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雷達「新變種」,自動駕駛感測器充滿「變數」

雷達「新變種」,自動駕駛感測器充滿「變數」

面向自動駕駛的感測器市場一直是個變數。

以車載激光雷達為例,廠家不下50家,但似乎總會不斷有新的初創公司和新的解決方案在出現。這其中有新的激光雷達技術路線,同時也有更多新的替代方案。

兩位前蘋果無人駕駛「泰坦」項目的資深員工,創立的一家初創公司Aeva近日揭開了神秘面紗。和蘋果公司一樣,這家公司的技術此前一直處於保密狀態。

Aeva最近發布了一個紙巾盒大小的新型感測器(非常類似激光雷達),通過搭載一顆定製化的處理器來實現200米以外的檢測距離。這家公司目前有50多位員工,並且已經融資4500萬美金。

目前,Aeva正在和一些汽車製造商合作,在一輛自動駕駛車上搭載多達5顆激光雷達(標準配置可以是兩個,一個面向前方,一個面向後方),每顆成本在200-300美金左右。

和同行產品不同,Aeva的感測器不做任何數據計算(而是單光束既可以獲得物體的深度、反射率和速度信息),僅僅是收集道路數據,並反饋至自動駕駛中央數據處理系統。

Aeva的技術能夠根據距離分辨物體,不管該物體是遠離還是接近車輛。它還可以測量物體的速度,這使得軟體能夠預測汽車和行人要去哪裡。

該公司甚至表示,由於採用了反射率感測器,其感測系統能夠完全排除來自其他類似感測器(包括來自其他公司)的干擾,並在所有天氣條件下和黑暗中正常運轉。

公司創始人表示,「我們的產品可以獲得最低水平的數據。我們可以測量某些物體上的像素,比如人體肢體。我們可以測量行人或物體的速度和運動,我們可以非常準確地預測這些物體的運動方向。「

此外,這款新型感測器的輕便性和低功耗,以及可以集成攝像頭和毫米波雷達的特點,使得Aeva希望能夠將其打造成一個標準的軟硬體系統。

這得益於兩位創始人的背景,除了參與蘋果的秘密無人駕駛研發項目,Salehian還參與了開發第一款蘋果手錶和iPhone 6,而Rezk此前則在Nikon公司從事光學硬體方面的工作。

Aeva稱自家的這款感測器是自動駕駛市場的遊戲改變者。但目前其並未披露具體的技術細節,但按照這家公司的公開描述,「不僅能夠改進傳統LIDAR的性能,還能夠給每個點提供速度的瞬時測量。」

和其他同行產品不同,Aeva採用的是連續脈衝式激光探測,從而做到更快更直接的數據收集,而不是有些廠家是採取的點雲演算法的途徑。

傳統的激光雷達只能提供間接的速度數據;快速地射出單個的激光脈衝,產生相距幾毫秒的幀,偶爾會忽略附近的物體。

你可以把這款新型感測器看成是激光雷達和雷達之間的交叉,激光雷達擅長測量深度,而雷達擅長測量速度。

200米測距、100瓦以下功耗、每秒厘米級解析度,Aeva的感測器同時改善了在惡劣天氣和像金屬欄杆這樣的反射物體上的性能。

通過在信號彈離物體時實現光子檢測,感測器能夠在空中進行多次測量,而不會受到其他激光感測器的干擾,並且不會損害範圍。

連續波允許更大的範圍和解析度,也更好地解決天氣條件和高反射物體。「我們想跨越幾種不同類型技術的鴻溝,並集成目前幾種常見的感測器的優點。」Aeva創始人表示。

「(我們的)與典型的激光雷達非常不同,」Salehian說,「它具有激光雷達感測器的核心技術優勢,但也具有瞬時非常精確地測量速度的能力。我們可以知道200米外的物體是什麼,並且能夠同時識別它是汽車還是人,以及移動的速度,並預測其在接下來的幾秒鐘內要做什麼。」

由於Aeva希望打造的是一個標準化的產品,所以汽車製造商仍需為此開發單獨的多感測器融合處理演算法。這樣的做法,也保證了產品可以和任何公司的自動駕駛系統進行快速協同配對。

Aeva不是沒有競爭對手,比如正在開發基於FCMW技術(調頻連續波)激光雷達的Blackmore,其激光雷達感測器就是發射連續光束。另外兩家初創公司—Quanergy和Oryx Vision也在研發類似技術。

但Aeva的優勢是已經找到了大規模量產的工藝方案,並在努力繼續改進產品的體積大小,這對於最終的量產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

活動預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工智能 的精彩文章:

佛吉亞/法雷奧青睞,這家以色列雷達公司神秘在哪
自動駕駛出行服務,汽車製造商的「心頭梗」

TAG:高工智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