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VR一體機觀影評測報告來了!請注意查收

VR一體機觀影評測報告來了!請注意查收

原標題:VR一體機觀影評測報告來了!請注意查收


2018年可以說是VR一體機的元年。


VR一體機不是新概念,2016年國內就有數十個VR一體機品牌,但那時的VR一體機品質差強人意,價格也居高不下,始終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到了2018年,VR一體機市場迎來了爆發,不僅產品和技術更加成熟,Facebook(Oculus)、HTC、愛奇藝、小米等大廠的相繼入局也提升了VR一體機在全球範圍內的認知度。


毋庸置疑,受限於移動SoC的計算性能,VR一體機還很難提供PC/主機VR級別的沉浸娛樂體驗,但沒有線纜的束縛,VR一體機更加輕便,再加上相比PC、電視的傳統顯示器,VR頭顯的屏幕更大、3D效果更加逼真。也因此,在VR一體機中觀影反而成為了當下非常受歡迎的娛樂新方式。


為了幫想要「入坑」的老鐵挑選一款最合適的看片神器,87君深度體驗了市面上最主流的5款VR一體機:愛奇藝智能的愛奇藝iQUT未來影院(奇遇II代VR一體機,以下簡稱愛奇藝iQUT)、HTC Vive的Vive Focus、小米VR一體機、Pico小怪獸二代(以下簡稱Pico G2)以及大朋全景聲3D巨幕影院(以下簡稱大朋P1),並製作了這份史上最全面的VR一體機觀影體驗報告。


舒適度


1、佩戴體驗


與PC和平板不同,頭顯需要直接戴在臉上,所以重量和工業設計會直接影響用戶的觀影體驗。畢竟,誰都希望看電影的時候,戴著「輕如鴻毛」的眼鏡,而不是「重如泰山」的頭盔。



愛奇藝iQUT採用頭箍式方案,允許用戶單手摘戴,在前額與後枕部位設計大面積襯墊來分散頭部壓力。頭戴設有彈簧旋轉支架,玩家可通過翻轉頭顯實現虛擬場景和現實世界的迅速切換,在觀影中途尋找手柄或者其他物品時,這一功能十分實用。


Pico G2採用雙段式佩戴方案,內側自適應頭梁能調整鬆緊度,以適應不同用戶。值得一提的是,Pico G2內部空間相較其餘幾款較小,對於大框眼鏡用戶來說面部會感到明顯壓力。


Vive Foucs的佩戴方案可謂獨樹一幟,只需要戴上頭盔然後把頭箍往下一拉即可穿戴好設備,不過因為產品本身較重,導致長時間佩戴的舒適度很難保障。


小米VR一體機 和大朋P1都採用中規中矩的傳統T字形頭戴方案,在佩戴舒適度上還有待提升。但不可否認的是,T字形頭戴本身採用軟質布料製成,佔用的收納空間更小,比較易於隨身攜帶。


2、發熱和透氣性


觀看一部電影往往需要1.5-2個小時,如果設備散熱不好,或者透氣性很差,都會導致半個小時或者一個小時之後就難以忍受。所以除了初試時的體驗,設備在長時間使用情況下的表現也非常重要。


Pico G2貼面部分的空間比較小,戴眼鏡的話會擠壓面部,87君不得不將兩側頭顯調松。但如此一來,頭顯兩側貼面部分就會產生輕微漏光,光線通過縫隙直接反射在菲涅爾鏡片上,影響了VR觀影的質量。


小米VR對於面部的擠壓更加嚴重,在影片看到兩小時的時候,頭部前額、後腦勺以及兩側會感受到輕微的疼痛。另外,小米VR在鼻樑處存在漏光現象,儘管不會影響到整個觀影體驗,但VR影院沉浸感可謂是大打折扣了。


400g的大朋P1(不含頭戴)同樣存在面部擠壓的問題,佩戴兩個小時的話不適感僅僅好過小米VR,不計算頭戴部分,後者的重量達到425g。


Vive Focus在面部擠壓感小很多,但頭戴後部的鎖輪往往會伴隨著佩戴時長的增加逐漸鬆動,頭顯主體也就滑落下來。時間一長,摘下頭顯後可以看到貼面部分會出現一道壓痕。


愛奇藝iQUT重量僅有280g(不包含頭戴),歸功於厚實的頭箍式設計+電池後置方案,兩小時體驗過程中的面部壓感最小。



綜合來看,五款VR頭顯在長時間佩戴的情況下都逃不掉擠壓頭部的問題,長時間體驗下不易察覺的問題便被成倍放大。從實際體驗效果來看,電池後置的iQUT和Pico G2不論是重量還是發熱情況都比其他幾款會好一點,但連續佩戴一個半小時以上對用戶來說依然是一個挑戰。


值得一提的是,愛奇藝智能還為用戶提供了多項貼心服務——比如為滿足「躺下來看電影」這一需求,推出了定製頭枕;為滿足用戶攜帶方便的需求,推出了便攜定製包。這些小細節看起來不太起眼,但單就「服務」這一環節來說,愛奇藝智能已經走在中國乃至全球VR硬體企業的最前列。

觀影體驗


談過了佩戴舒適度的問題,接下來我們測試的是觀影的另一個核心需求:影片播放體驗。要想保證VR觀影的質量,我們需要從三個方面 「把關」:畫面效果、音效和操作控制。


1、內容品質


VR一體機看電影的畫面效果是由很多因素綜合決定的:片源的質量、晶元的解碼能力、屏幕的解析度。我們先分別介紹一下各個VR一體機的硬體參數和觀影軟體:



Pico G2內置了線上視頻平台,主打影院模式的2D和全景觀影。但有一個問題是,目前小鳥看看影院中大部分片源解析度在1080P,甚至有不少只有「流暢」解析度的資源,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觀影體驗。


愛奇藝iQUT內置了愛奇藝iQUT未來影院,在此前的發布會上,愛奇藝智能CEO熊文表示,iQUT未來影院對視頻質量提出了三大要求:解析度要達到4k、視頻流碼率達到13M,幀率則達到60;此外該平台還通過視頻+AI的圖像處理技術,實現大幅提升視頻解析度、細節恢復、處理畫面瑕疵、去模糊以及畫面銳化。


當然,愛奇藝iQUT更大的優勢在於獨家和愛奇藝平台打通,內置了大量高清的片源,再加上4K解析度的屏幕,以及110°的大視場角,可以說兼具了清晰度高和沉浸感強兩大觀影核心要素。


大朋P1使用的第三方VR影院,內部集成了3D播播,還有優酷VR、愛奇藝VR等第三方視頻APP。但是這些第三方APP往往缺少針對平台的優化,儘管影片數量不少,但整體質量一般。


小米VR一體機目前尚未推出自開發的VR影院類產品,比較有特色的是87君此前評測過的電視吧。直觀來看,頻道清晰度接近1080P。

2、聲效


上面提到,VR影院與手機、PC端觀影效果的最大區別在於前者具備足以比擬真實影院效果的極強沉浸感。然而,要想做到這點僅靠視覺效果呈現依舊是遠遠不夠的,唯有1:1還原出影院級別的聲效效果,VR影院才算得上是真正具備了沉浸感。


音效方面,愛奇藝iQUT針對VR場景需求重新調製了音軌,每部未來影院中的影片內容都根據影院的呈現效果真實還原出來。實際體驗中,無論是層次感還是解析度,iQUT所配備的耳機表現都足以讓人為之「驚艷」;在iQUT愛奇藝未來影院通過VR大銀幕欣賞影片的時候,可以很清楚地聆聽到來自不同方位角度的對白和音效,片頭曲和BGM的觀感同樣值得稱道。


再看Pico G2,它配備了一對全景聲揚聲器,可以為用戶提供環繞式3D全景聲音效。但是,播放影片時有時會受到外界聲音的打擾,近而失去VR影院的沉浸感覺。這種情況下就不得不依靠佩戴耳機來解決問題。


和Pico G2一樣,大朋P1和小米VR都採用了類似的全景聲模塊方案。不同之處在於,小米使用隱藏式全景聲模塊,並將其內嵌到貼近耳朵兩側的頭戴支架末端,這種設計讓音源距離人耳更近,進一步隔絕了外部干擾。


3、操作控制


目前來說,移動VR設備的操作模式一共分三種——頭控交互、手柄交互和語音交互。隨著VR硬體的不斷迭代,交互方式也越發成熟,但對於VR觀影來說究竟哪種才是最好的選擇,未來VR影院交互又會是怎樣?或許通過這五款VR一體機可以讓你窺探一二。



首先是3DoF手柄,除了大朋P1外,其餘四款VR頭顯均配備了3DoF交互手柄。觀影過程中,手柄可以為玩家提供物理操控的真實觸感,提供確認、退出、翻頁等功能,在觀影過程中視頻進度的調節也可以通過手柄控制完美實現。


大朋和Pico G2在頭顯側面集成了觸發器和滑動式觸控板,可以配合頭部動作實現頭控交互。從實際體驗來看,手柄交互與頭控交互可以互為補充。

愛奇藝iQUT則更進一步,加入了語音操控,玩家只需要記住一些簡單的操作指令,通過口述即可實現操作功能。實際體驗中,iQUT可以通過語音方便實現視頻控制菜單中的大多數功能,但語音交互無法對複雜指令做出反應,也不能在嘈雜環境下使用。


三種交互方式都在不同方面展現出各自的優勢和劣勢。手柄很方便,但想要在三維空間中完成精確操作有一定的難度,體驗就像是一個不靈敏的滑鼠;頭控雖然省去了額外的配件,但不太精準,而且使用頭部完成重度的人機交互也不符合人體的生理習慣;語音交互雖然炫酷,但還處於發展的早期,只能完成一些簡單的指令。


4、觀影場景


用VR一體機觀影時,電影屏幕之外的觀影場景也會影響用戶的沉浸感。而不同的VR平台,根據自身的市場和用戶定位,也衍生出了不一樣的產品。



小米VR:電視吧


電視吧採用極簡的設計風格,其場景均為2D全景貼圖,因此不會有景深感;直播頻道的節目單還原了電視頻道菜單的操控樣式,給人一種在操控大號電視機的感覺,十分帶感。



Pico G2:線上影院


Pico線上影院加入了動態光渲染演算法,影院內光效會伴隨片源亮度變換而轉變,十分接近真實影院效果。但是場景光線極暗,在尚未播放內容的情況下甚至無法看到巨幕的位置。


iQUT未來影院


愛奇藝iQUT的未來影院中共有星空、鎖屏、影院、巨幕共四個場景選擇。玩家可以根據喜好進行任意切換。相比其他的幾個觀影平台,未來影院的觀影場景略顯粗糙。


場景效果如何,會直接影響到VR觀影的真實感。但受限於目前VR一體機的性能,開發商往往需要在真實度和電影效果之間做一些取捨。要想魚與熊掌兼得,只能期待硬體和晶元的進一步迭代升級。


影片庫


就像上文中提到的那樣,雖然大部分VR一體機都內置了愛奇藝VR、優酷VR這些第三方的APP,但因為缺少針對性地優化,第三方平台影片的觀看體驗要比自有平台的差上不少。因此各個平台的影片數量和大片比例,是決定VR一體機觀影體驗的重要一環。


Pico G2平台的視頻內容被分類成專題、全景、巨幕、品牌四大品類,各品類下又會根據內容偏向進行再分類。但是仔細翻看其中的內容時,就會發現其實專題和品牌兩大類僅僅是將全景和巨幕欄目中的內容做了挑選再次露出。


Pico官方表示已經上線10G以上的全景視頻內容,而其中80%為2D全景短片。


小米VR沒有預裝自己的視頻App,而是通過上線高品質第三方VR影院平台來進行填充,但由於內容大多來自國外,除了為數不多的高品質全景內容外,國內2D、3D內容則是少的可憐。


大朋P1陸續上線了電視家、愛奇藝視頻、優酷視頻、騰訊視頻等眾多第三方應用。依靠著對安卓應用的開放式策略,大朋P1在2D、3D內容的存量已經達到100000+。當然,如果只看全景內容,主要還是自家的3D播播。但是由於3D播播之前主要針對的是VR盒子用戶,其視頻質量還有待提升。

就像上文中介紹的那樣,愛奇藝iQUT的內容平台與愛奇藝視頻平台打通,2D、3D內容的數量和質量要比其他家強上很多,很多院線熱映的大片也往往都能在iQUT上找到,真正意義上實現足不出戶就能身臨其境的狂刷院線大片。


另外,愛奇藝iQUT目前正以每周一部的速度更新8K超清全景內容,並不斷產出新的全景視頻內容。但不可否認,短時間內,全景內容不論是製作質量,還是更新數量依然難以比肩傳統視頻和電影。


總結


從87870的測試和體驗結果來看,如果只看觀影功能,5款VR一體機還是能看出比較明顯的差異。


愛奇藝iQUT的定位是家庭觀影神器,這款產品不僅有著市面同類產品唯一的4K解析度VR專用顯示屏和最人性化的佩戴體驗,更是從晶元解碼、音效優化、交互控制等多個層面優化了用戶的觀影體驗,再加上打通了愛奇藝龐大的視頻資源庫並針對性地獨家轉制優化的iQUT,可以說非常符合高端VR一體機的定位。


相比之下,售價相同,同樣定位高端的Vive Focus雖然硬體配置同樣強悍,並且也是為數不多配備AMOLED顯示屏的VR一體機,但其產品定位是一個更加通用的VR平台,對於觀影體驗的優化基本沒有,單純從觀影角度來看只能說中規中矩。


至於Pico G2、小米VR和大朋P1都算是入門級的VR一體機。在這之中,發布沒多久的Pico G2整體表現不錯,驍龍835晶元的運算能力和3K屏的顯示效果都要領先於小米VR和大朋P1不少,但是自有平台高清大片匱乏是一個較為尷尬的問題。


至於價格更低的小米和大朋P1,體驗就更加入門,前者內置的電視吧是一個亮點,但長時間體驗下來前面板的發熱問題嚴重影響體驗;後者同樣定位於觀影平台,價格相對實惠,其搭載的3D播播平台雖然積攢了大量片源,但質量參差不齊,更適合打算嘗鮮的入門級新手。


以上就是市面上主流VR一體機的觀影對比評測。受限於當前移動SoC的計算性能,目前VR一體機的遊戲體驗還不能與PC VR相提評論。但如果只是用來觀看2D、3D電影以及全景視頻,VR一體機所提供的臨場感和巨幕效果,還是要比家裡的傳統PC、電視、平板強上太多,非常適合那些想要足不出戶就能在家裡刷好萊塢大片的宅男宅女們。


新一代看片神器,你會選擇哪一款呢?

87870原創文章,轉載須註明來源及鏈接,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87870網 的精彩文章:

打造新一代3D建模平台 VR初創Torch 3D推出AR設計應用
網購不再看照片!AR網購加速你的「剁手」體驗!

TAG:87870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