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這些俗語被人們誤用千年,到了還原他們本來面目的時候了

這些俗語被人們誤用千年,到了還原他們本來面目的時候了

在文字產生之前,人們之間依靠的是口口相傳,一些語言的流傳錯誤在所難免。文字產生之後,這種錯誤大大減少。但是,由於長期以來語言的演變、一字多義、口語與書面語的不同及各地方言的不同等原因,語言在流傳過程中依然會被人們誤傳誤用。今天,我們就來看幾個與其本來面目大相徑庭的俗語。

1、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今天人們都把它理解為:如果不為自己著想,那麼就會為天地所不容。其實,這裡的「為」讀音是wéi,是「修養,修為」的意思,所以,這個成語本來的意義是:如果人不修身,那麼就會為天地所不容。據有人考證,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出自《孟子 盡心上》,原句為「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如果此說可信的話,那麼,今天人們使用這個成語的目的,與其原意正好背道而馳。

2、無奸不商,意思是不奸詐就不能作商人,亦可理解為商人都是奸詐的。常與無商不奸連用,不奸詐就不能作商人,反過來的"無商不奸"意思就是商人都是奸詐的。

「無商不奸」原為「無尖不商」,古代買米以升斗作量器,賣家在量米時會以一把紅木戒尺之類削平升斗內隆起的米,以保證分量准足。銀貨兩訖成交之後,商家會另外在米筐里氽點米加在米鬥上,如是已抹平的米表面便會鼓成一撮「尖頭」,盡量讓利。量好米再加點添點,已成習俗,即但凡做生意,總給客人一點添頭。這是老派生意人一種生意噱頭,這一小撮「添頭」,很讓客人受用,故有「無尖不商」之說。「無尖不商」還體現在去布莊扯布,「足尺放三」、「加三放尺」;拷油拷酒都有點添頭……總之,商家盡量讓利,以博得回頭客,獲得客人的讚許和肯定,這些行為和做法都可以叫做「無尖不商」。

這些俗語被人們誤用千年,到了還原他們本來面目的時候了

無尖不商

但是,商人逐利是其本性,在正常的經濟行為中,商人總會想很多辦法賺取最大的利潤,其中必然會採取很多技巧以減小成本,自然會被消費者看在眼裡,兼之「奸」與「尖」同音,慢慢地,「無尖不商」就變成了「無奸不商」。

3、有眼不識金鑲玉,多用來比喻見識淺陋,缺乏識別事物的能力。這句俗語是由「有眼不識荊山玉」諧音訛傳而來。而「有眼不識荊山玉」這句俗語則典出《韓非子?和氏》。

春秋時期,楚人卞和看見一隻鳳凰落在荊山的一塊青石上。由於當時的人們皆認為鳳凰神鳥不落無寶之地。於是,卞和就認定那塊青石中必有寶玉,便將它獻給了楚厲王。楚厲王命玉工辨識,玉工說這只不過是一塊石頭。楚厲王大怒,命人砍下了卞和的左腳。楚厲王死後,楚武王即位,卞和又去獻寶。楚武王又命玉工辨識,玉工仍然說那只是一塊石頭。於是,卞和又因為欺君之罪而失去了右腳。楚武王死後,楚文王即位。卞和抱著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一直哭得淚水流盡、眼中滴血。楚文王聽說此事後,感到很奇怪,便派人去問他:「天下受刑被砍掉腳的人很多,你為什麼如此悲傷?」卞和答:「我悲傷的不是被砍掉了雙腳,而是美玉被當成石頭、忠貞之士被當成騙子。」楚文王聽後便命玉工剖開璞玉,發現裡面果真是一塊稀世之寶玉。後來,為了彰顯卞和之名,楚文王遂將此玉命名為「和氏璧」。因和氏璧出自荊山,故後人又稱之為「荊山玉」。

這些俗語被人們誤用千年,到了還原他們本來面目的時候了

有眼不識荊山玉

4、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原是「捨不得鞋子套不住狼」,意思是要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費鞋。用來比喻要達到某一目的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

那麼,這句俗語中的「鞋子」一詞後來又怎麼會訛變為「孩子」呢?原來,在古漢語中是沒有j、q、x這三個音的,現代漢語中的j、q、x一部分來自古時的g、k、h,一部分來自z、c、s。所以,在古漢語中「鞋子」不讀作「xie子」,而是讀作「hai子」。後來,「hai」音分化,一部分仍讀作「hai」,另一部分則讀作了「xie」,「鞋」字即屬於後一種情況。但是,在我國山西、四川、湖北、湖南、江西、上海、廣東等地的一些方言中,「鞋子」卻一直被讀成「haizi」。時間一長,人們就習非成是,「捨不得鞋子套不著狼」也就被訛傳誤記為「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了。

5、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皮匠」實際上是「裨將」的諧音,

「裨將」在古代是指「副將」,原意是指三個副將的智慧合起來能頂一個諸葛亮。流傳中,人們將「裨將」說成了「皮匠」。

這些俗語被人們誤用千年,到了還原他們本來面目的時候了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6、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原為「嫁乞隨乞,嫁叟隨叟」,意思是一個女人即使嫁給乞丐或者是年齡大的人,也要隨其生活一輩子。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一俗語轉音成雞、成狗了。

這一說法來自民間傳說,相傳在宋朝年間有一個楊員外,員外有一個女兒叫楊秀英,有一天員外覺得自己財大家大業大,就高興的說:「諸事由人不由命。」他女兒說:「不對,是由命不由人。」員外聽了很生氣,就說:「你真的認為由命嗎?那明天我就把你嫁給街上要飯姓王的小子。」女兒說:「您隨便,嫁乞隨乞,嫁叟隨叟。」員外後來真的把女兒嫁給那個討飯的。嫁給王小子後,他們夫妻雖窮,可是夫妻和睦,夫唱婦隨,舉案齊眉,生了兩個男孩,取名金梁和玉柱。後來宋朝八千歲趙德芳訪子,據說這個王小子就是趙德芳的兒子。就這樣楊秀英夫妻被趙德芳接進京城。好一個由命不由人呀!

7、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原句是「刑不尊大夫,禮不卑庶人」。由於人們對「上」「下」的認識不全,常將它們誤解。其實「上」「下」還有尊卑之意,原意應為不會因為大夫之尊,就可以免除刑罰;也不會因為是平民,就將他們排除在文明社會之外。這句話是與後世的「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一脈相承的。

這些俗語被人們誤用千年,到了還原他們本來面目的時候了

嫁乞隨乞嫁叟隨叟

8、 狗屁不通:這個成語原是「狗皮不通」。狗的表皮沒有汗腺,酷夏時,狗要藉助舌頭來散發體內的燥熱,「狗皮不通」就是指狗的身體這個特點。但是,古人真的知道這些知識嗎?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如不慎觸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沙視界 的精彩文章:

20首最美中秋詩詞伴你度中秋,每一首都是膾炙人口、流傳千古之作
李白寫詩表達歸隱之意,唐玄宗:好,成全你!

TAG:老沙視界 |