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今日寒露,喝2茶、吃3菜,做好4件事,養好身體,迎接寒冷冬季

今日寒露,喝2茶、吃3菜,做好4件事,養好身體,迎接寒冷冬季

今天是寒露,也是國慶假期結束後的第一個工作日,黃金假期結束了,忙碌的工作和學習生活又開啟了新的旅程。

提起「寒露」兩個字,很多人會不由得感到一陣涼意,是的,從這一天開始,天氣真的要開始轉冷了,不想感冒、發燒、流鼻涕的人需要注意養生了。

當然,我們的養生重點不僅僅是要防寒,還要護好陽氣、養胃、防秋燥,一旦忽略掉某方面,這些疾病入體,就會損害到我們的身體健康。

今日寒露,喝二茶,防燥祛濕:

一、蜂蜜柚子茶

蜂蜜柚子茶有很好的補中潤燥、潤肺補虛的作用,在乾燥的秋季,是一款非常適宜的飲品。

做法很簡單:取蜂蜜、柚子各適量成分,搭配在一起,製成代茶飲,每天適量飲用即可。

蜂蜜含有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A、維生素C等成分,秋季經常服用蜂蜜有潤肺、養肺的作用。

柚子富含維生素C,有助於提高身體免疫力,還有清熱去火、止咳化痰的作用。

二、烏草根砂仁茶

用火麻仁、梔子、砂仁、甘草、陳皮、茯苓、藿香、薏苡仁、冬瓜、人蔘、白扁豆、顯脈旋覆花(烏草根)、萊菔子、紫蘇、佛手、葛根、桔梗、淡竹葉、紅豆、枸杞,搭配成草藥茶——烏草根砂仁茶。

每天喝2~3杯,在祛濕防寒方面,具有非常獨特的功效。

20種成分搭配在一起,不僅能夠暖胃驅寒,還能夠利尿、除濕,預防寒濕入體,適合秋季養生飲用。

梔子、冬瓜既能健脾,又能除濕,補益脾胃,去除體內濕氣,讓機體獲得輕鬆感,消除睏倦。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心、脾、肝、腎經,具有健脾和胃、補腦健身、利水滲濕、寧心安神等功效。

紅豆,在中藥里稱「赤小豆」,有明顯的利水、消腫、健脾胃之功效,紅色入心,它還有補心功用。

今日寒露,吃三菜,滋補平胃:

一、山藥

秋天裡,山藥是最適合的滋補食物了,不僅能益氣補虛,還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功能。

山藥中富含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是一味平補脾胃的葯食兩用之品。

二、綠豆

眾所周知,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胃蠕動,對緩解便秘有非常不錯的促進作用。

而綠豆中就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每一百克綠豆中的膳食纖維含量大約是大米含量的9倍之高。

三、蓮藕

蓮藕中富含植物蛋白質、維生素以及澱粉,還含有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

不僅能夠健脾開胃,益血補心,主補五臟,還有消食、止渴、生肌的功效。

寒露之後,空氣比較乾燥,像清新潤燥的蓮藕是最適合吃的食物。

寒露時節,做好四件事,養好身體,迎接冬季!

第一件,增加睡眠時間

睡覺對於我們來說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很多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總是在熬夜、晚睡晚起中度過,殊不知,這是一個非常不好的習慣。

尤其是現在天氣漸漸涼爽,晝短了夜長了,熬夜這種事更加需要避免了。

建議每天多睡一個小時,把每天夜間的入睡時間提前一點,就能夠適當的補償缺失的睡眠,對身體是非常有利的。

有條件的朋友們,最好能夠做到中午午睡一會兒,不僅能夠使得下午的活動和學習更有精神,還能保證身體機能變的更好。

第二件,推按大椎穴

大椎穴的位置非常容易找到,只要低頭的時候,看到後頸部有兩個凸起的凹陷處,即是大椎穴。

按摩方法:用用雙手搓熱按摩,或者他人輔助推按,大約5~10分鐘即可。

經常推按大椎穴,可以起到非常好的人體保健作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維護人體的陽氣,並且有預防感冒的作用。

第三件,適當運動

寒露後,天氣漸漸轉涼,人們的衣物也大大增加了,雖然可能不太方便運動,但是也不能每天太懶了,還是要保證適當的運動。

只要一開始保持運動強度不大,長期堅持下來,就能起到很好的養生功效。

天涼時節,每天散步、爬山、騎自行車、打太極拳都是非常好的運動方式,出汗不多,但是能起到有效的鍛煉效果。

只有堅持運動,身體體質增強了,病毒才能被抵抗住,長此以往,身體自然健康了。

第四件,熱水泡泡腳

每天用熱水泡泡腳,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養生選擇。

熱水泡腳不僅能夠對足部進行保暖,還能夠幫助驅除寒氣、溫暖身體。

最好是能夠在泡腳水中加入生薑、花椒等,既能祛濕又能驅寒,做法也比較方便。

大概將15~30克左右的生薑拍扁,加水煮開,倒入盆中,加入適量的冷水,40℃左右最為適宜。

尤其是寒露後,泡腳的習慣一定要養成,最好每天晚上睡前泡一泡,老人小孩都可以用此法。

寒露之後,一定要注意身體這三處的保暖:

1:脖子

寒氣最容易入侵的部位就是脖子,如果不注意保暖的話,很可能引起感冒、咳嗽等情況。

我們只需要戴上圍巾,就能非常有效的對脖子進行保暖了。

經常久坐的辦公人員,可以平時多轉動以下脖頸,也能夠起到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

2:腰

腰部是非常脆弱的一個部位,一定要重點保護,在天寒的時候,少穿露臍裝,少穿低腰褲。

對於老年人來說,更容易發生腰肌勞損的癥狀,所以平時出門要多穿兩件衣服,最好穿個馬甲再出門比較好,以免腰部經常受到寒冷的刺激。

3:腳底

老話說的好:「寒從腳起。」

對於經常赤著腳,不穿襪子,腳部容易著涼的人來說,是非常容易受寒的。

輕者出現腰膝酸軟的癥狀,重者會發生感冒、發燒、流鼻涕的情況。

所以,一定要注意足部保暖,襪子穿的厚一些,鞋子裡面墊棉墊,最好能夠時常泡泡熱水腳,更加有助於保暖驅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健康萬方 的精彩文章:

濕氣乃萬病之源,造成脾虛、導致虛胖,養脾祛濕,從六個方面下手
5種大爺大媽常用養胃方法,經醫生鑒定:不是養胃,反而是在養病

TAG:愛健康萬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