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同樣是診脈,為什麼水平差這麼多?這些診脈要訣都做到了嗎?

同樣是診脈,為什麼水平差這麼多?這些診脈要訣都做到了嗎?

悅讀中醫

只做中醫精品閱讀

小編導讀

各種電視劇中,只要表現中醫治病的情節,一定會安排診脈的畫面。可見,診脈作為中醫「四診合參」中極為重要的一環,早已深入人心,成為中醫的標誌之一。不過,同樣是三根手指搭脈,有人就能讀出很多信息,有人卻什麼都感覺不到。這診脈的要訣到底有哪些?一起來看本文中清代醫家龍柏怎麼說吧——

(本文有翻譯,一點都不難懂哦!)

入手診脈要訣

[原文]

診脈之法,須明端的,令人仰掌,骱後尋覓,三指排均,分寸關尺,各循本部,搭指調息。

候脈往來,一呼一吸,探其至數,或慢或急。浮中沉取,表裡分別,浮候十五,中沉同律,四十五至,總看法則,浮沉遲數,提綱不忒。再分部位,各候五十,內外推求,臟腑虛實,浮表沉里,遲寒數熱,暑濕燥風,六淫之疾,喜怒憂思,悲恐驚七,六淫七情,以症合脈,細心詳察,慎不可忽。

診法既明,始堪用劑。兼病施藥,詳於後訣。

[提要]

此段文字主要講述診脈的方法、程序及臨床意義。

[注釋]

端的:始末。

骱:骨節相銜接之處。

循:按著次序移動。

調息:調節呼吸。

律:法則。

忒:差錯。

六淫: 自然界氣候異常產生的六種致病因素,即風、寒、暑、濕、燥、火。

堪:經得起,或受得住。

兼:同時具有或涉及多種事物。

[譯文]

至於診脈的方法,須明白其整個過程。首先讓患者掌心向上平放,醫者在患者橈骨莖突後探尋脈體,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均勻地排布其上,分別對應脈體的寸、關、尺三部,按次序挪動手指頭以探尋脈體本部後,手指搭於其上,同時調節自己的呼吸使其穩定均勻。等候脈象往來之時,醫者以均勻的一呼一吸來衡量患者脈搏的至數,或和緩,或急迫。然後,通過浮取、中取、沉取探察脈象,以判斷病位在表還是在里,浮取切脈需要考察脈搏十五次,中取、沉取也要按照同樣的法則,這樣切脈一共需要考察脈搏四十五次,概括來講,浮、沉、遲、數這四大提綱脈象的辨識不能有差錯。然後,醫者需要切按寸、關、尺三部分別考察脈搏五十次,通過司外揣內的方法推求臟腑的虛實。浮脈主表,沉脈主里,遲脈主寒,數脈主熱,此可從脈象斷之。至於致病因素,有暑、濕、燥、風等六淫,喜、怒、憂、思、悲、恐、驚之七情,究竟何者為致病之因,需要參合癥狀和脈象一起分析,細心考察,仔細審度,方可明了。診脈明確之後,才能處方用藥,進行治療。至於如何結合疾病證候採用葯,這些內容在後面的歌訣中會詳細談到。

【解析】

結合本段文字的描述,在醫生給患者診脈的過程中,有幾點細節是需要特別注意的。一是「各循本部」,要求醫生按照次序挪動指頭以確定寸關尺三部,觀之今日臨床,很多人忽略了這一點。至於這樣的要求合不合理、有無必要,以及不按照這樣做會有什麼後果的問題,我們需要認真研究。但是,有一個問題是非常清楚的,即寸關尺三部的位置確定,對我們收集脈象信息,並由此指導診斷,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想像,如果寸關尺的位置錯了,依據錯誤的脈象做出的診治會是怎樣的後果。二是「搭指調息」。要求醫生在確定寸關尺位置後,要調節自己的呼吸,使其平穩均勻。這樣做的必要性體現在,我們需要根據一呼一吸之間患者的脈搏次數來判斷脈象的遲數,由此確定疾病性質的寒熱。但是,有一個問題擺在眼前,一呼一吸之間究竟是多久,不同醫生在診脈時其一呼一吸的時間是否會一樣,如果不一樣,究竟會有多大差距,這個差距對患者脈象的診斷有無影響,有多大的影響。這也是一個需要研究的課題。三是「浮中沉取」。醫生切脈不能隨意搭指,妄下結論,應該分浮、中、沉三個層次進行診脈。這樣做的意義,一方面為了辨識表裡虛實,另一方面一些特殊脈象,比如芤脈,只有經過浮中沉取才能覺察。四是「以症合脈」。中醫收集疾病信息的主要方法是望聞問切,每種方法會收集到不同的疾病信息,都有其片面和不足,為了防止錯診和漏診,我們提倡四診合參。因此,脈象雖是醫生從患者身上獲得的一種重要疾病信息,它能為疾病診斷提供依據,但是,臨床上為了提高診斷的準確性,也要和疾病證候結合考慮,對於臨床醫生,不提倡僅憑脈象診斷。此外,四診收集的疾病信息並非都能反映出疾病本質,換句話說,有的信息和疾病本質一致,有的則不一致,故醫者必須分清疾病信息的真假。就脈象來說,它同樣存在與疾病本質一致和不一致的問題。因此,在臨床診斷過程中,就存在脈象取捨的問題,這需要醫生對疾病信息進行認真全面分析,如果脈象是假象,不能反映證候本質,就應該捨去脈象,而以其他疾病信息作為辨證依據,反之,如果疾病證候是假象,不能反映疾病本質,就應該捨去疾病證候,而以脈象作為辨證依據。

好 · 書 · 推 · 薦

《脈葯聯珠》

(點擊書名,查看詳情)

本書立足於清代醫家龍柏所撰的《脈葯聯珠》原著,從中摘錄出有關脈診的論述內容,從文字注釋入手,對原文進行直接翻譯,並結合作者自己的體會、認識對原文內容進行了深入的解析。全書共五章,包括診脈基礎理論概說、發明常脈、病脈、變脈、奇經脈、貴脈、賤脈、真臟脈、賊脈總訣、痧脈症治要訣、浮沉遲數四提綱兼脈主病歌、奇經八脈主病用藥訣。在對全書的章節進行劃分時,主要參考原書的樣式,並結合書中條文內容的相關性和邏輯性進行考慮。此外,每一章的原文都按照 [提要]、[注釋]、[譯文]、[解析]分別進行闡述。全書在編寫過程中,始終本著「立足原文、探幽發微」的原則,讓讀者既能方便進入書本之中,又能自由走出書本之外。書中涉及內容豐富,涵蓋面廣,既突出了學術性,又添加了臨床體會,增強了實用性。本書適合於中醫、中西醫結合各專業醫務人員、科研人員以及在校學生使用。

點擊書名 查看圖書詳情

END

版權聲明

本文部分內容選自《脈葯聯珠精注精譯精解》(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岳利峰 楊雲松 張華主編),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由悅讀中醫(微信號ydzhongyi)推薦發表,封面及文中圖片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讀中醫 的精彩文章:

帶狀皰疹位置不同,病因大不同——循經辨證才好治!
每天一杯,7天能變白,還有助於瘦身減肥!健康超好喝!

TAG:悅讀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