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哈哈,體重終於減輕了 打住,可能是健康隱患

哈哈,體重終於減輕了 打住,可能是健康隱患

當今,一句「你瘦了」可能是對別人最恭維的褒獎吧!現在,大多數人覺得體重減輕是件好事,有的人還慶幸自己突然體重就降下來了,不用特意減肥了。然而,在你高興之餘,也許應該再確認一下體重減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體重也是人體健康的「晴雨表」。如果說肥胖不是什麼好事的話,那麼消瘦也不全是好事。比如,你的體重減輕了,最好要確認一下體重下降不是一些健康隱患造成的。美國一家文摘雜誌網站近日對體重減輕的一些意想不到的病因進行了總結,供你參考。

一、營養不良

全世界高達50%的住院病人存在營養不良,即缺乏足夠的營養。住院治療之所以可能導致營養不良,是因為在醫院護理期間,患者可能得不到健康生活所需的營養物質。如果營養不良發生的時間足夠長,就會對一個人的健康產生重大影響,包括無法解釋原因的體重減輕。

雖然老年人由於服藥和食慾下降出現營養不良的風險較高,但年輕的健康人也會因為食用營養不均衡的飲食而導致營養不良。預防營養不良的最佳方法是攝入均衡的飲食,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搭配比例合適。

二、肌肉減少症

研究表明,大約45%的美國老年人因忽視保持肌肉健康而出現肌肉萎縮。這種肌肉萎縮被稱為肌肉減少症,它早在40多歲就開始了,並導致無法解釋原因的體重減輕和力量、體力和運動能力的降低。

隨著年齡的增長,儘管激素分泌功能的變化會造成身體構建和儲存肌肉的減少,但在大多數情況下,肌肉減少症與營養不良和缺乏運動有關。防止和治療肌肉減少症的最佳方法是:在飲食中添加更多的蛋白質和維生素D,每周進行2~3次力量訓練。

三、癌症

有幾種癌症,如肺癌、胰腺癌、膽管癌和結腸癌,會導致無法解釋原因的體重下降。這是因為不正常的癌細胞生長失控,加速新陳代謝,消耗身體的全部資源,從而導致體重減輕。

癌症治療也會造成體重減輕。放療和化療通常會導致食慾下降,並伴隨副作用,包括噁心、嘔吐和口腔潰瘍,這些都會阻礙進食。

四、甲狀腺機能亢進

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可能是甲狀腺有問題的徵兆之一。甲狀腺機能亢進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即甲狀腺生成過量的甲狀腺激素,加速新陳代謝,使身體燃燒的熱量超過其所攝入的熱量。

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病因包括橋本氏甲狀腺炎、某些藥物(如鋰)、頸部放射治療、甲狀腺手術、妊娠和碘缺乏等。

五、艾滋病和感染艾滋病病毒

後天性免疫缺陷綜合症(又稱艾滋病)是由人體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一種慢性、潛在的危及生命的疾病。艾滋病病毒會使身體更難吸收營養物質,這會造成營養不良和食慾下降。

六、消化性潰瘍

消化性潰瘍是在胃內的血管內膜和小腸上部形成的開放性潰瘍,它們會引起疼痛,增加酸的生成量,導致胃食管反流。由於消化性潰瘍的主要癥狀是胃痛,所以它常常導致食慾下降。改變生活方式,結合服用不同的藥物,是治療這種疾病和逆轉與之相關的體重下降的最佳方法。

七、抑鬱症

抑鬱症是一種情感障礙,它會導致持續的悲傷感和對大多數事情失去興趣,甚至是以前喜歡的事物。體重增加是抑鬱症的常見癥狀,但這種病也會導致體重下降。不幸的是,這種令人衰弱的疾病的許多副作用之一就是食慾喪失,這自然會導致病人體重減輕。

雖然抑鬱症沒有單一的病因,但大部分抑鬱症可以通過藥物和心理治療得到有效的緩解。不過,一些抗抑鬱葯也會導致體重進一步下降。

八、充血性心力衰竭

當心臟無法向身體其他部位輸送足夠的血液和氧氣時,就會發生這種致命的疾病。這種疾病的一個重要指標是快速的、無法解釋原因的體重下降(在6個月內至少減少了正常體重的7.5%),即所謂的心源性惡液質。

由於腸道與人體其他器官一樣需要適當的血液流動,研究人員推測腸道血流量減少可能是導致與心力衰竭相關的體重減輕癥狀的罪魁禍首。

九、糖尿病

我們經常把糖尿病與體重增加或肥胖聯繫起來,但體重減輕實際上可能是一種令人驚訝的糖尿病癥狀。當身體無法生成足夠的胰島素時,葡萄糖就不再進入血液中用作能量。當胰島素不足時,身體開始燃燒脂肪和肌肉以獲取能量,從而導致體重下降。

十、酗酒

雖然酒精含有熱量並造成腹脹,但成為酒鬼會導致體重大幅下降。這種情況的發生往往是因為飲酒過量會增加早期的飽腹感,從而減少對其他食物的食用量。此外,酗酒會引起消化性潰瘍病,造成體重下降。

十一、乳糜瀉

乳糜瀉是一種對小腸造成損害的免疫功能障礙。在最嚴重的狀況下,它破壞腸壁,導致人們停止吸收營養物質,隨著時間的推移,最終停止吸收熱量,這就會造成體重下降。

發表在《世界胃腸病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體重下降是乳糜瀉最常見的癥狀,23%的乳糜瀉患者經歷過體重下降。

十二、寄生蟲

絛蟲、蛔蟲、鉤蟲、蟯蟲——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人感染這些寄生蟲和其他寄生蟲,通常是在旅行期間攝入受污染的食物或水之後。寄生蟲忙著吸收人體內的營養物質並繁殖,從而造成人類宿主食欲不振和體重下降,但患者可能沒意識到這一點,因為寄生蟲需要數周、數月,有時是幾年,才能顯示出來。

十三、老年痴呆症

晚期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和其他形式的痴呆症患者的體重通常會減輕,這是有道理的。因為他們可能無法表達對食物的需求,但其他因素也起了作用。他們的社會孤獨感強,或者乾脆忘記了按時吃飯。大腦中神經元的分解會使味覺和嗅覺遲鈍,因此食物就變得不那麼吸引人了。

此外,研究還發現體重減輕是在未來患上痴呆症的一種可能指標。美國梅奧診所的醫學家發現,患痴呆症的女性在癥狀出現前10年就已經有體重減輕的現象發生了。

十四、克羅恩病

它又稱節段性迴腸炎。營養不良和體重減輕是克羅恩病的常見癥狀,克羅恩病是胃腸道的一種慢性炎症性疾病。與乳糜瀉一樣,患者的身體無法很好地吸收營養,而且他們開始吃得少,因為食物會引發腸道不適和其他癥狀。

此外,克羅恩病患者可能全身都有潰瘍,包括口腔和胃。這會引起進食時的疼痛,以及隨後對食物產生厭惡感。

十五、類風濕性關節炎

大多數人認為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導致關節疼痛、僵硬和腫脹的慢性疾病,但它也會造成體重下降。這種疾病會引起炎症,導致一組名為細胞因子的蛋白質生成量過多,並增加靜息代謝率。因此,病人的身體會燃燒更多的熱量和脂肪,造成體重減輕。

十六、狼瘡

與類風濕性關節炎一樣,狼瘡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但它會在全身肆虐,從腎臟損傷,到甲狀腺破裂和皮疹。如此多的器官系統受到影響,以至於患者最終都會出現體重下降。

狼瘡也會引起胃酸逆流,患者會感到胸口灼痛,通常是在進食後,進而導致一些病人避免進食。經常伴隨著狼瘡的胃腸道問題(包括胃痙攣和腹瀉)會導致體重減輕,用於治療狼瘡的藥物也會造成體重下降。

十七、原發性腎上腺功能不足

患者的腎上腺受損,無法生成足夠數量的應激激素皮質醇。如果患者感到壓力很大,身體會在缺乏足夠的皮質醇的情況下掙扎。因此,患者無法體驗正常的壓力反應,反而會噁心、頭暈。熱量和肌肉被燃燒,體重自然減輕。除了胃腸道不適外,這種疾病的一個明顯的跡象是皮膚色素沉著,即在膝蓋和肘關節等部位出現青銅色。

十八、缺鋅

人體需要大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包括鋅,以達到最佳狀態。大多數人通過食物獲得足夠的鋅,但對於那些對鋅攝取量不足的人來說,缺鋅會導致食慾下降和體重減輕。

鋅缺乏也可能是由於服用某些藥物,包括一些抗生素和某些利尿劑(治療高血壓的處方葯)。鋅的優質來源包括牡蠣、紅肉、家禽肉、豆類和堅果。

十九、乾燥綜合征

這種免疫系統紊亂最常見的兩種癥狀是口乾和眼乾。它既有可能單獨發病,也有可能與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和狼瘡)一起發生。患者的唾液腺被破壞,進食和吞咽有困難。雖然保持了良好的口腔衛生,但患有這種疾病的人可能會有許多蛀牙,甚至會掉牙。這些因素都會導致體重下降。

二十、賁門失弛緩症

它是由於食管賁門部的神經肌肉功能障礙所致的食管功能障礙,引起食管下端括約肌弛緩不全,食物無法順利通過而滯留,從而逐漸使食管張力、蠕動減低及食管擴張的一種疾病。

食道末端的神經應該在進食時放鬆,這樣食物才能進入胃。然而,對於賁門失弛緩症患者來說,他們食道末端的神經死亡,食物無法進入胃,結果造成吞咽困難、胸骨後疼痛、食物反流以及因食物反流誤吸入氣管所致咳嗽、肺部感染等癥狀,使得患者厭惡進食。隨著時間的推移,情況變得越來越糟,患者的體重就會大幅度下降。

文/王萌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國,讓科學知識在網上和生活中流行起來。溫馨提示:以上為科普百分百網上閱讀所瀏覽內容,轉載分享只為知識傳播和學習宣傳,本文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歡迎關注,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百分百 的精彩文章:

阿里員工住自如房患白血病 白血病和裝修關係有多大?
2.37億年前,「昆蟲總動員」已在湖泊上演

TAG:科普百分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