克一座又座知識道路上的關隘,用自已德高為范樹立學生的人生標杆。春蠶吐絲情不盡,蠟燭成灰淚始干,不忘初心,不負囑託,不辱使命。(江西省銅鼓中學 劉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瑰麗明天 恢宏世界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新時代中國對外開放大講堂開課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