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在中國「干倒」蘋果公司的他,有種思維叫Stop Doing List!

在中國「干倒」蘋果公司的他,有種思維叫Stop Doing List!

這樣一個人,是值得好好學習和仰慕的。

段永平對於Stop Doing List的理解是:「做對的事情,如果知道錯了,要馬上改。」

我們嘗試著對其進行解讀。

1.Stop Doing List要有正確且獨立的判斷觀

「人云亦云」或者「靠感覺辦事」是對Stop Doing List的最大阻礙。

這種現象很多。

這幾個問題是:

1.Whoare you?你是誰?

2. Where you want to go?你想去哪?

時刻提醒自己所嚮往或者堅持的方向,到底想去哪裡?達到什麼高度?

3. How to go there?怎麼去?

只有想沒有用,怎麼去?這就開始思考路徑的問題,同樣也是思考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哪些是與價值觀所匹配,且能支持實現目標的?

看似成功人士的判斷很雲淡風輕,其實背後是充分的自知、強烈的目標感以及堅守的行為原則,方能通過設定Stop Doing List來實現成功。

2.Stop Doing List的前提是「誠實」,發現錯誤立刻改

「誠實」兩個字說起來很容易,做起來很難。

在沒有「誠實」性格的人眼裡,難以決絕自己去做錯誤的事,甚至把錯誤的事當作了自己「成功」的經驗,並不斷去應用。

無論是個人還是組織,能發現自己的錯誤,並且Stop,是需要很強大的自省能力和魄力的。

還有一種情況,談不上錯誤,但的確已經無效了,還不思改進。

這都是對自己的工作目標不「誠實」,明知無法實現或者沒有效果,卻不敢於停止下來,因為這是對自己進行一次否定。

對於個人而言,更多的是指發現自己應該做的事,且敢於挑戰現在的情況,找出自己應該改變的List。

老胡數次在寫文章和培訓中提到朱光潛先生的《談修養》一書,裡面的《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徑去前進》講的就是這麼一分道理,事不分大小,有些習慣性的妥協做得很多,但卻應該放入Stop Doing List。例如冬日起床時,繼續懶一會,就應該放入List,選擇立刻起床開始新的一天。

胡言非語曾經發過一篇文章,叫做《兩個故事,兩段迥異的職場道路》,講的也是兩個的年輕人,他們不同的Doing List,一個繼續Do,一個Stop並選擇正確的方向,造就了不一樣的發展道路。

建立自己的Stop Doing List其實也是一種修行。

要做到「誠實」,且「發現錯誤立刻改」,就是要有正確的價值觀,正視事實,且敢於改變慣性或者環境的壓力,不去做不該做的事。


3.Stop Doing List意味著沒有捷徑

敢於列出自己的止錯清單,其實也是拒絕自己的「捷徑」意識。

很多不該去做,卻想去做的路徑,正如潘多拉魔盒一樣,在不斷地吸引著我們。

如果總想走捷徑,即使當下實現了自己想要的,遲早也會還回來。

老胡以前有個下屬,頭腦很靈活,口才也挺好,這是他最大的優點,是個比較討喜的人。

這家公司很有錢,但要做背調,他沒有辦法只能跑回公司求人力,求老胡。

在他的眼裡,如果我們不能配合他寫一個離職證明,並且證明他的收入,那我們就阻礙了他的人生,阻礙了他的發展!

其實,大家一起工作這麼幾年,有感情,能配合的都配合了,包括職務的證明,但原則性的問題如果突破了,其實傷害的是他。

因為這次他成功獲得了職位,就會覺得這些手段都是對的,下次跳槽同樣可以。

如果不是因為能力去獲得的,遲早不屬於自己。

他缺乏一份Stop Doing List。

其實,成功的人,往往就是一些小點上,選擇了堅持;在另外一些小點上,選擇了拒絕。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Stop Doing List。

作者: 胡言非語

簡介:胡言非語(ID:hutalking)專註職場白領、企業管理者。老胡的管理解讀欄目,企業管理二十年,一入職場深似海,在這裡企業管理的真相將一一為你揭穿。新思維、懂管理,搬好板凳來聽老胡「胡言非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BA智庫 的精彩文章:

做人做事,需要PDCA,切勿「斷環」
布瑞克林定理:卓越的人如何把壓力有效轉化為動力?

TAG:MBA智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