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大富大貴之人,身上一定有這一個特點,往往能大器晚成!

大富大貴之人,身上一定有這一個特點,往往能大器晚成!

「保持知足常樂的心態才是淬鍊心智、凈化心靈的最佳途徑。它能把忍受變為享受,是精神對於物質的勝利。」 這是楊絳老人在《一百歲感言》里所寫道的。

人生最難的就是抗拒慾望。所以古訓中的「知足常樂」,就是教給我們怎麼樣去終止自己的慾望的法寶。

如果不終止無窮無盡的慾望,就會陷入永不饜足的死循環,最終不得善果。唯有知足的人,命才最好。

大富大貴之人,身上一定有這一個特點,往往能大器晚成!

楊絳

一、知足之人,得大智慧

《老子》云:「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罪惡沒有大過放縱慾望的了,禍患沒有大過不知道滿足的了,過失沒有大過貪得無厭的了。

《紅樓夢》中為人強勢的王熙鳳性格的缺陷就在於,她工於心計、不知滿足。她出身於「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的大門閥王家,來賈府後她又成為獨攬大權的二奶奶。

她明明不缺銀子花,可是還是要私放月錢拚命斂財;她在賈府的權力地位已是無人爭鋒,可是卻不能容忍任何人踩在自己頭上,質疑自己的權威;她明明得到了封建社會一個女人能夠得到的一切,卻還是想要得到更多。

大富大貴之人,身上一定有這一個特點,往往能大器晚成!

王熙鳳(紅樓夢劇照)

墨子曰:「知止,則日進無疆」。古人所謂的知足常樂,不僅僅是個人修養的一種智慧,更是代表著對於人生智慧的絕對參悟。

「去甚、去奢、去泰」是老子的三大法寶,是希望人們可以自己主動遠離極端奢侈的東西,不要總是貪得無厭,避免利鎖名韁。

弘一法師曾寫過一幅書法對聯,「事能知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要知道,只有懂得滿足、學會知足才能夠獲得富足快樂,而且是如老子所說的恆久的富足快樂啊。

大富大貴之人,身上一定有這一個特點,往往能大器晚成!

弘一法師

二、知足之人,得真趣味

《菜根譚》中說,「花看半開,酒飲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爛漫酕醄,便成惡境矣!」花只有在半開的時候,才是最有韻味的時候,如若一味怒放,就平淡無味,流於艷俗了;相同的,喝酒最舒服的狀態就是微醺,半醉半醒的時候最是迷人。要是喝到不省人事的地步,果真是沒有一絲趣味可言。

所以說,萬物皆有度,過猶不及。若是不知足,一味做加法,不僅有可能得不償失,也難以收穫生活中的樂趣。

大富大貴之人,身上一定有這一個特點,往往能大器晚成!

知足常樂

清初有個陳淏子,自號西湖花隱翁。他雖然沒有官銜,但是才情皆高,經營書坊來養家糊口,與李漁合作出版了不少書籍。

明亡之後,三十多歲的陳淏子作為「儒林領袖」並沒有選擇進朝為官,坐擁榮華富貴,而是選擇隱退杭州,帶著家裡人種種花草,還收了些學生。

如他自己所說,「餘生無所好,惟嗜書與花」,「世多笑余花痴,兼號書痴」。可以說,陳淏子的中晚年的生活內容就是鋤園、藝圃、調鶴、栽花,活得好不自在快活!在77歲的時候,精通花卉栽培的他寫完了《花鏡》,此書可以看作是園藝界的《齊民要術》。

可以說,在陳淏子與官場揮手告別的同時,就預示了他這一生都不會成為達官顯貴,但這也恰恰為他的人生開拓出了一條新路,引領他尋求生活的本真, 「聊以息心娛老耳」,因此真正體會到真趣味。

林語堂說:「人生幸福,無非四件事:一是睡在自家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飯菜;三是聽愛人說情話,四是跟孩子做遊戲。」其實幸福沒有那麼複雜深奧,不過就是學會知足,然後埋頭靜心地編製生活,在生活的細微之處,收穫樂趣罷了。

大富大貴之人,身上一定有這一個特點,往往能大器晚成!

林語堂

三、知足之人,得真逍遙

孔子曾言:「不怨天,不尤人」。這也就是說,當事與願違,要學會平和心態,知足寬容,隨遇而安。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也能自得其樂。

蘇軾被貶至惠州後,生存環境實屬惡劣,但身處逆境的蘇軾還是能夠超然曠達地繼續生活。「家有婢,能造酒,極佳,全似王晉卿家碧香,但乏可與飲者爾。」蘇軾在惠州的婢女不僅能釀酒,而且釀的還很不錯,自家酒釀竟能與王晉卿家之酒相比,從中能夠看出蘇軾隨遇而安、自得其樂的知足與豁達。

垂暮之年,蘇軾再次遠謫他鄉,貶至更為荒涼的儋州。在海島之上,蘇軾不僅愛上了當地人所制的椰奶,大讚曰:「椰樹之上采瓊漿,捧來一碗白玉香」,還戴上了用椰子殼做的帽子,聊以自娛。

大富大貴之人,身上一定有這一個特點,往往能大器晚成!

蘇軾

不僅如此,「東坡在海南,食蠔而美,貽書叔黨(蘇叔黨,東坡第三子)曰:無令中朝士大夫知,恐爭謀南徙,以分此味。」不僅喝了椰漿喝得高興,嘗了牡蠣的蘇東坡更是覺得鮮美異常,認為海南實在是個好地方。

常言道,「知足者,身貧而心富;貪得者,身富而心貧」。

無疑,蘇東坡便是這樣一位「身貧而心富」的知足者。他一生宦海沉浮,生活漂泊艱苦,但是總是能夠劈開艱苦,看到藏於內里的萬丈光芒來,於是一生逍遙快活——這一點,非能知足者不能做到。

百味人生,總有無常和願違,但若知足常樂,自在逍遙再不是難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京博國學 的精彩文章:

沒禮貌的芬蘭人被中國網友大讚:做人,還是要生分一點

TAG:京博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