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商隱臨死前的遺作,很多人誤會是艷情詩,誰能讀懂他的孤獨

李商隱臨死前的遺作,很多人誤會是艷情詩,誰能讀懂他的孤獨

在唐朝詩人之中,李商隱是極為特殊的一位。他的生活時代是在晚唐,此時的唐帝國,已經和輝煌告別,因此他的詩歌中沒有盛唐李白的豪邁,也沒有初唐王勃的清新,而是流露出一種傷感,更流露出「只是當初已惘然」的迷失感。如同當時的萬千百姓一樣,李商隱也不知道國家和自己的命運何去何從。

小時候的李商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神童。他「五歲誦經書,七歲弄筆硯」,只因為不到十歲的時候,父親過世,無憂無慮的童年時代隨之提早結束,李商隱不得不幫人抄書維持家用。

後來,李商隱遇到了生命之中的貴人令狐楚。作為前輩,令狐楚對李商隱的才華讚不絕口,並將他當作自己的親人一樣看待。令狐楚不僅對李商隱傾囊相教,而且還讓自己的兒子令狐綯與他交遊。在令狐家的幫助下,一直與科舉考場無緣的他也得以考中進士。

然而,在令狐楚去世之後,李商隱進入涇原節度使王茂元府中擔任幕僚,並且娶了王茂元的女兒為妻,這引起了軒然大波。當時唐朝陷入牛李黨爭的鬥爭漩渦,王茂元與令狐家是不同陣容的。李商隱這種行為,被當時人看作背棄恩主的不義之舉,不僅飽受非議,而且還影響到了仕途。

就在這樣複雜的人生際遇之中,才華橫溢的李商隱蹉跎了一個又一個的春秋,始終沒有能夠登上施展抱負的舞台。他錯過了岳父所支持的李德裕最得意的時刻,而在牛黨的打擊下,李商隱要麼當一些微不足道的小官,要麼顛簸於各個節度使之中擔任幕僚。

在大中十一年即公元857年,李商隱來到了曲江遊玩。此時正是暮氣沉沉的秋天,草木凋零,天氣凄冷,而李商隱本人也年過半百,兩鬢花白。聯想到自己多年不得志的仕途,過著寄人籬下苟且偷生的生活,李商隱不由大發感慨,寫下了這首《暮秋獨游曲江》:

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這首七言絕句相當有名,一開始詩人就以物喻人,將荷葉在四季的榮枯,與自己的人生際遇相結合。他知道,只要人還在世上,就離開不了這些愛恨情仇,多少惆悵,正如那些綿綿不絕的長江水一般。

這首詩,固然有對自己人生的感慨,但歷代的評論家更認同它是一首悼亡詩。悼亡的對象,還有兩種不同的爭議。其中清代學者馮浩認為,這首詩屬於艷情詩,因為所悼念之人是李商隱沒有名分的戀人:

前有《荷花》、《贈荷花》二詩,蓋意中人也,此則傷其已逝矣。

確實也有傳說在李商隱赴京考試前,尚未娶妻的時候,就與一個小名為「荷花」的女子發生了熾熱的愛情。他們相親相愛,度過了一段美好而秘密的時光,然而就在李商隱要去京師前一個月,「荷花」突染重病,過早離世。所以,李商隱的愛情詩多與荷花結緣。

馮浩是清代大文人,對李商隱的研究十分深入,專門還《樊南文集詳註》八卷,而他認為該詩是艷情之作,不列入編年。清末民初的文人張采田則認為,這首詩與《贈荷花》不同,它節奏凝重,情深沉痛,並不是為艷情而寫,應該是悼念六年前過世的妻子王氏所寫。

在現在人看來,悼念誰的其實真無所謂,只要感情真摯,詩詞優美而回味無窮就足夠了。後人為了維護李商隱,越來越趨同將它當作悼念亡妻所作,我看大可不必。詩人並非聖賢,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沒有什麼好諱言的。只不過這首悲涼、孤獨的詩寫成後半年,李商隱就告別了人世,也許他真的變成那隻翩然起舞的蝴蝶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珏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此人被皇帝點為狀元,聲稱要為主盡忠,一句話卻暴露了本性
大臣被殺前說:我有免死金牌!皇帝卻笑道:認真看看背後的字

TAG:小珏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